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行业的风险程度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的稳定与发展,控制风险是银行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主要从特许权价值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别展开分析。本文以156家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同时分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市场竞争程度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因素主要来自银行因素而非市场因素;在没有控制内生性的前提下,发现银行特许权价值有效地约束了银行风险,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加了银行风险行为;在控制银行风险和特许权价值内生性后,发现特许权价值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约束效应基本不存在。因此,要维持银行业的稳定,需要规范银行的竞争行为,提高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07-2020年中国120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主动发起或主导的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对自身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1)影子银行业务增大银行风险承担,表现在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越高,银行总体稳定性越低、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大、银行流动性风险越大;(2)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银行类型异质性,对于非五大国有银行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对于五大国有银行并未形成显著影响;(3)影子银行业务通过增加银行表内收益的波动性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在严格资本和拨备监管下的被迫选择。因此,应对影子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监管非国有银行主导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继续积极稳妥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但也应允许适度有益的影子银行创新存在,以弥补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入手,总结了风险定价模型效应、逐利锦标赛效应、思维定势效应和中央银行沟通反馈效应等四条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渠道,并以2004~2010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即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随着存款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提高;同时中国银行的风险承担与GDP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具有显著顺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4.
肖本华 《新金融》2012,(11):25-30
近年来,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这一渠道从传统商业银行拓展到影子银行。本文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会扩大其风险资产的比重,降低对风险资产的定价。宽松货币政策下有限责任和风险转移会加剧影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后危机时代,我国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高度关注社会融资规模,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多国中央银行相继实施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媒介,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2014—2018年我国103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中介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扩张性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融资活动对其风险承担产生影响.国有银行受非常规货币政策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商业银行追求的永恒话题,也是各级银行经营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调控、银行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行为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而货币政策与银行竞争的相互作用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并未改变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单独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货币政策、银行竞争的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9.
次贷危机后研究银行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的热点。基于16家上市银行从2010年第三季度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通过一阶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对银行风险承担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银行风险承担与社会融资规模及宏观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同时与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及资产规模呈负相关。这就说明,需要把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纳入新的宏观审慎政策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4~2016年我国22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有重要作用,且其作用受到银行杠杆率的影响。在杠杆率较低时,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负向关系;随着杠杆率的提高,风险转移效应不断增强,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关系不断减弱,甚至可能转变为正向关系。杠杆率影响风险转移效应主要呈非线性特征。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杠杆率分位数、银行风险代理变量以及银行样本选择标准,所得结果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健性。在当前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应注意根据杠杆率变化,适时预调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的使用。并针对不同规模银行采用差异化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提高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n bank capital regulation and analyzes some of the approaches to redesigning the 1988 Basel Accord on capital standards. The paper starts wi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sig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existence of banks. It proceeds with a presentation of the market failures that justify banking regulation and an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s that have been suggested to deal with these failures. The paper then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n bank capital regulation. This is followed by a brief history of capital regulation since the 1988 Basel Capital Accord and a presentation of both th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put forward on setting capital standards and the Basel Committee's proposal for 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bank capital regulation in risk control. It is known that banks choose portfolios of higher risk because of inefficiently priced deposit insurance. Bank capital regulation is a way to redress this bias toward risk. Utilizing the mean-variance model,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shown: (a) the use of simple capital ratios in regulation is an ineffective means to bound the insolvency risk of banks; (b) as a solution to problems of the capital ratio regulation, the “theoretically correct” risk weights under the risk-based capital plan are explicitly derived; and (c) the “theoretically correct” risk weights are restrictions on asset composition, which alters the optimal portfolio choice of banking firms.  相似文献   

13.
国外关系型借贷理论的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型借贷(Relationship banking)理论近年来一直是国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90年代以来国外与关系型借贷有关的主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地介绍,这些文献主要从形成原因、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影响和主要影响因素三个层面对关系型借贷理论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新框架——资本监管制度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改革是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初以来,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资本监管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成果反映在巴塞尔委员会2009年7月份发布的<强化新资本协议框架的建议>、2009年12月发布的<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征求意见稿)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扩张,相关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积累。2017年以来,金融业"强监管、严监管"态势将影子银行相关风险防范推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中心。本文从影子银行的定义出发,通过梳理主要研究文献,归纳了中国影子银行运作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其主要风险来源,且进行简要规模测算,同时也梳理了针对影子银行的重要监管政策。研究发现中国影子银行主要依托于银行体系,体现为显著的"银行影子"特征,其带来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隐患。原有监管体系的相关空白导致前期影子银行的无序生长,而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和协调力度加大,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已经开始逐渐收缩。未来应该继续多措并举治理影子银行,推动其逐步转型和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银行风险管理前沿理论及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控制与实施对于银行业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世界范围内金融业竞争加剧,同时,伴随着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银行业的风险量化管理、全面管理等前沿理论逐渐被提出并付之实践,这将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路与理念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向审慎性监管、试行风险量化式监管、风险预约选择/承诺制监管等前沿性理论的转变必将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精神,建立科学、严密、高效的治理制度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以风险意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待以推行.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与监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晓朴 《银行家》2006,(8):76-79
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外汇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没有工具管理外汇风险。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一下子分散到外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中重新审视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次贷危机发轫于美国的次级房屋贷款,正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危机给了我们许多的教训,本文试图对银行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20.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