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信贷在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以信贷为基础的超前消费在90后群体里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是痴迷于此。超前消费模式突破传统消费模式,形成一种以信誉为基础借贷货币,提前消费的模式。此论文正是根据收集、汇总、分析数据,从而分析90后超前消费现状以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王震宇  周洁 《中国金融》2007,(17):79-81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到目前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在内的助学贷款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助学贷款一直备受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但随着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助学贷款手续繁杂、补偿资金不到位、贷款违约率攀高,等等。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一边是人数占到新入学大学生半数以上的贫困生,一边是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的少人问津,甚至逐年缩水。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颜志红 《金融博览》2011,(20):13-13
据调查,目前有些地方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不断萎缩,甚至处于停滞状态,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又成难题,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6.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1999年首先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8个城市进行试点,2000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助学贷款一度成为增长最快的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品种,但是随着2003年第一批还贷毕业生还贷期的到来,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一是还贷违约率居高不下。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率平均高达20%,部分高校甚至达到30%一40%,远远超出了银行的承受能力。二是助学贷款供需缺口大。据专家测算,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大约有20%的贫困生,按现行的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每人每年贷款额不超过6000元计,全国每年需要的助学贷款总额为108亿元,但目前全国每年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贷款额也就70—80亿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文章以问卷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中的调查数据和调查结果,给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曹子娟 《中国金融》2003,(15):27-29
2002年以来,我国消费信贷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总量迅速上升,品种日益增加,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及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信贷发展成效显著2002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消费信贷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商业银行坚持把消费信  相似文献   

9.
《青海金融》2006,(1):10-11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学问题随着高考人数增加将更加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乐都县是一个文化县,同时又是一个国家贫困县,每年有大批学生入学,同时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举债无门而导致辍学。为了解乐都县  相似文献   

10.
11.
雷和平  王锋 《西安金融》2004,(8):49-49,51
当前,助学贷款不良占比高已经成为影响此项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因为这个原因停止了助学贷款业务。助学贷款不良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和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方面在助学贷款发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人们已经普遍给以高度关注,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完善了学生上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因教返贫的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弥补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缺陷。但同时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及业务操作中存在贷后管理困难较多、社会风险分担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逐渐运用到各行各业当中,促进现代经济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消费金融是构成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领域,对当前大众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对他们在"互联网+"影响下的消费态度、消费行为等个体特征以及对目前的消费金融产品的认可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消费金融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潜力、发展阻力和前进动力,最终提出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对策,从而促使"互联网+校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06年初,《内蒙古自治区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出台并付诸实施。但从运作实际情况看,不仅在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落实环节出现了阻滞,而且在高校核对不符信息和贷款去向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华 《时代金融》2005,(11):47-48
<正>9月24日星期六,春城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位于昆明市北郊的昆明理工大学热闹非凡,云南大 学生“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宣传教育系列 活动在该校正式启动。来自云南省7所高校的学生 代表和云南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千余人参加了启动 仪式。 据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于华副行长介绍:这 次云南大学生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是由云南省委宣 传部、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人  相似文献   

19.
银行营销应瞄准天之骄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银行在经营这一项业务时面临着社会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风险,政府、银行、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控制和规避这些风险,才能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成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