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开发区是作为所在区域及城市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实施特殊政策和监管手段的特定区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试验田".20多年来,经济开发区在中国获得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和展示区域形象的亮点.但是,经济开发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开发区并没有根据自身资源环境和区域特色发展适合的产业,而是在产业功能、结构和模式上趋同,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无法保持其投资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降低地区交易成本、利于形成地区规模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制造业规模经济明显,易形成集聚。因此发展制造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对于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原经济区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原经济区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楠 《商》2014,(23):237-2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市场竞争和资源流动的作用下,产业集聚成为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在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经济的过程中,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产业集聚理论及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聚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强化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在经济活动中有互动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因果关系,运用计量模型量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寻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产业链基础上生成的产业集聚已是区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就形成了集聚型经济模式。区域物流是这种集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对区域集聚型经济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要素的配置状况、市场全球化的进展、供应链的形成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集聚型经济,在形成发展中对区域物流的需求是以产业结构特征和区域经济走势为导向的,以此提高市场产效率。区域物流与区域集聚型经济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物流业与区域产业完全的融合,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它会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创新、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后提出要建立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这样才能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它会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创新、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后提出要建立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这样才能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区域发展产业集聚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建中  徐晗 《北方经贸》2004,(10):24-25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文章针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困难 ,提出利用产业集聚来带动其经济发展 ,并通过对产业集聚具有的优势和资源型区域发展产业集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论文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差异,东北地区物流产业集聚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一般集聚,东部地区物流产业弱集聚;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对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与以国民生产总值为表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较高。研究的结论对我国经济和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施的非均衡战略,使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的行政规制使得区域经济非均衡过程得以加速实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现象,诸如两极分化、贫富更加悬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无法真正平衡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以及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经济发展级"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很难形成和发挥作用。本文从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调适的角度,探索政府非均衡发展等规制因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变革路径,推进区域发展从"非均衡模式"向"均衡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长期积聚起来的要素禀赋所发挥出的集聚效应为东部经济的领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也形成了该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地位。而当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到新阶段时,要素集聚效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考验。立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承接实际,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完成经济转型,实现高速、稳定的持久性发展就要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作用日益凸显并逐渐被人们认识,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对我国零售业的区域集聚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的因素做了实证研究。文章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度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的投入与零售业地区集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而政府政策以及地区居民购买力与地区零售业的集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从地理位置来看,各地区零售业的集聚发展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所代表的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且东中部地区受该因素正向影响较多,而西部地区反之。文章最后还根据这些研究发现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increased geographical dispersion of corporate research seems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cal dimension over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owever, although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intra-border analysis in the US, the European regional dimension has been explored only recently due to the lack of data availabilit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gional dispersion of European-owned ICT research activity across German, Italian and UK regions.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locally embedded value added and the subsequent localised knowledge spillovers stemming from it are promoti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which generate competitive corporate advantage based on untraded externalities.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是经济服务化的产物,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的突破口,而完善的动力机制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文章基于自组织理论,重点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发展及动力机制,并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和机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co-oper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among clustered-based firms in the most important wine producing and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new world’.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inter-firm marketing co-operation undertaken by firms to achieve competitive positioning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managers located in Argentina, Australia, Chile and New Zealand are presented. The empirical contribution comes from the unique comparative data from regional clusters in four countries which are seen internationally as innovative producers and marketers, all strongly export-oriented, bu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sition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agglomeration theory by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marketing knowledge to buil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builds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with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group of emerging countries and offers new insights 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practices for emerging firms from both the developed economies in the Pacific Ocean region and Latin American emerging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理论是产业运动变化的结果,金融集聚是伴随着产业集聚出现的。金融集聚不仅能够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还会促进集聚区产业结构升级及人才集聚。金融集聚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可以通过高校培养潜在金融人才,校企合作后续培养现有金融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三管齐下的方式适应金融集聚下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群智 《中国市场》2008,(15):131-133
浙江经济以企业集群为特色,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以地方产业为特色的区域品牌。本文从浙江产业集群现状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政府、品牌层次和行业协会三方面来构建浙江区域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曹群 《商业研究》2012,(8):175-179
本文研究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差异存在的客观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可供中西部县域借鉴的主要模式: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基于对外开放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主要模式的总结,认为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是特色产业集聚,并提出基于特色产业集聚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利用比较优势、依托传统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拓展的市场区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群集中与城市群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十一大城市群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群集中过程中,城市群有效产出并不会无限增加,最终趋于平稳的增长状态;而且随着城市群规模经济的增加和潜在市场规模扩大,城市群集中度先提高,然后又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群集中与有效产出增长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一定的稳健性。未来中国城市群发展要遵照城市群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各城市近几年的外商投资分布,用集聚经济的思想来解释这种分布现象。然后,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上述解释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表产业内集聚经济和示范效应的因子和代表城市发展水平对外资支撑程度的城市化集聚经济因子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产生影响,前者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