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洁 《经济学》2010,9(1):415-446
为了更好地理解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四方程联立系统,其中SO2排放由规模、结构、技术这三个经济因素决定,并直接由贸易影响。然后我们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93—2001年期间工业SO2排放的面板数据来估计模型。我们的估计结果显示,出口和制造品进口在工业SO2排放的决定中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结果不支持“污染庇护地”假说;出口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增强,是促进污染治理技术进步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工业发展对“三废”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三废排放的关系是当今环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工业发展与三废排放的关系为分析对象,构建了能较好反映二者关系的因素分解模型,对2005年至2007年工业部门演变中三废排放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排放强度效应等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既是相互协调的,又是相互冲突的,相互矛盾的。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被关注的时间较晚,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保护环境和发展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张璐  景维民 《财经研究》2015,(9):121-132
在中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考察中国的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不能不考虑国际贸易因素.文章综合采用LMDI分解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全面考查并测算了国际贸易影响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变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表明:(1)生产的技术清洁度提升是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变的主要原因;(2)国际贸易显著促进了工业SO2和CO2减排的技术进步,且对SO2而言,该作用在强有力的环境管制下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挥;(3)国际贸易的“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仅得到了微弱的支持,主要是净出口规模快速扩张的结果.因此,污染排放尚未成为影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变应着力于技术层面,促使环境管制与贸易开放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Grossman分解模型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结合,构建工业污染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将2005~2008年作为分析期,以中国工业及其内部产业SO2排放为研究对象,用所建模型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对中国工业及其产业而言,在分析期内,SO2排放主要影响因素是规模效应,规模变化不利于SO2降低,结构变化有利于SO2降低,提高清洁技术效应或污染治理效应是降低SO2的有效途径,只有降低重点产业SO2排放,才能使降低SO2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波特假说似乎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找到了一条双赢之路。然而,环境规制如何导致技术进步,其内在影响机制是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基于1999—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对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环境规制下的技术进步与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刺激下的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7.
8.
袁鹏  程施  刘海洋 《经济评论》2012,(1):122-132
本文采用结构分解法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相结合的新分解方法,将我国CO2排放的增长分解为能源效率效应、能源替代效应、技术效应、国内最终需求效应、出口效应、进口效应6项,并重点考察了出口效应、进口效应以及两者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992-2005年期间,我国CO2排放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主要是由国内需求所推动,而非国际贸易效应。出口起到了较大的增排效应,而进口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两者相抵后的综合效应较小,但2002年以后国际贸易对CO2排放增长的影响开始显著增强。其他因素对CO2排放增长的影响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而能源替代从减排效应转为增排效应,技术效应具有持续增强的增排效应。  相似文献   

9.
要素流动推动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影响着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在估计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一份额法分析了工业结构变化的技术进步率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率在不断改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较明显倾向于第二、三类产业;资本要素对技术进步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劳动力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但是主要依靠内部增长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率的增长,其中劳动力的流动对第三类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  相似文献   

10.
要素流动推动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影响着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在估计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工业结构变化的技术进步率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率在不断改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较明显倾向于第二、三类产业;资本要素对技术进步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劳动力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但是主要依靠内部增长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率的增长,其中劳动力的流动对第三类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  相似文献   

11.
竞争力与企业规模无关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洛平 《经济研究》2004,39(3):81-87
一个地区经济整体的竞争力与企业平均规模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两种不同的分析体系 ,一是以个别企业的规模报酬为基础 ,利用企业组织的优势 ,预言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二是以企业群体的规模经济为基础 ,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 ,预言竞争力的提高与企业规模无关。前者主要使用边际分析方法 ,后者主要使用超边际分析方法。由于这两种方法的不兼容性 ,形成的理论似乎也是不可调和的。本文拟用前者的方法来得出后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贸易绿色化趋势与促进环保型FDI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绿色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贸易的绿色化趋势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我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上要适应这种趋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环保型FDI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准晔 《经济研究》2005,40(8):116-127
本文将中国划分为8大区域,通过分析这8大区域与韩国、台湾地区、日本之间的贸易趋势,寻找影响中国各区域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韩国、台湾地区、日本这三个东亚经济体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在同中国的贸易中存在着区域和商品种类上的差别。即韩国在东北地区、台湾在南部沿海地区、日本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显示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它们在中国各沿海地区的产品出口种类趋于相同,说明东亚三个经济体在中国各地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对东亚三个经济体同中国各区域产业内贸易趋势的分析,发现,收入水平高、产业结构相对高级的东部沿海区域表现出相互独立的贸易结构。这种现象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各区域之间还存在着较独立的产业结构。产业内贸易大部分由垂直产业内贸易构成,即同东亚三个经济体形成了商品质量和价格差别的同一品种之间的贸易。最后,通过对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各区域的人均收入水平、外国直接投资额、工业产品出口比重等是决定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技术性贸易壁垒内涵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小明  王岚 《现代财经》2007,27(11):57-62
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替代反倾销成为我国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但是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相关协议,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在分析世贸组织相关协议和判例的基础上,提炼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核,以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加以澄清并重新认识,对于我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既懂国际惯例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尤其是为新疆经济和外经贸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我们必须适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构建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和双语教学、校内学年实习、校外毕业实习及撰写毕业论文等模块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Feminist critics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and of the neoclassical paradigm in particular,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exposing and questioning the gender biases and androcentric claims to neutrality, objectiv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most male-dominated discipline among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ophistry so cherished in the discipline have also come under severe attack from several quarters. However, despite the intellectual ferment and some practical gains for women that these criticisms have engendered, even today the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several women scholars have made to the field of economics are not well known or fully acknowledged. This paper traces and highlights Margaret Reid'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core theories in economics. While several of her male colleagues whose work she had inspired or contributed to have been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the discipline of economics still owes a huge debt to Reid and to several other women economists.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采用中国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实施的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分配机制,财政支出显著地扩大了城乡间收入差距;而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互异,其中农林水务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间相对收入差距,而公共安全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的受益范围主要局限于城市,显著不利于城乡间收入状况的改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必须转变财政支出市民导向的既定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文教以及农林水务支出,扩大公共安全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在农村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行政化特征,创新合作以直接技术转移等援助型方式展开,那么,区域内进口贸易能否充实“一带一路”建设实质内容、转变合作方式、提高创新研发整体水平?研究发现,区域内国家创新研发水平是非对称的,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研发水平作出了贡献,扩大进口的贸易政策是国家创新研发的正向激励,但需要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进口中间品、最终品提高了进口国创新研发强度,进口最终品缩小了两国之间创新研发差距,这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创新研发整体水平;进口贸易可以通过要素禀赋结构调整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质量提升效应影响创新研发,其中技术溢出效应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建设中亚区域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具有新亚欧大陆桥穿城而过、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大、旅游业发展潜力大、开放口岸和交通通讯基础设施较好、西部大开发带来机遇等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支撑商贸中心的支柱产业层次较低、零售业较落后、要素市场发展缓慢、物流业发展滞后、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A new expert opinion technique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n clerical work. EFTE stands for estimate, feedback, talk, estimate—the sequence of steps involved in this variant on the Delphi approach. EFTE offers advantages in obtaining expert opinions on complex tasks where social interaction poses little probl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