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孟海玲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4):27-27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本文主要就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特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研究,指明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适度运用了公允价值作为某些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若运用不当,很容易成为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良好工具.本文就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如何运用,如何确定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更好的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尤其是金融资产等一些市场价值变化较大的资产,用公允价值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公允价值的应用更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关系,突出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及必要性,具体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并对引入公允价值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计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对于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谨慎合理地运用. 相似文献
6.
刘秀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50-50
一、新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的动因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最早运用是在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当时准则规定,当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资本时,该非现金资产和转为的股权都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的。其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里。当时我国也比较积极采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然而,在这几项准则出台后,公允价值的不易计量性使它成为一些企业粉饰会计利润利器,为避免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准则制定部门不得不来了一个急刹车。2001年1月,这几项准则都进行了修订,资产初始计量基本放弃了公允价值会计,只在资产的期末计量上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次重新把公允价值运用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其动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会计目标的要求,公允价值反映资产的预期经济利益,体现资产的价值,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确认与计量,并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会计的核心是计量.有人说会计本身就是一个计量过程.从远古的"结绳记事"、"绘图一记事"发展到近代趋近完美的借贷复式薄记,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计量始终是会计的核心.公允价值(Fair Value)作为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计量属性,具备了历史成本无可比拟的相关性优势.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公允价值在计量属性上核心地位的确立将成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是会计发展的必然,对推动会计的不断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公允价值问题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较引人注目的一点.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运用特征,并指出了其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给出了不同解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冷翠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3):73-73
国家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但在两年多实践中,我国特有的经济、法律环境以及会计自身发展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等因素,给其染上了中国特色——适度引入,谨慎运用。为此,本文分析了在新企业准则下谨慎运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新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得到初步应用。但由于受国内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局限,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普遍推广应用,还需进行不断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典型业务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对我国现代经济环境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日渐成为财务会计的主要计量模式,本文对会计实务中公允价价值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钟子英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6(5):25-28
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必要选择。但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容易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主要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君红张冬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9):18-18
一、新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分析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最早运用是在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当时准则规定,当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资本时,该非现金资产和转为的股权都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的。其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里。当时我国也比较积极采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然而,在这几项准则出台后,公允价值的不易计量性使它成为一些企业粉饰会计利润利器,为避免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准则制定部门不得不来了一个急刹车。2001年1月,这几项准则都进行了修订,资产初始计量基本放弃了公允价值会计,只在资产的期末计量上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的新会汁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次重新把公允价值运用在新的会汁准则中其动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其中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针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给我国会计实务处理带来的新问题,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寻求现阶段制约我国实行公允价值所存在的障碍,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能够顺利推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正式施行的新会计准则再次提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讨论。本文重点研究了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运用难点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应用一直被中国的学者间广泛地、细致地研究,直至2007年新准则正式启用,公允价值再一次的引起会计业界的关注,实践操作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新准则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的难点之一,在不同项目的核算中公允价值的计量也是会计核算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