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时下有一个时髦的理论"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的确,中国的工厂出现了招工难.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人口还是13亿,...  相似文献   

2.
李海蓉 《现代商业》2014,(14):69-70
刘易斯拐点,是劳动力过剩转向向短缺的拐点,其出现要依赖于三个条件,而这三个条件在中国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与刘易斯拐点类似的现象是中国目前确实存在用工荒问题,同时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步,因此未来将出现“中国拐点”。在中国拐点出现前后,外资对中国就业将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进而将在未来出现特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却从2004年开始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并且从东南沿海扩展至中西部内陆,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结合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从"民工荒"现状、成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民工荒"作为一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是农村劳动力供求变化、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以及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还需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出现的"用工荒"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很多人由此得出中国劳动力"短缺"的说法,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对"用工荒"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刘易斯模型指出这只是一种夸大事实的言论。  相似文献   

5.
胡明 《农机市场》2023,(1):19-22
<正>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供给曾经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近年来招工难、用工贵的矛盾日渐突出,人口红利快速减少。事实上,早前便有经济学家称,最晚2020年,中国会遭遇“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过剩变为短缺的转折点)。可以预见,随着少子化、老龄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未来农业行业劳动力短缺现象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刘易斯拐点”是一个经济学名词,过去我们对它不熟悉,它将是未来十年影响中国经济最深远,也是影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变动趋势之一.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 point)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 arthur lewis)于1950年代提出.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二、三级产业不发达,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务农收入低,城镇工作的收入略高,大批农民因此涌入城镇,而在农村劳动力耗尽后,城市劳工市场需要大幅加薪才能请到新工人.这个时点就称为“刘易斯拐点”.  相似文献   

7.
李银才 《中国市场》2013,(27):16-20
作为发展中农业大国,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是否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到来?学者间有不同的看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到2015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为2.5亿左右,第一产业占全社会就业比例将下降到30.5%。"十二五"期间,要力争解决4500万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每年平均转移900万人。如果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每年保持在2%,到2030年中国仍将有2亿左右农业劳动力。可见农业劳动力转移将是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分析造成中国"民工荒"深层原因,认为目前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涨薪潮"和"劳资纠纷"现象,根据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结合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新态势,综合判定我国经济过程中第一个"刘易斯拐点"(短缺点)已经出现。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刘易斯转折区域"这一阶段,"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严重。随着"刘易斯拐点"出现,我国农村劳动力供需状况发生实质性变化,这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带来新的挑战,需要有关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珠三角地区出现的用工短缺现象,部分学者指出我国"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笔者认为:二元经济模型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从而对劳动力数量变化趋势宏观动态地把握,为科学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4年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出现,国内学者对"刘易斯拐点"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的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有的认为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为时尚早.本文通过对中国"民工荒"本质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现状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能更好的解释在中国农村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江西辽宁江苏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三省目前还没有达到刘易斯拐点。  相似文献   

12.
与往年不同,“用工荒”开始在我国全面上演,刘易斯拐点重新成为热点争论的话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刘易斯拐点,通过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判断刘易斯拐点并未到来。分析了我国出现“用工荒”的原因,结合中国特有的两元经济结构,提出了解决“用工荒”的建议,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很多东亚经济体以前都曾经历过的转折点。 转折点的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由传统的农业经济的过剩劳动力推动的。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往城市.农村人均生产力就会不断提高,收入也随之提高。这样,要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并使现代产业持续扩大,工资必须上涨。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工资的增长速度都会比经济增长速度快。近段时期以来,尽管实际工资水平增长的势头非常强劲,但是仍有进一步增长的较大空间。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面对刘易斯拐点 商业必须摆脱传统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生 《上海商业》2011,(12):14-15
"刘易斯拐点"是一个经济学名词,过去我们对它不熟悉,它将是未来十年影响中国经济最深远,也是影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变动趋势之一。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 point)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arthur lewis)于1950年代提出。  相似文献   

15.
面对“刘易斯转折点”我国政府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刘易斯转折点"的含义出发,结合其他国家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的经验,通过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一些显著变化证明了我国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并着重论述了面对"刘易斯转折点",政府应如何调整相关政策,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供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的"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我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成为备受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镇化程度依然不高、农民工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现阶段我国"民工荒"现象只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真正到来。为解决我国"民工荒"问题,应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拓展教育和培训渠道、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新的劳资关系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易斯拐点”难以解释“用工荒”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腾辉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62-163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新一轮的用工荒,有人试图用"刘易斯拐点"这一理论解释该现象的发生,但却无法回避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大量失业这一事实;换言之,"刘易斯拐点"无法解释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的大面积失业与危机过后的用工荒现象产生。究其原因,在于用工荒现象只是在表象上符合"刘易斯拐点"理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刘易斯拐点"理论的适用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1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招工难,用工贵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比大型企业流动大,变动很频繁,我国正经历劳动力市场的刘易斯拐点,而中小企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目前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与其户籍不能转移的矛盾,这使得劳动力不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然而近期出现的"民工荒"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本文论述了中国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的原因,以及"民工荒"现象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月 《北方经贸》2014,(2):15-16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经历了"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和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过程随着中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逐渐增加,劳动者所占比开始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无限供给开始向有限供给方向发展,"刘易斯拐点"即将出现。基于此背景,中国一直保持的高投资驱动高增长的模式可能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