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罗生门》描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仆人在罗生门下,面对生死抉择时善、恶转变的心理过程。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并且通过这种心理变化,展现出人性的多变,进而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作品强烈地控诉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残酷现实,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到芥川对现实的希望和不安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2.
1921年3月,五、四运动不久,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特派员从东京出发,开始了他四个多月的中国考察旅行.<上海游记>是作者回国以后所写的一篇游记,作品中作者通过具有普遍性的典型人物和矛盾冲突非常尖锐地反应了在那一个特定时代的中国的社会现实.芥川并没有象很多中外作家那样站出来慷慨激昂地正面批判,而是使用了讽刺、诙谐的方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也正是芥川写作技巧的高妙之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芥川龙之介小说<鼻子>的主人公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写,解剖了人性软弱的自尊与虚伪的利已思想,进一步分析了芥川潜在的创作思想和对人生的悲观感悟.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真,蕴蓄着作者吴敬梓深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缘自于对现实文人生存困境的思索以及寻求出路理想的幻灭。本文主要从作品出发来探寻这种主体悲剧意识的内涵,并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一代文人有厄”———哀其不幸的悲悯;二、无力补天的无奈;三、人格理想幻灭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6.
戏剧《推销员之死》描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悲剧。威利的妻子林达.洛曼温柔体贴,深爱着丈夫。但是看似逆来顺受林达却用自己的爱为威利虚构了"美国梦"的幻境,操纵了丈夫的言行,最终促成威利自杀身亡。林达.洛曼正是以其平凡的爱将丈夫推向死亡的深渊,谱就了平凡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戏剧《推销员之死》描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悲剧。威利的妻子林达.洛曼温柔体贴,深爱着丈夫。但是看似逆来顺受林达却用自己的爱为威利虚构了"美国梦"的幻境,操纵了丈夫的言行,最终促成威利自杀身亡。林达.洛曼正是以其平凡的爱将丈夫推向死亡的深渊,谱就了平凡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安徒生童话中有很多都是悲剧性的,如《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通过反思这些童话共同存在的悲剧意识,解析产生这些悲剧意识的根源,探讨这些悲剧意识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玉观音》是海岩的一部公安题材的爱情小说,从男主人公杨瑞的叙述和回忆中勾勒出女主人公安心的悲剧形象。安心是真善美的化身,一个高度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面对命运的种种作弄苦不堪言。从悲剧美学理论着手探寻安心的性格悲剧和安心悲剧命运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0.
苏青是一位处于文学史边缘位置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社会婚姻人生为主要内容,其负载较轻。既没有对政治的热衷,也没有对知识的追求,而是以平实的记录体现着日常生活的悲欢离合以及从中滋生的小智小慧,处处洋溢着生活的原汁原味。但正是在这种不经意中,生命的悲剧意识才更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1.
《春香传》和《西厢记》分别是朝鲜(韩国)和中国的古典名著。《春香传》和《西厢记》在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社会以及历史意义等各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有学者认为《西厢记》影响了《春香传》的形成,比较这两部作品的异同可以窥见朝鲜(韩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习俗和文学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他首创以人物为中心写历史的先例,雕刻出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画廊,率先为中国传记文学树立了崇高的丰碑和不朽的典范,也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了有理有据的资料考证.<史记>多写悲剧人物,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悲剧荟萃之作. <史记>全书130篇,其中写人物的篇目就有112篇,所以<史记>称得上是第一部记载历史英雄的人物谱,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穆斯林的葬礼》 是一首生命的哀歌,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命运的波涛中浮沉,最终酿成一场场爱情的悲剧.读后虽使人产生压抑的情绪但却能够触动读者的灵魂,凄婉的旋律裹挟着深厚的内涵.美有千万种,但从悲剧中提炼出来的美是安静的、 持久的,更是人们心中平日难以触及的.在《穆斯林的葬礼》 中从韩子奇和梁君璧的爱情悲剧、 韩新月兄妹的爱情悲剧、 以及爱情的葬礼这三个角度来描写,不同时代、 不同背景、 不同文化的交错纠结的爱情悲剧,从交错的命运爱情悲剧,个人性格的爱情悲剧和宗教信仰的爱情悲剧这三个方面了分析造成悲剧的文化背景.《穆斯林的葬礼》 通过对爱情那个悲剧的塑造给我们带来民族文化的深深反思. 相似文献
15.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爱情悲剧,剧作中的主人公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青年男女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创作手法、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都有根本性区别,尤其是二者的悲剧精神,展现了两个民族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6.
论鲁迅和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创作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中国“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巨擘,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坛的中流砥柱,两个人几乎生活于同一年代。鲁迅于明治30年到明治42年(1902~1909)生活于日本,他目睹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而芥川也曾于1921年来中国访问、游览,对中国的政治、经 相似文献
17.
菲奥娜是《荆棘鸟》中克利里家族的第一代女性,她向往爱情,为了爱情大胆抗争,但在当时残酷的男权社会制度下,其抗争注定是失败的,她不得不凄凉地度过悲剧的一生。文章将从其悲剧的社会、性格等方面探讨其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8.
玛丽·雪莱是英国哥特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哥特小说的代表作品,本文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悲剧予以解读和闻释,并分析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生存还是毁灭?道德理想彻底破灭之后的窦娥,同样遭遇到这一哈姆雷特式的自我拷问.与其说窦娥出于孝道而甘愿屈招受死,不如说窦娥是以孝道的名义走向了死亡.当残酷的生存困境已经剥夺了她生的希望,对道德的坚守也已经失去意义之后,死亡作为反抗生的绝望、挣脱生存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成了窦娥的一种带有自主性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20.
悲剧意识是一种艺术观念,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源于对现实性悲剧的体验和感知,主要表现为冲突和悲剧下的情感效果。《茶馆》是一部悲剧,《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是老舍戏剧的顶峰之作,是中国当代话剧艺术中的经典,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动荡、黑暗和罪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