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司盈余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西方许多国家曾出现过的盈余管理问题,不可避免的也出现在我国。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本文除分析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外,还讨论了盈余管理的特征、存在原因、方法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燕 《财会学习》2016,(15):196-196
目前,对资金的盈余管理已经具有了全球性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若想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拥有广大的经济市场,就需要依靠盈余管理来获得经济管理的信息,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自主调节本公司盈利的同时,相关部门也采取一些措施控制他们的调节行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公司的财务报表不符合实际,使得财务信息不能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如果想要保证公司能够合理的对盈利进行调节,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改革股票发行模式,保证公司内部有合理的股权结构,杜绝个别人对公司进行控制,使每一位股东都有相应的权利不受侵犯,从而使得公司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利用盈余管理来操纵财务成果,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1.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施工企业采用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结转相关费用,企业管理者既可以隐瞒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又可以随心所欲地估计完成合同需要的总成本及各期的完工程度,通过夸大或缩小在建项目的完工比例来高估或低估收入,以达到操纵财务成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不是简单的会计行为,而是公司治理失衡导致的博弈结果。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从董事会入手分析如何控制盈余管理行为显得尤其必要。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产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董事会对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机理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会计造假有本质区别,盈余管理因为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问题,将长期存在,要采取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标准,完善准则体系,加大会计造假打击力度,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加快财务报告从信息观到计量观的转变等手段对会计造假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6.
西方会计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形成较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相应滞后。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个方面考察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联系;并在分析中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在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盈余管理逐渐得到国际经济学和会计学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管理者不惜违背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陕西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以及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本文遵循提出问题、阐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对论文主题的探讨研究。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提出问题:其次,阐述与盈余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结合陕西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案例,重点归纳总结其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动机:最后.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规范陕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希望对政府监管部门及报表使用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只有对盈余管理理性对待与恰当运用,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结合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概念、特征、成因进行初步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提出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措施,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瞿明华 《新金融》2005,(7):51-53
本通过对盈余管理概念分析,挖掘其形成原因,试图从更深层次理解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及危害性,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从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公司治理结构及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审计及监管功能,提高信息使用的识别力等方面约束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从而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盈余管理的研究造成了混乱。盈余管理的手段多样化,既可以利用会计手段实现盈余管理,也可以利用非会计手段实现盈余管理。股票的发行与上市制度的缺陷、会计准则制度的缺陷、公司治理制度的缺陷,这些制度方面的缺陷为盈余管理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治理,可以从完善现行上市公司制度、健全会计规范和执行机制、健全公司治理等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早期一般被理解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Sehl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进行对外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这种观点从信息观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因此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虽然盈余管理行为最终要反映到信息披露上,但将盈余管理等同于信息披露中的操纵,却有含混不清之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分析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作用,提出上市公司开展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章丽珠  唐盈 《会计师》2014,(6X):78-79
本文采用2008到2011年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4,(12)
本文采用2008到2011年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白周蕤 《云南金融》2011,(6X):155-155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企业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盈余管理是合乎情理的行为。本文从其定义入手,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并重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唐静 《时代金融》2008,(1):53-54
存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的盈余管理是现代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改进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5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企业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盈余管理是合乎情理的行为。本文从其定义入手,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并重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有关实证会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以及提出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