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碧波 《环球财经》2014,(4):122-125
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二银行失败一后,美国只剩两个选择:要.么选择金属本位,要么选择中央银行制度。从南北战争时期开始,美国的货币制度在尝试摆脱金本位的过程中逐渐成熟,最终走向联邦储备银行体系,这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完完全全展示了从足值货币体系向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央行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从两院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局面。在美国银行突破分业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实施了众多的金融创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银行由原有的单一银行制不断走向集团化,出现金融集团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推动着美国金融制度由分业走向混业。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推动美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中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得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是中国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模式,还是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律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得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是中国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模式,还是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律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李成  赵轲轲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61-65
文章从货币演进的视角出发,梳理了货币贬值的内在规律;在金属货币阶段,贵金属开采业以及海外贵金属流入量影响铸币购买力的变动,政府介入之后,币值往往受到政府法定购买力和货币相对商品数量的影响;信用货币时代,由于货币具有乘数效应,私人银行或政府若过度发行货币会导致货币贬值幅度较大;货币国际化之后,为了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政府往往采用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对外输出货币,这种制度最终要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快讯》2013,(42):82-83
资金由好转坏的过程中力量会不断增强,犹如向下的螺旋,即使优秀的管理人员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着企业走向衰亡。这个螺旋运动有五个步骤。一旦一家企业坠入这个运动轨迹,它就几乎无法阻止后续步伐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因1812年战争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而建立的第二合众国银行,在其20年的经营许可证到期之际,不可避免的走上了第一合众国银行的老路。究其根源,第二合众国银行的倒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家银行的经济特权与美国传统的民主与分权思想的尖锐矛盾,则是导致银行最终走向失败的推动力之一。"银行战争"更是直接的将银行推向了覆灭的境地。银行的失败不仅是19世纪美国重要的经济事件,更是变革年代之中争议的政治焦点。对于其失败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在向商业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与政治变革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谢宇 《广西经济》2004,(5):34-34,39
从世界范围来讲,Internet起源于美国,Internet银行服务也起源于美国,在Internet银行服务方面,美国凭借技术优势和金融管理新概念的优势走在世界前列。欧洲的银行正在奋起直追。远东及东南亚银行在Internet银行服务业务开展方面比较落后。国外个人网络银行服务在目前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应用,这三个  相似文献   

9.
随着1996年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利率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渐走向正轨。目前,该项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也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放开。然而,由国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可知,存款利率限制的放开使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不断缩紧银行利润空间,增加其倒闭的风险。因此,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利率管制放开、竞争加强后,避免银行之间发生挤兑且保证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损害,进而维护市场经济平稳有序发展,为进一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周方 《中国经贸》2014,(18):32-32
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衍生物,不仅服务于社会大众,还深度参与市场经济,为经济活动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服务支持。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的发展更是引领全球。伴随着高速的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并逐渐的走向成熟。成熟的银行体系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最简单基础的存取款服务,更需要针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广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在贸易金融领域,面对互联网金融等越来越多的强力新晋竞争者,银行在市场推广中需突破传统信贷模式,“据前事推将来,为变方长”,把客户辅育、金融创新、风险控制作为银行产品推广的三条生命主线,以谋长远。  相似文献   

11.
评论     
《民营视界》2009,(5):4-5
美国又一银行被关闭 成今年最大银行倒闭案 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最近关闭了位于亚拉巴马州的大型房地产信贷机构、拥有总资产250亿美元、存款200亿美元的Colonial银行集团,这是今年被关闭的第74家美国银行,也是最大的一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房价不断下滑,美国丧失房屋抵押赎目权案例逐步攀升.令主营房地产贷款的Colonial银行经营状况日趋艰难.最终被迫走向被接管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丽华 《中国经贸》2011,(8):282-283
集团公司的出现在我国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也有部分曾经赫赫有名的集团公司已是烟消云散,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公司的膨胀过于迅猛,企业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不善,从而导致这些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最终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3.
日本跨国银行在美国的扩张及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刘元池日本跨国银行对美国的扩张主要开始于1952年,那一年只有10家分行和代表处落户纽约市。90年代末以来,随着日本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增加,日本跨国银行在美国分支机构的数量和经营范围迅速扩大,并一举在美国外...  相似文献   

14.
李漫 《中国经贸》2006,(3):86-86
如果一切顺利,世界头号零售商沃尔玛将要在6年后开办一家银行。还是去年7月时,这个美国雇用员工最多的私有企业声称,希望在犹他州开办一家“工业银行”,此议引起了轩然大波,抗议不绝。与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州一样,处于美国西部的犹他州允许从事贸易或工业的企业对银行控股。这个制度成了与美国国家规定的一个例外。美国国家规定于1999年由国会确认,禁止非金融公司控制银行。当沃尔玛表示它在犹他州开办银行的意图之后,工会、小银行和地方商人立刻警告联邦存款保险银行(FDIC),以期它阻止沃尔玛的这一举动。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超市银行作为新一代银行的“超市银行”,已在美国兴起。现在,全美各地已有1500多家超市银行,并且以每年500家的速度激增着。超市银行设在超级市场内,其职员不再西装革履,坐在高高的柜台后面,而是在超级市场的过道间溜达,帮助超市的顾客买他们要卖的东...  相似文献   

16.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成立,1945年8月灭亡。在短暂的13年里伪满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经历了保甲制、街村制、国民邻保组织,变化可谓频繁。伪满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是出于日伪当局统治的需要,是伪满洲国对广大东北人民残酷殖民统治的见证,是伪满洲国走向衰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书研究了美国银行业怎样从政党控制走向自由开放。在美国建国及其制度创建中,精英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领导了美国革命,建立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并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起代议制,但他们未能阻止党派的兴起。相反,精英利用党派来控制议会,并用政治权力争夺诸如成立银行等经济特权。在政治与经济博弈中,精英们认识到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利绑定在一起的制度会因政治更替而使银行利益有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新的“花旗集团”,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美国第一大银行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同时宣布合并,涉及金额分别高达61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9.
欧元区     
欧元区银行在美资产降1/3自五年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各银行已从美国大举撤退,在美国资产减少三分之一强。通过银行破产、资产减记及贷款与业务部门出售,欧元区银行在美资产从2007年9月的1.51万亿美元峰值大幅减少5400亿。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8,(5):25-26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股市便一直在它的阴影中波动。开始时,波动幅度较小,加上一些国家财富基金接连注资受影响的世界大银行,人们都期望着风暴能尽快过去,次贷阴影能逐渐扫除,而美国经济也不至于陷入衰退。但随着股市的波动越来越剧烈,投资者的恐慌心理似乎也越来越大,加之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大,终于触发了前天的“黑色星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