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级干部配备太多、队伍冗长,是农民负担顽症治理的一大障碍。笔者在农村调查中发现,某村1100人,共有村干部22人,加上16个民办教师,14个村民小组长,共52人,其中大部分的务工报酬每月达200元以上,最多的达400元左右。安排这么多的位子,村里就要付给报酬。1997年这个村的村提留按规定应该在9万元左右。然而为了这些多出的村干部的工资,这个村的村提留却达到了12.8万元。那么,造成村干部过多的原因何在呢?一位村支书无可奈何地说:"村里设这些干部大都是上边叫设的,诸如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要求设专干,不设你的分就少;计划生育要求设专干,没有专干属不规范管理,也得挨批评。同时,村干部的增多,在各方协调上也是很使人头痛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农村普遍推行了财务公开制度,对提高农村财务的透明度、融洽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农村财务公开要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必须做到"四管齐下"。事前控制。村集体每年的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村提留、乡统筹、两工及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等)、集体重大的投资项目、农业基本建设计划等都要事前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讨论通过,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农村财务计划和经济活动中去。内部稽核。村集体每月底在民主理财前要组织全体村干部对当月发生的收支账目组织一次内部稽核,逐笔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民主理财。民主理财是财务公开、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出懂政策、会理财、办事公道的群众代表,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监督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代表群众审核  相似文献   

3.
谁的面子大     
《农家之友》2008,(3):62-62
村主任苏丰魁亲自带人挨家挨户收“提留款”。在城里上大学的陆小江正好回家,一看村主任手中的收费表上好多项完全属于乱收费,甚至连村干部们大吃大喝的花销也冠以“招待费”之名向每个村民收二十元。气势汹汹的苏丰魁声言没有钱就装粮食,村民们都敢怒不敢言。  相似文献   

4.
正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响应上级号召抽调机关干部进驻农村,帮助指导解决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中遇到的难题。这些驻村干部"住村"了没有?驻村后该干什么?干的效果怎样?所有这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要查清驻村干部"住村"的问题。有目共睹,有的驻村干部下乡后,只是蜻蜓点水,入村不"住村",与村干部打个照面就返城。对村里面的基本情况不了解,没在村里面住过,走马观花。老百姓连驻村干部是谁,哪个单位派来的都不  相似文献   

5.
谁的面子大     
《农家之友》2008,(5):62
村主任苏丰魁亲自带人挨家挨户收“提留款”。在城里上大学的陆小江正好回家.一看村主任手中的收费表上好多项完全属于乱收费,甚至连村干部们大吃大喝的花销也冠以“招待费”之名向每个村民收二十元。气势汹汹的苏丰魁声言没有钱就装粮食,村民们都敢怒不敢言。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菏泽市某县25个乡镇办事处 ,都把村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留在乡镇 ,供乡镇使用 ,村里没有一分钱 ,有的村干部甚至两三年领不到一分钱的工资 ,直接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的使用都有明确具体规定。村是个小社会 ,修路、筑桥、水利建设、植树造林、村干部工资、代课教师工资、特困户补助、五保户供养等都需要村提留 ,况且 ,相当一部分村集体一没副业 ,二没土地 ,没一点收入 ,如果把村提留都留在乡镇 ,势必增加村的难处 ,村干部抱怨 ,村里常年没钱办事。乡镇有一定困难是事实。但截留村里的公积金、公…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秦皇岛市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推行农民负担“收支两条线”制度 ,但进展缓慢。为了深入开展这项工作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对农民负担如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谈点个人看法。一、为什么要实行“收支两条线”所谓“收支两条线” ,就是把农民该交的村提留乡统筹全部收上来 ,把该分给农民的钱全部支付给农民 ,收支分明 ,村干部清楚 ,老百姓明白。“收支两条线”制度是减负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每一户农民都是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之一 ,按规定上交村提留和乡统筹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如果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不向农民直接收取农民负担 ,用…  相似文献   

8.
最近下乡调查时,一些村干部向笔者反映他们那里精简村干部的做法:几个经村民选举产生,并在任期内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在没有履行任何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就被乡政府宣布免去了职务。村干部们说,乡政府实行村组精兵简政,他们支持,但对这种做法实在不理解。减少村干部数量,提高其素质,减轻农民负担,这是一件好事,但在实施时应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程序办。该组织法明确规定: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派、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对照《村  相似文献   

9.
农村税费收缴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弊多利少最近,笔者下乡听到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反映:少数乡镇为解决农村税费收缴难题,采取税费收缴与村干部工资挂钩.个别地方还与村民组长工资挂钩,即村将农业税、乡统筹费和村提留的收缴按村干部分片包干到人,干部工资列在其中,收取到...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乡减轻农民负担不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落实在行动上 ,1999年又减轻农民负担4 4万元 ,人均负担仅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 4 %。该乡减轻农民负担采取的措施 :一是实事求是地核准农民争议较大的水费粮 ;二是兴办村级经济实体减轻村提留 ,1999年全乡10个村有了自己的经济实体 ,并有较好的经济收入 ,仅此就减少农民村提留2 3万元。同时 ,对村干报酬明文规定 ,一定三年不变 ,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精减村干部 ,去年全乡共精减村干26人 ,减轻负担2 1万元 ;四是清理乱收费项目 ,一年共查出违法违纪乱收费1 …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忠爱村在1998年就被扬州市命名为文明村。村干部脸上有了光彩,但群众却高兴不起来。原来,群众关心的脏乱差、河水污染、便民服务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村党支部接受了群众的批评,从办实事入手,让村民得到实惠,安居乐业。现在,这个村又被扬州市命名为小康先行村。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乡村调查时 ,多次看到这种情形 :村民要求参与村务议事或民主理财 ,遭到村干部的阻拦、拒绝 ;农户要求查看自己的往来账 ,村会计拒绝提供。凡此种种 ,引起了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进而激化了干群矛盾。村级集体资产是农民的共同财产 ,农民群众才是村级经济的主人。农民要求参与村务议事和民主理财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应受到保护和尊重。如果村干部做事情不让群众知道 ,不与群众商量 ,甚至千方百计阻拦、打击村民要求参与民主理财的积极性 ,这就严重侵犯和剥夺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其结果只能是越堵矛盾越大。从另一个角度看 ,村民参与村务…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经济转轨时期,新旧矛盾交织,影响、制约乃至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的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如白田镇34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的仅有10个村;韶山乡铁皮村既没有村集体收入,也没有提留款,村干部工资靠向周边企业"化缘"解决;有的乡村农民合理负担难以收缴,如响水乡至今尚有400多万提留统筹和税款没有收上来,乡干部尚欠10个月的工资没有发.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们在接待处理农民上访案件过程中,涉及到农村财务会计问题时,有的上访人员要求查阅本村的会计账目、凭证。请问:此要求合理吗?如合理,应如何操作?山东省肥城市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曲传河曲传河同志:现就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村民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对本村的财务活动应享有知情权。所以,村民要求查阅本村财务账目是正当合理的。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村提留的使用情况要定期张榜公布,并允许村民查账。”但是,村民查阅本村的财务账目应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根据…  相似文献   

15.
某村一位村民在村民大会上向村干部提出质询 ,年初在村务开支中列有征订报纸的项目 ,钱也花掉了 ,可到现在根本就没有见到报纸的影子。村干部见群众紧追不放 ,便转身回家 ,抱回一大摞报纸。群众一看 ,这一摞已发黄的报纸 ,果然是今年村里征订的报纸。原来村里确实征订了报纸 ,但这些报纸没有放在村部供大家阅读 ,而是全放在了村干部的家里 ,日积月累 ,以致于将报纸变成了“抱纸”。报纸虽然是村里订的 ,但花的钱却是村民的。然而 ,农民化钱订报 ,却看不到报的现象在眼下农村还有一定的普遍性。究其原因 :一是村里没有固定的阅报场所 ,很多村…  相似文献   

16.
村里有什么大事,村干部先找村民商量;村里有收入或支出,村干部就把一组组数字如实填写在公开栏上;上头来了啥新精神,村干部就一五一十地向村民说清楚.近日,笔者在湖北省竹山县秦古镇西岭村财务公开栏前查看公开内容时,亲身感受到了村民"明白"后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提出村民自治就是上级利益、村民利益与村干部自身利益的"三元利益"博弈的过程。然后从现实案例出发,以激励控制手段为分析视角,阐述了在村财乡管以后,在村干部选举与任职阶段,广大村民与上级部门"错位博弈"现状。最后提出用"双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反控制"是破解村民自治困境、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重庆市巫溪县古路镇观峰村党支部书记王应鹏担任村干部的第16年。回忆自己2004年刚成为村干部时,国家鼓励农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他组织村"两委"向村民筹借了40多万元养了5000多只獭兔。次年,獭兔市场行情不佳,王应鹏本再想向村民筹点钱修冷库,把獭兔皮毛存起来等市场好转时再销售,但村民们当年看不到效益就不愿再投入。各方筹不到钱,最后  相似文献   

19.
村民"一事一议"是在国家政策、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由村民或村民代表组织召开会议对本村的公益事业进行表决、实施,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一种谁出资谁受益的农村生产公益活动.税费改革前,村中道路管护,自来水维修等公益事业,是通过提留和"两工"、机动地收入解决的;改革后,取消了村提留和"两工",机动地大部分给了新生儿,村级收入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农村普遍推行了财务公开制度,对提高农村财务的透明度、融洽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个别地方,公开形式单一而影响了公开的质量。笔者认为:农村财务公开要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必须做到“四管齐下”。一是事前控制。村合作经济组织每年的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村提留、乡统筹、两工及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等)、集体重大的投资项目、农业基本建设计划等都要事前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讨论通过,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农村财务计划和经济活动中去,使农民群众成为村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