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局限在会计作弊方面,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二是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区别就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这就是一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相反,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某种违规会计处理,那么,它就是一种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围,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分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这里既有社会性的客观因素,也有会计相关人员主观故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学界、会计报表使用人一直关注的焦点,很多人把会计信息失真局限在会计人员作弊上,但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本文重点探讨一下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探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与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有些会计要素的确认要通过人的主观意识的估计判断来确定,它可以尽量减少,但很难完全杜绝。  相似文献   

6.
简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既令人咋舌 ,又发人深思。过去 ,会计界讨论较多的都是非正式约束方面的因素所引发的非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而对正式约束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合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研究甚少 ,但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 ,笔者不揣浅陋 ,拟就正式约束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合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些专门探讨。一、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所谓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既不是由企业主观因素造成 ,而是因国家制定的宏观会计政策中的某些缺陷或有意给企业会计管理活动留下一定的空间范围和选择余地所引起的失真 ,这种失真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本身特点和制度制约,实务上即使以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做合法的会计处理,也同样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应包括合法性失真、技术性失真和违法性失真。本文对会计信息合法性失真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缺陷与制度失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而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和核心。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中又以真实性问题最为突出。对此.许多学者更多地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去分析会计信息的失真.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会计作弊。然而,即使是以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依据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同样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是因为,会计理论、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全真实.并且在实务中.会计人员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目的在会计制度允许范围内对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选择.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也就是说.会计理论的缺陷和制度的不完善和约束缺乏也会使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9.
任益智  丰明 《审计文汇》2005,(4):45-45,44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信息失真包含二层含义:一是“会计信息处理失真”,即各单位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违反规定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既可能是合理合法的,也可能是不合理而合法的。造成这种信息失真的主要责任人是单位某些领导和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永 《企业经济》2003,(5):99-100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1、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规则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所造成的。因此,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2、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是指会计规则执行人违背会计规则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而为之。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由来已久。从某种程度上讲,审计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不断取得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3、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是指会计规…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对于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经营方案,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会计信息失真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其不同的内容,从产生的过程看,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和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会计准则制定中的缺陷以及准则自身的不完善、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防治对策:制定者应有广泛代表性;进一步完善准则的内容;通过制度安排使各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博弈达到竞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和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会计准则制定中的缺陷以及准则自身的不完善、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防治对策:制定者应有广泛代表性;进一步完善准则的内容;通过制度安排使各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博弈达到竞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梁君 《现代企业》2007,(7):61-61,67
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帐真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帐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即“假帐假算”。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也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如果在合法合规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前提下发生的,这是一种合法的失真,只是会计制度自身是否完善的问题,任何一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一切,它们只是对工作工作提出基本原则的规范,而且它们大多数只是对以往的会计实践作总结。每当一有新的情况出现,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很大,同类业务会出现很多种会计方法,这为合法会计信息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另一种会计失真是指人为地捏造会计事实,为私利而编造假账,假表,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实性,这种是不合法的会计失真。  相似文献   

16.
制度、制造变迁与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会计失真并非始于今日,它几乎从会计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也并非只存在于中国,象物价变动会计、公允价值会计、高质量会计准则思想等无一不是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采取的措施。通常,人们把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成两类,一类是制度失真,即遵循现有会计规范而产生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市场价值的背离;另一类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人为失真。由于后者提供的虚假信息,不但毫无价值可言,而且误导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其危害要比前者大得多。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领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不但为会计界所关心,而且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对此,许多学者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去分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多地将其局限在会计作弊等方面,但会计信息即使以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依据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同样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因为会计受本身特点和制度制约,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难以做到提供完全真实的信息。首先,如果在制定机构中代表多方利益的机构或关系人较少,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向性;其次,是会计准则定义和释义的不准确性,如果一项…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中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会计信息失真从产生过程看,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根据是否由主观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判断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还是无意失实,可依据下列两个标准进行判断:(1)当事人是否有造成失真的主观愿望.(2)当事人是否可从中得到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是指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会计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否合理有效。近年来,因会计作假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其范围广,危害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本文称之为“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却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会计  相似文献   

20.
制度、制度变迁与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并非始于今日 ,它几乎从会计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也并非只存在于中国 ,象物价变动会计、公允价值会计、高质量会计准则思想等无一不是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采取的措施。通常 ,人们把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成两类 ,一类是制度失真 ,即遵循现有会计规范而产生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市场价值的背离 ;另一类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即人为失真。由于后者提供的虚假信息 ,不但毫无价值可言 ,而且误导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其危害要比前者大得多。当前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