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年,世界经济虽然经历了国际油价高位徘徊、全球股市多次震荡以及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冲击,但总体经济形势延续了近年来良好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相对平稳,国际金融市场表现进一步繁荣、活跃. 相似文献
2.
3.
4.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战后出现的新事物,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激烈动荡、变化多端的大背景中,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集团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取代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构成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新框架,改变了世界市场的结构和特点,如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并制订相应的经营策略,决定国际营销的成败,本重点探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国际营销的影响及我国出口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国际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化,但各方围绕各自利益进行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贸格局中地位上升。同时,世界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如居高不下的油价和美国的巨额“双赤字”等风险,2005年世界经济预计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略微放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入手,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维护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应强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世界经济在失衡中强劲增长,增幅为20余年来最高,增长点和增长源拓宽。但油价高企、美元走低、美国经济双赤字,困扰国际舆论,影响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金融主导权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然而目前对国际金融主导权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旨在揭示国际金融主导权之争的缘由,剖析国际金融主导权的内涵与特征。本文认为,国际金融主导权之争的缘由在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不可持续,美元信用危机;国际金融主导权的内涵包括国际货币、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金融规则和国际金融市场四个方面的主导权,它具有结构性、博弈性、多边性和虚拟性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2001年我国经济的走势“前高后低”,2002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小幅回落。江苏经济2001年的亮点,主要是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加快、第三产业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升温、私营个体经济投资超高速增长、利用外资增速加快等;弱点主要是工业投资下降、城乡居民消费动力弱化、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回落,下岗失业压力加大等。对策思路是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市场推动、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第二次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内涵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循环经济型的增长方式。本文还对循环经济的内涵、作用、历史地位、以及在我国推行循环经济需要研究解决的认识、体制、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等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现代经济协调增长的“推进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现的是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后者虽然没有前者的“名声”响亮,但它对人类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是新世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进器”。它符合当代最新发展观的要求,即人类不仅要追求“人造财富”(传统GDP)的增长,而且要关注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人文GDP”)的增长,还要考虑在不减少现有资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新创造财富(“绝色GDP”亦即G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通过对美国经济增长原因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发展借鉴外国经验,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尤其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近些年江苏税收入超速增长的现状,从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必须重视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提出合理确定税收规模、从优化结构中培植税源、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管理水平、调整政府收入制度、规范分配形式、合理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理顺政府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9.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ective tax rate and the relative size of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using New Zealand data. The underly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and it suggests an ambiguous prediction regarding the sign of the relationship we are studying. However, our non‐parametric empirical analysis, which also allows for the non‐stationarity of the time‐series data, produces a positive and ‘S‐shaped’ relationship, and this supports earlier empirical studies that imposed such functional forms. The estimated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hypothetical tax changes on the size of the New Zealand underground economy, and to draw policy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daptation of Buchanan and Tullock’s model in order to apply it to the constitutional choices
regarding the assigning of powers to a supranational authority. The outcome of the economic-political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are constraints in the supply of integr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enlargement and deepe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 will have to be based on federalist conceptions.
The authors should like to thanks seminar participants at European Public Choice conference (Belgirate 2002) and ECSA-C conference
(Toronto 2002) where earlier versions of the paper have benefited from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he authors assume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for any errors remaining in this vers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