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会计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不健全,是产生企业会计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温床.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防止会计造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单位利益的诱惑,社会审计监督不力,会计法规不完善等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应通过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健全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等方法治理会计信息的失真。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企业会计信息的虚假问题比较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会计信息所涵盖的面比较广,各种各样的企业单位都会存在有会计的信息记录,上到大型的公司企业,小到一些团体单位与机构等,都存在有或多或少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是社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若是发生较多较广的会计信息失真势必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打击与影响,危害社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国家、企业共同关注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会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本文就针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危害进行分析,加强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规范化管理,找到有效的治理措施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是经济管理的主要信息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思想来源。然而,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帐外设帐、假帐真做、钻会计政策空子三方面,而企业内部管理失控、政府管理职能不规范和社会监督职能弱化、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是导致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和社会监督职能、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是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计问题。它直接危害了资本市场,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企业外部原因,也有企业内部原因。所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造假成本,从根源上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在于: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监督体制不完善,执法监督力度不够;会计信息系统不健全;同时,会计理论与方法也有缺陷,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应提高企业领导的法律意识和会计认识,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会计准则的制订,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在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应从完善经济体制及会计法律规范体系、规范经理人行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强化审计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揭示了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造假行为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乏力等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分析了企业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会计法规制度不健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原因。进一步规范会计法规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严格会计从业准入资格,以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的不当利益追求问题、资本所有权与运作权的矛盾问题,也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思路和措施为: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以及实行会计委派制等。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素质较低,会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本身不完善,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等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极大的。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包括: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实行会计委派制、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净化会计业务环境、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失真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防范会计舞弊有着重大意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而是与我国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关.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除了完善有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外,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使整个社会投资环境遭到破坏,国家利益受到损害,并且严重地挫伤了广大投资者投资信心,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追其原因主要是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本身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加之监督乏力,会计准则和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和漏洞等。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惩罚力度等,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障,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会计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完善法规建设,严格执法,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素质和职业道德,形成合理业绩考核体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会计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完善法规建设、严格执法,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素质和职业道德,形成合理业绩考核体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信息的基本资料,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也影响着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目前国内外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状况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我国颁布了《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和治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反应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委托-代理理论,会计人员素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混乱,外部审计的监管疏忽等方面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本文对会计如何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监督是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会计法制建设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国家监督不到位及社会监督不规范等原因,致使会计监督力度弱化。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财经纪律松弛、国有资产流失、偷漏税和私设小金库等现象仍然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处于成长期间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经济市场久治不愈的痼疾,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的内在原因,也有社会监督不力等客观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失真表现、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形象,也干扰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加大外部监督力度等多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企业篡改会计数据、账实不符、假账真做、真账假算、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等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信息失真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种种危害,从会计制度、监督机制、职业道德、电算技术等方面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