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核算形式有五种,即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无论是适用于业务简单,使用科目很少的小型企业的日记总账核算形式,还是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科目汇总表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乃至只能在大规模、经济业务多、分工较细的工业企业使用的凭单日记账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设置账簿的种类都是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采用的格式以三栏式为主。  相似文献   

2.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它规定了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后是否还有必要完全照搬手工会计下的会计核算形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并不是会计数据处理本身所要求的,而是手工处理手段的局限性所致。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一些具体会计核算形式的客观限制条件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不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 )核算程序简化。会计核算程序又称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凭证、账簿及报表的相互关系及其填制方法。在手工方式下适应手工处理的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以及日记总账核算程序等多种。各种核算形式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即减少转抄的工作量,于是适用不同企业的特点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会计核算形式。但这些核算形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简…  相似文献   

4.
“凭单日记账”是凭单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使用的一种账簿,这种核算形式是我国会计界在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当时在大中型公交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使用,它的账簿组织十分严密,提供的总分类核算指标比较精细,很适合于经济管理的需要。但由于凭单日记账的账簿结构比较复杂,设置的账簿数量较多,记账的  相似文献   

5.
吕志明 《财会月刊》2008,(12):58-59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记账只是一种形式,工作重心从记账环节前移到填制记账凭证环节。计算机系统内部并不存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传统手工账簿形式,一切账簿资料最终都是根据记账凭证中的数据汇总和筛选出来的,记账凭证成为了账务子系统的唯一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6.
记账凭证汇总表即科目汇总表,是诸多企业特别是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必须采用的记账辅助表。在多年使用中,我感到书本上介绍的记账凭证汇总表存在很多美中不足之处。为了快速、准确地过账(登记)、查账、对账、用账,笔者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经...  相似文献   

7.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记账只是一种形式,工作重心从记账环节前移到填制记账凭证环节。计算机系统内部并不存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传统手工账簿形式,一切账簿资料最终都是根据记账凭证中的数据汇总和筛选出来的,记账凭证成为了账务子系统的唯一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业务流程表现为:识别所需记录的经济业务→登记习记账→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前试算表→编制调整分录并过账→编制调整后试算表→编制财务报表→编制结账分录并过账→编制结账后试算表→编制结转分录并过账。传统会计核算方法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起来主要有总记账凭证法、记账凭证法、科目汇总表法和日记账法等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基础会计》教科书中,凡是讲到"会计核算程序"时,对采用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登记总账时,一律采用"定期汇总法",而按照业务量一本一汇总登记总账的所谓"定量汇总法"却从未提及。因此,本文认为应将"定量汇总法"加进这一会计基础理论中,以完善其理论并适应实践之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借贷记账法成为世界各国复式记账法的首选,作为手工记账方法,大多数部门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因为科目汇总表作为登记总账的依据,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1.
荣树新 《财会月刊》2010,(11):22-22
在手工环境下,科目汇总表的传统编制方法是:先采用T型账户汇总,依据待汇总的记账凭证上的一级科目设置T型账户,登记完T型账户后,在每个T型账户的最后一个数字的下方划一道横线,在横线的下方算出并写上该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贷方发生额合计数。试算平衡后,再将各T型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抄录到科目汇总表中(传统的科目汇总表主要是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三栏),最后据此登总账。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工作中,专用记账凭证适用于大中型生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通用记账凭证则一般适用于小规模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调查发现,现在仍有少数大中型生产企业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未使用专用记账凭证;甚至有的生产单位会计人员,以不习惯使用专用记账凭证为由,拒绝使用专用记账凭证,而继续使用通用的记账凭证。笔者认为,采用专用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以及执行内部会计控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应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阐述会计科目表、记账凭证附表和记账凭证主表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利用Visual FoxPro实现登记总账的方法;同时,对总账表与记账凭证视图的结构、登记总账的处理流程进行设计,并提供了登记总账的程序代码。对相关的命令语句做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4.
荣树新 《财会月刊》2012,(10):22-23
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错账更正的规定存在不全面、不具体的问题,本文对下列三种错账的更正方法进行了探讨:一是记账凭证审核且汇总后,登账前发现记账凭证错误;二是年度内发现的总账科目无错,只是明细科目错;三是以前年度记账凭证错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进行研究,创新出一种“丁”字账工作底稿法编制科目汇总表,能够弥补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各科目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的不足。创新的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更加凸现出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1.财务手续不齐,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及时。首先,记账凭证填制的不准确。结账不及时是所有事业单位的共性问题,将当期发生的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业务记录不细不准确;年终结账时,有的单位制作会计凭证不是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  相似文献   

17.
卢婷 《财会月刊》2011,(3):70-70
(一) 错账更正,是对账簿记录出现错误时的更正,一般情况下视错误原因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适用于凭证上金额和科目有错时。当科目用错时,先用红字做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科目、借贷方向、金额相同但金额为红字的记账凭证以冲销原错误记录,再做一张正确的凭证。  相似文献   

18.
韩福才 《财会月刊》2014,(7):110-111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通过填制红字记账凭证,对企业的账务处理能起到冲减作用,可以对错账进行更正。恢复业务的本质。本文分析了红字记账凭证在损益核算中的应用、在往来账户核算中的应用、在错账更正中的应用,并对红字记账凭证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们在审计某行政单位时发现,该单位会计核算极不规范。一是无资产负债表,收、支报表数字不真实;二是账务不健全,无息账,无支出明细账,无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记载不全;三是年终未结账,收、支没有对转,无结余账,账务记载不连续,不能反映当年结余及滚存结余;四是记账凭证不规范,支出凭证仅有金额,无科目名称。……会计基础工作如此差,核算如此混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家底不清。这种情况,我们从未遇见过,如何人手进行审计?确实让审计人员犯难。让被审单位将资料拿回去重新记账后再审?但又考虑到,这次为行业审…  相似文献   

20.
(一)错账更正,是对账簿记录出现错误时的更正,一般情况下视错误原因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适用于凭证上金额和科目有错时。当科目用错时,先用红字做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科目、借贷方向、金额相同但金额为红字的记账凭证以冲销原错误记录,再做一张正确的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