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文生 《中关村》2012,(7):112-113
中关村不能简单重复硅谷三四十年来的模式,一直做跟随性创新,否则就算规模超过了,价值链上也会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2.
柳进军 《中关村》2014,(9):85-85
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与发源地,也是高新技术创业的摇篮。探访硅谷,可以看出其创业孵化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这也为创业2.0时代的中关村带来重要启示。网络化特点。从投资规模来看,全美有新创企业50多万家,参与天使投资领域的人士已达40万以上;从风险投资落地的数量和金额来看,硅谷占到了全美的1/3;  相似文献   

3.
王德禄 《中关村》2011,(9):63-63
在探索实现科学技术经济功能方面,美国走到了世界的前面.在这当中,有三位出身大学的美国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v·布什、K·T·康普顿和F·特曼.  相似文献   

4.
程桔华 《中关村》2012,(12):26-28
在全国园区遍地开花的建设热潮中,海东科技园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构建高地、突出特色、追求低碳"的规划理念下,独辟了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5.
辉煌三十年 刚刚过去的10月23日,是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三十周年,也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创始三十周年的日子。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沈独 《中关村》2004,(6):26-27
“胡晖现象”是关系到中关村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话题。正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胡晖现象’的意义不仅在于海纳维生公司的创业成功,更在于引发出的对成功的思考。”我拜读了关于“胡晖现象”的几篇报道,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古代“和氏献璧”与“伯乐相马”的故事。卞和因献玉璞被厉王和武王先后砍去左右脚,直至文王即位,“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之璧’”。“和氏璧”的真正价值,在于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美玉出乎丑璞”。伯乐善于相马,自然有其独到的“慧眼”:“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司马迁说“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后人有言“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伯乐的“相马经”,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骐骥虽疾,不遇伯乐, 难致千里”。窃以为这两则蕴涵哲理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对“胡晖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14,(9):18-18
“创新型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一定要插上技术和金融的两只翅膀。”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如是说,道出了科技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而言,科技型企业无论大小、无论发展到哪一阶段,都改变不了其创新创业的本质属性,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而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资金补给,让科技金融的力量撬动科技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8.
马文良 《中关村》2013,(11):66-67
中关村核心区实施“助力计划”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9.
周君 《中关村》2005,(6):114-115
如果把1和0这两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结果是什么呢?很简单:“幺零”或者“零幺”;有人就从中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1就好比是“健康”,0就好比是“事业”,前面没有了1,后面得到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而如果有1在前面站得稳稳当当,0的作用才能得到切实的体现。也就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  相似文献   

10.
题记2007年初,《中关村》杂志总编辑卫汉青主编的《中关村创新谱》在北京第三极书店举行盛大的首发式,引起不小的轰动。经济学家萧灼基、中共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北大教授张颐武、军旅作家王宏甲等社会名流,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多有醒人之语,入耳难忘。中关村的发展是中国未来动力的引擎,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英雄,‘创新中国’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关村的‘黄金实践’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炜 《中关村》2014,(1):23-25
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沃土,中关村昌平园科技孵化体系从2001年建设起步,发展至今初具规模:拥有各类孵化机构30家,孵化总面积139.1万平方米,管理人员241人,在园企业1507家,累计孵化企业2443家。随着孵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昌平园孵化培育出一批优秀本土企业,如北控高科孵化培育的新时代健康公司以及乐普医疗公司,成为昌平区2个纳税大户。另外,园区20家上市企业中,乐普医疗、博新精仪、高德软件、汉铭信通等7家由孵化机构成功培育上市。昌平园通过孵化机构吸引与培育高端人才,其中共有8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9人选北京“海聚工程”和30人选中关村“高聚工程”。  相似文献   

12.
王德禄 《中关村》2013,(9):79-79
硅谷的创业能力让世界瞩目。其创新源何在?对此有大量的研究。我认为,每年巨量的新创企业数就是其创新能力之源。多年来,硅谷每年的新创企业数量一直保持在15000家左右。这种创业平衡在2011年被彻底打破。《硅谷指数2013》数据显示:2011年,硅谷新创企业数量达到46400家之巨,是15000家的三倍多。在中国,人们总是感慨"原始创新太  相似文献   

13.
萧惑之 《中关村》2012,(6):106-110
作为一个“中关村人”,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回忆录——《铺路石》,为其无私奉献和开拓创新精神所感动。这部30万字的写实回忆著作,真情道白,朴素无华,追述了当年试验区办公室很多突破性工作的细节,展示了试验区工作人员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精神风貌,记录了各级政府领导同志对试验区建设发展的远见卓识和鼎力支持。“写出了当年甘愿做改革铺路石的所想、所愿和所为”。  相似文献   

14.
关村 《中关村》2011,(3):110-1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落实"人才强国,效能为重"的人才观,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5.
萧惑之 《中关村》2014,(4):120-122
小微:当代中国最富魅力的阶层我喜欢把小微企业比喻为“草根”,神州大地到处都留有他们的足迹。目前全国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家,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7%,遍布城市乡村,涵盖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石。小微企业创造出60%的国内生产总值,缴纳了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姑且不论小微企业的发明创造令业界瞩目,“草根”群里飞出了多少像联想、新东方、华为、福耀、吉利、阿里、小米、三一重工……这样的金凤凰,编织着“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传奇故事,单是享有“国师”美誉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一席话——“……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沙磊 《中关村》2008,(12):92-96
值改革开放30周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的庆典之时,作为历史纪念和经验回顾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中关村》杂志、科学时报社、北京科技报社和中央电大出版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关村第一村民的创业传奇》新书首发式,于2008年11月16日在海淀区人民政府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7.
朱善璐 《中关村》2010,(11):22-22
欣悉中关村"庆祝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三十周年暨中关村发展战略研讨会"行将开幕,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8.
萧惑之 《中关村》2009,(1):100-103
权当序言在《中关村》杂志卫汉青社长主编的《中关村创新谱》新书发布会上,有“中关村第一村民”雅号的纪世瀛先生,热情洋溢地振臂高呼“中关村精神万岁”!博得长久的雷鸣般掌声。2008年5月中,汉青社长拿来纪先生关于论述中关村发展的长篇文章,我作为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9.
马文良  关邨 《中关村》2013,(8):30-33
协同创新聚焦突破示范引领全球融合在举国上下畅谈"中国梦"的氛围中,北京海淀区发布了《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暨落实这一方案的《海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案"  相似文献   

20.
程桔华 《中关村》2012,(1):60-61
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通过“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软硬环境指标对GDP过千亿、人均GDP排名前100的城市进行创新创业环境对比分析。以期为区域政府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