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制造业的技术优势行业与技术跨越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制造业中的技术优势行业为切入点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与特点、不同类型企业的R&D格局、国际技术差距和国际竞争力状况 ,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跨越战略。作者认为 ,我国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重点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4个行业 ,重点领域主要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相应地 ,政府要推行正确而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实的比较优势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潜在比较优势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受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急需加以扶持。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选择应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谋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反映技术进步和资本规模、装备水平的产业,文章对广西和广东工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分布结构、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产业产出效率结构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到若干启示。论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来反映我国东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重要的产业类型,论文通过分析,确定了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包括的主要产业(行业),并计算出历年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值比重,对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进行实证描述,分析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必然性,最后提出了发展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已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全球范围内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和逐步形成.我国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采取强有力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稀土的战略价值以及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针对产业附加值低、科技创新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方面问题,着重探讨了推动稀土产业链纵深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建立战略储备、提高资源税率、加强环境保护和宏观管理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8—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步增大,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向着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而劳动—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少、比重最小,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速度最快,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幅度最小。国内就业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程度最终取决于国内产业结构的状况,应大力发展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拥有自主知识品牌与核心技术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应注重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配套性;同时,要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  相似文献   

8.
陈欢 《现代经济》2007,6(5):33-37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对外贸易战略。在新的贸易形势下,这种战略的弊端日益显现,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强国的建立,迫使我国需要对这种战略做出调整。纵观发达国家,其实行的多是文化导向型和技术密集型对外贸易战略,代表了各国未来贸易战略的发展趋势。但结合到我国国情,在文化和信息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尚不具备实施此战略的条件。因此,我们需要一个阶段来对我国的贸易战略进行调整。在这一阶段实行的贸易战略我们称之为以文化技术为导向的过渡性对外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取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对比较利益学说的批判着手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应着手抓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关于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加入WTO之后,由于受到WTO各项协议的限制,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将风光不再,先天不足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是雪上加霜。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站在国家战略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强调如何充分利用GATT的安全例外条款,并积极实施军转民战略,来实现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先进的科技创新模式支撑。由于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原创性以及经济增长效应均较低,尤其是现有科技创新模式忽视创新成果的原创性及转化率,且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不高,有效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科技市场培育角度来看,应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构建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为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转变创新主体观念和行为,完善创新成果交易市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地贡献智慧和力量。西部大开发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必须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做章。  相似文献   

13.
从广义交易成本的角度,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影响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利用企业组织进行创新的制度的交易成本远远低于利用市场组织进行创新的交易成本.但从国家的角度选择创新战略还应考虑本国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发展中国家选择技术引进战略虽然会发生巨额的知识产权交易成本,但会大大降低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的交易成本及基于时间的机会成本;而国内范畴的创新要尽快改革当前以高校为创新主体的创新制度,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利用企业组织进行自主创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等适当的评价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为及时调整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分为激进式科技创新和渐进式科技创新,渐进式科技创新更具普遍性和常态性,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激进式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成为研究的焦点,而渐进式科技创新未得到应有关注。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短周期性、连续性、累加性、递进性和开放性,风险较低且可控,可以通过促进激进式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促进知识积累、吸收和独占能力提升产业绩效,通过创造差异化获取产业竞争优势。新时代的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重视激进式科技创新,也应重视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改进逐步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后发技术赶超具有典型代表性,它分为三个阶段:在战后恢复阶段,日本采取直接的、全方位的技术引进战略,实现经济的最快恢复;在经济腾飞阶段,采取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形成合作创新网络,实现经济的低成本跨越;在经济赶超的领先阶段,由于自主创新不足导致日本的经济长期低迷,后劲发展不足。日本的技术赶超历程表明:要素禀赋决定技术能力,两者又共同决定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后发技术赶超的关键就是培育要素,提升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大力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强大引擎。广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增长较快;但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结合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型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广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突破性技术涌入我们的现实社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而高度的不确定性是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主要特点,大量的研究表明,突破性产品创新从设想到立项这一阶段的失败率可能高达90%以上。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地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就必须对创新思想的产生这个模糊前端阶段环节加以重视。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构建了突破性产品创新模糊前端阶段创意筛选的评价模型,有效地降低了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其准确度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和必要选择.模仿创新较之率先创新在资金、技术、生产和市场实现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是西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现实选择.西部模仿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应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模仿创新意识,积极推进西部企业模仿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改革,使企业切实成为模仿技术创新主体;加强企业内部模仿技术创新管理;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充分发挥技术专利制度对模仿创新的积极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构造非对称和协调技术采纳博弈模型,对农民的技术采纳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性有限的条件下,农民参与部分创新工作是创新供求双方非对称博弈的均衡策略;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存在着阈值,只有当新技术的初始采纳数量超过这一阈值时,技术才能成功传播。从理论上论证了参与式创新扩散应是今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方式,克服初始选择数量瓶颈是政策调整的一个重点。若政策能够刺激一些企业或农户率先进行创新示范,则会加快技术创新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