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颂根 《福建金融》2010,(10):30-32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征,分析了摘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征,分析了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问题。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现代市场经济,即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在政府干预经济的各种手段中,由于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调节作用,二的协调配合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3.
4.
王馨艺 《青海金融》2022,(10):57-60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过去数十年来多数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比较充分。财政政策面临公共债务过高、货币政策面临零利率下限等问题,单独使用财政、货币政策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总结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理论或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财政货币政策融合的困境与新思路,并提出政策融合应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推到世界关注的前沿。美国、欧元区、日本与中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大量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实践,比较发现:就政策目标而言,各国财政和货币当局的政策目标一致性在危机期间得到增强,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实践提供了创新空间,中国在政策目标一致性上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就工具组合而言,美国和日本均进行了较高水平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欧元区受制于单一货币和多元财政格局,政策协调在执行层面相对较弱,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集中在业务交叉上;就传导机制而言,政策传导效率因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同而表现不同。理论进展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研究在宏观层面集中于政策协调、债务快速增长下“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失败的风险;微观层面表现在学术界对各国微观政策实践的绩效评估。宏微观结合看,理论研究存在三个新动向,即关注财政货币政策目标的不一致性,重视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组合效应,以及强调财政货币政策效果的异质性分析。最后本文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维度,展望未来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有不同的作用,在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下两者的协调显得愈加重要。新时期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此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在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指导下,在工具选择、政策时效与政策功能等方面积极协调配合,努力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和完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领域;慎用财政化的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投入,通过市场约束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大投融资改革的力度,明确财政融资与商业银行融资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国债政策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关联,国债政策融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行当中,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重要的连接点,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经济手段,两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配合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产生巨大的作用,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本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这两大经济手段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11.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机制,是完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阶段简要回顺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历史过程,然后分析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认为集中表现为国债市场存在的缺陷以及财政投融资体系小完善这两个方面,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两种政策协调配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透过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深入观察并揭示反映经济发展规律与本质的货币运行特征。以财政政策的四大主要政策工具为主线,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分析财政政策对货币运行特征的影响机理与程度,以便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观察和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空间和互动架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1980~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MS-VAR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1980~1997年间,价格为货币政策主导区制;之后为财政政策主导区制。为检验该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对李嘉图等式和财富效应进行分样本区间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选取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利用MS-OLS模型检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价格的关系,发现我国互补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物价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finds that policy reaction functions vary substantially over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moving to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monetary and fiscal regimes evolve according to a Markov process can change the impacts of policy shocks. In one regime monetary policy follows the Taylor principle and taxes rise strongly with debt; in another regime the Taylor principle fails to hold and taxes are exogenous. An example shows that a unique bounded non-Ricardian equilibrium exists in this environment. A computational model illustrates that because agents' decision rules embed the probability that policies will change in the future, monetary and tax shocks always produce wealth effects. When it is possible that fiscal policy will be unresponsive to debt at times, active monetary policy (like a Taylor rule) in one regime is not sufficient to insulate the economy against tax shocks in that regime and it can have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amplifying and propagating the aggregate demand effects of tax shocks.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policy switching for two empirical issues.  相似文献   

15.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问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针对在政策搭配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来考虑政策的选择和配合.  相似文献   

16.
We present a model in which some goods trade in “customer markets” and advertising facilitates long‐lived relationships. We estimate the model on U.S. data and find a large congestion externality in the pricing of customer market goods. This motivates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policy. Under a complete set of taxes, fiscal policy eliminates the externalities with large adjustments in tax rates on customer markets goods, while labor tax volatility remains low. Constraining the instruments to the interest rate and labor tax, the optimal labor tax displays large and procyclical fluctuations, but monetary policy is little changed compared to a model with no customer markets.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桂林辖区2004年至2009年上半年财政缴存款余额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得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财政缴存款余额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也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近年来实施的货币政策卓有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加强财政缴存款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按照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在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应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松搭配.从我国近年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来看,确实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两者在配合操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面对不稳定的国际环境,若要实现经济增长,我国须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松组合,而且还需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底以来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非常之策。为了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确保马到成功,力度过大可以理解。但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力度在2009年度对资产泡沫膨胀作出的调整有限,却在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上回归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状态,因此2010年的货币政策很可能会等到经济过热、通胀高企的时候才被迫急刹车,从而加深经济V型调整。与这个结果相比,货币政策及时点刹车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