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毒驾"与"醉驾"相比,危害更甚却尚未入刑,于理不合,应当归为危险驾驶之行为而入刑。在立法空白、解释无力、处罚无效的情况下,公意与世界禁毒组织能为"毒驾"入刑的正当性提供充分支持。文章借鉴多种立法案例,指出"毒驾"的法律界定,分析"毒驾"入刑正当性的由来,提出"毒驾"入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近日,发生在江苏省常熟段的常合高速公路"4.22"特大交通事故系旅游客车驾驶人严重疲劳驾驶、操作失当所致。驾驶人王某20日晚曾吸食毒品,22日晨发车前休息不足4小时,事故发生后其尿样检测结果呈阳性。这一事故旋即成为微博热门、网页头条,而后纸媒跟进,继"酒驾入刑"后,"毒驾"再一次冲击人们焦虑的神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所谓"毒驾",英文名"Drug Driving",即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简称。那么"毒驾"是否有必要入刑?如何入刑?笔者认为相对于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会生活,法律无法实时调整,其滞后性将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扩大了危险驾驶罪的行为对象,将在公路上从事客运业务,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纳入该罪的惩处范围,但该《草案》并未将呼吁已久的"毒驾"涵盖入内。笔者就"毒驾"入刑的有关问题浅抒拙见。一、毒驾行为现有法律适用现状随着新型毒品的易制化和吸毒成本的降低,吸毒人  相似文献   

4.
正毒驾,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毒驾是指驾驶人吸食或注射毒品后,体内毒品成分对精神状态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仍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在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23号令)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项中有"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描述,这是迄今规范性文件中对"毒驾"最清晰的表述。《道路交通安全法》仅在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中有关于"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公安交管部门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重点工作通知》中提出,要巩固工作成果,深化重点违法行为危害宣传,每月突出一类重点违法行为开展整治和主题宣传,8月查毒驾,强化公众认知,形成全国联动。所谓毒驾就是未戒断毒瘾或者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危险驾驶行为。吸毒后往往出现幻觉,对其驾驶能力的影响非常严重,为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埋下隐患。随着新型毒品的易制化和吸毒成本的降低,吸毒人群有蔓延的趋势。截至2014年年底,我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管理》2010,(12):12-12
[酒驾入刑]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其中“将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定为犯罪”引起广泛热议。草案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相似文献   

7.
自“醉驾入刑”以来,山西省高平市交警大队坚持不懈加大对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一年多来,高平市公安交警大队共查处酒后驾驶案件148起,其中醉酒驾驶114起,仪涉及农村摩托车“醉驾”案件就达53起,占醉驾总数的47.7%。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和折射出的是深层次的安全隐患、社会隐患、民生隐患。努力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擘托车酒驾行为的发生,为广大农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的生命屏障,显得尤为迫切!在酒文化盛行的当下,很多人对酒驾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之受警力限制,农村地区查处酒驾的力度不够,农村道路酒驾现象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8.
正"醉驾入刑"实施五年来,中国酒后驾驶问题发生巨变。近日,公安部公布"醉驾入刑"五年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我国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取得五个明显变化。一是酒驾醉驾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效果尤为明显。五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247.4万件。在严格执法和持续宣传的共同作用下,北京、河北、浙江,杭州、宁波、南京、福州、深圳等省市,酒驾醉驾查处数量已经出现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始终把严查酒驾醉驾行为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将岛城主干道、餐饮聚集地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作为重点查处范围,织严织密管控网络,预防和减少涉酒交通事故的发生。自"醉驾入刑"以来,青岛交警共查处酒后驾驶12.79万起,醉酒驾驶2.03万起,有252人因饮酒或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极大震慑了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柏拉图曾说过"每个立法者制定每项法律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善",《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一直受关注,是因为一方面它修正了公民行为准绳,另一方面也成为社会风尚、民众意愿的穿衣镜。此次修正案中对交通违法犯罪的修改受到了广泛关注。《刑(九)》中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的"危险驾驶罪"作出修改完善,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行为和在道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以及交管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的增加,"失驾"群体数量不断增加。所谓"失驾",指驾驶人由于交通违法等原因,造成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注销、吊销,从而失去合法机动车驾驶资格。"失驾"行为无异于无证驾驶,甚至比无证驾驶的危害性更大。目前,公安交管部门利用科技对涉牌车辆进行布控打击,并不鲜见。但针对"失驾"行为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却少见,原因在于现有技术力量侧重点在于车辆而非驾驶人。在查缉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的确认"失驾"人员,是打击"失驾"行为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严管严查严治酒驾醉驾毒驾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集中开展酒驾醉驾毒驾夜查统一行动,要求各地加大警力投入,加强路检路查,严管严查严治酒驾醉驾毒驾等突出交通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近期酒驾醉驾肇事交通事故多发,且群众消暑纳凉、聚餐娱乐活动增多,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世界杯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十年实践,"醉驾入刑"有力地维护了道路交通公共安全,构筑起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的"堤坝"。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对"醉驾入刑"的质疑,倡导"醉驾出罪"。2019年7月31日,最高法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审判执行数据,在审结的刑事案件中,危险驾驶罪首次超越盗窃罪,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1年5月1日醉驾正式入刑以来,迄今为止已满五年,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酒驾问题这一顽疾的有效解决。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行为的治理,是一个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位一体的工程。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只是惩办醉驾案件的"第一站",在醉驾案件数量激增背景下去充分实现"醉驾入刑"的立法目的,需要公、检、法、司等各个机  相似文献   

15.
"同志,酒精测试仪显示您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29毫克,为酒后驾驶。"这是2012年4月25日,在醉驾入刑一周年之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展"文明交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八)》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增设了危险驾驶罪,并将"醉驾"的处罚由原来最高"处15日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和2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处拘役,并处罚金"的刑事处罚。该法于当年5月1日正式实施。"‘醉驾入刑’10年来,对于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我国执法司法机关始终坚持规范执法、公正司法,为降低酒驾醉驾发案率、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维护法律权威发挥了重要作用,‘醉驾入刑’取得显著的社会成效和法治成效。"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虞浔说。  相似文献   

17.
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公检法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高标准、硬措施、严要求,始终对酒驾醉驾"零容忍、严执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20年每排查百辆车的醉驾比例比"醉驾入刑"前减少70%以上,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相比上一个十年减少了2万余起,"酒后拒驾"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自觉行为,成为社会普遍认同和支持的文明准则和法治规则.  相似文献   

18.
<正>"只有健康的司法,才能培养健康的民意,不健康的司法,只能滋生不健康的民意",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杰布南的名言值得我们深思:既然刑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非法超限运输的问题,刑法处罚之外的手段又多种多样,"超限入刑"的提议是否值得商榷?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4]55号),再次提出"研究推动将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列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超限入刑"再次成为热门话题。那么,"超限入刑"是不是好事,是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的"孙伟铭案"引发了立法和司法机关对于醉驾入刑的思考。2011年,"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被纳入了《刑法修正案(八)》刑法调整范畴,"危险驾驶罪"开始备受社会关注,立法机关也更加注重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时隔四年,《刑法修正案(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刑九》增加了危险驾驶应当追究刑责的情形:在道路上从事校车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员或者超速;违反危化品安全管  相似文献   

20.
2004年3月31日,浙江省绍兴县兰亭镇少年蔡某无证驾驶摩托车,将正常行走的金某当场撞死。绍兴县交巡警大队认定蔡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经调解,蔡某家人赔偿死者家属各种损失10.5万元。鉴于蔡某的行为已触犯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