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是经济核算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体系。由于它们的核算范围、核算目的,以及核算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甚至影胸到人们的经济活动,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方法加以比较。 一、核算对象的比较 很多统计教科书中,对统计对象有多种表述,旧纳起来可以表述为: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特征进行描述、分析,进而把握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扦以此推测经济现象的未来趋势。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包含了诸如人口、国民经济等领域中,从宏观到微观的经济现象;应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2.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 ,对发生的业务收支事项 ,往往是针对业务活动的不同类型确定核算应用的帐户。这些规定 ,为业务收支核算提供了处理规则和方法。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觉《制度》中某些规定还不够周全。本文对某些具体的业务收支核算的有关规定中值得商榷的方面及改进建议 ,作一些粗浅的探讨。1.事业单位领用非自用材料成本《制度》规定 :事业单位领用非自用材料 ,不论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还是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 ,应记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帐户。按笔者理解 :非经营活动领用材料的成本 ,记入“…  相似文献   

3.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为了克服实际成本法的缺陷,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法。但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的《初级会计实务》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的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2002年3月5日发出农企发4号文件,要求全国乡村集体企业和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从2003年起,逐步实施财政部2000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新《企业会计制度》与1998年公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比较,会计核算要求有许多新的变化。本文仅就两种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核算的变化谈些认识。(一)指出了不能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范畴新《企业会计制度》在“无形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第一条规定:“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借款费用的核算对企业损益的计量和资产的计价影响较大,有些企业为了某种利益利用借款费用核算人为操纵利润,曲解财务状况,所以对借款费用的核算需要加以规范。因此,修订后的《借款费用准则》明确了借款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确认原则、范围、时间和金额的计算方法,要求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借款费用准则》对借款费用进行核算,如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和理财费用,减少企业调控损益的机会。下面仅就修订后的借款费用核算问题作一介绍:一、借款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确认原则、范围、时间《借款费用准则》规范借…  相似文献   

6.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为了克服实际成本法的缺陷,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法。但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的《初级会计实务》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的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本会计》是讲授成本分配与核算的会计,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成本核算公式,这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将结合成本核算的特点,对《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公式的教学做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高职院校《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岗位设置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一般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往来结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核算、稽核、会计电算化管理、总账报表等。在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出纳岗位设一名学生,会计岗位设一名学生,看起来合理,其实会计岗位的设置并不合理,因为会计岗位具体包括会计主管、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良媛 《西部财会》2005,(6):55-56,54
1、现行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缺陷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核算净值。事业单位增加固定资产时,同时增加固定基金。《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增加、转出、报废及毁损、盘盈盘亏等会计事项都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如何核算没有规定,这种核算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真正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始终以账面原价反映,没有设计相应的备抵科目,随着时间推移,与现时净值相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财会月刊》(会计)2009年第4期刊登了毛波军同志的《融资购买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与核算方法》一文(简称毛文),文中探讨了融资购买无形资产的两种核算方法。一种是按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坏账准备的核算,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原行业会计制度相比,在会计核算原则的运用,坏账损失的确认以及账务处理等方面均有重大改进。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些综述。一、适度运用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原行业会计制度关于坏账准备核算的规定,只强调要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忽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其弊端日益明显。新制度为适应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对原行业会计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修正,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适度运用。1、明确了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原行业会计制度并未…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本文将"核算制度"与"核算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对"核算制度"的改进建议,意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于2000年底新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新《企业会计制度》在货币资金的核算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下面就几点变化,谈谈自己的简单认识。一、对现金长、短款的核算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规定在旧会计制度中,对现金长、短款的核算未作明确规定。但与之相联系的会计专业教材及现行会计实务中均把现金长款和现金短款分别通过“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而新会计制度则规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清查财产时如果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和溢出,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属于现金短缺的应按实际短缺的金额借…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会计制度》等对土地及土地使用权的核算 (一)《企业会计制度》等对土地权属制度与核算的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土地使用权的核算规定两种方法,一是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二是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作为两种不同种类资产核算的土地及土地使用权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两者核算的对象都是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不属其核算对象;其次两者核算的都是土地使用权,因为不论是划拨土地或是出让土地,其所有权皆属国家,企业拥有的只是使用权。两者的区别,则可按以下原则厘清:一是企业占用的通过征用、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划拨土地),土地使用证的“使用权类型”注明为“划拨”,在单独估价入账时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明细科目称为“土地”,按照其估价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为取得划拨土地而支付的征地费用等计入占用土地的地上建筑物的购置成本,不计入土地价值;划拨土地无使用年限限制,核算时不计提折旧;划拨土地如果需要转让财产权(使用权),应先按规定向国家交纳土地出让金;划拨土地在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之前,除国家另有专门规定外,都不得转移过户。二是企业通过有偿方式即交纳出让金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或者从其他土地占有者通过转让手续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统称出让土地),土地使用证“使用权类型”注明为“出让”;出让土地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明细科目称为“土地使用权”,按取得时支付的全部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法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所得税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要求小企业一律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核算,而且不确认递延税款,不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这就直接影响到小企业受赠资产的核算方法,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要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在接受捐赠时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  相似文献   

16.
2013年《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改进了科技产品的核算方式,这是一项顺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大变革。但是该意见稿中提供的科技产品的“企业产品式”核算模式存在核算简单、范围过窄的缺点。因此我们试图探讨一种新的科技产品的核算模式,更好地核算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了“投资基金”二级科目,把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分成“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块进行核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下面三个方面的缺陷,建议取消对外投资的“投资基金”核算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准则对未实现股权投资损益的会计规定新准则规定,股权投资事项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权益法及公允价值法,分别由《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项准则规范。前一项准则核算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的投资以及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相似文献   

19.
谈资本公积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本公积的核算现状及存在问题继《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发布后,财政部于2000年末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又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这些制度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在资本公积的核算上,作了较大改动:(1)将原在“接受捐赠资产准备”项目下核算的内容改在“接受非现金捐赠准备”项目下核算;(2)将原在“其他资本公积转入”项目下核算的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改在“接受现金捐赠”项目下核算;(3)将原“股权投资准备”项目核算的内容取消;(4)取消了“…  相似文献   

20.
《天津财会》2005,(2):21-25
本讲通过《小企业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为例)及《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类科目核算方面的比较,对其主要核算差异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