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11):237-239
为帮助呈现自我损耗的择业大学生重新获得自我心理能量,提升他们自主、负责任的择业能力,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学生择业"、"自我损耗"、"赋权理论"文献资料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试图构建对自我损耗大学生的赋权机制,进而实现真正的自主择业。结论:增进自我损耗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责任感和自主性等因素,是能够有效补充自我损耗的能量,做到理性自主的择业,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表现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必由之路。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为健康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心态不成熟的矛盾;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自我意识、功利意识的矛盾;道德认知和践行的矛盾;自我认知趋向客观和处理社会关系能力薄弱的矛盾;其成因主要是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欠缺。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党员是我国和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学校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重要的一个场所,一定要清楚地认知到自身的重大责任感,要能够为我国的社会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党员大学生。我国在新时代下培养大学生的模式还处在一个缓慢的状态,不能够适应到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培养的需求,为此文章就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模式实践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自我控制能力是各种有效教育的前提,也是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着重从认知层面对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认知控制能力的培养途径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认知机制是由情境认知、自我认知和目标认知三个阶段构成的动态过程。对社会适应认知机制的研究对于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适应本质的认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认知机制系统,及其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适应的外显能力、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为一些描述性研究和相关研究,涉及到认知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如探讨不同适应方式、水平的大学生是否存在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问题,适应不良大学生的认知偏向问题等,这些都是将来值得研究的方向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尔夫不仅仅是一种运动、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作用,讲究自律、诚信、礼仪,是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之一。大学生在高尔夫运动课程与文化的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学习高尔夫课程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礼貌谦让的优良品德。通过对高尔夫文化内涵的了解,使大学生能够在物质、规则、精神和社会等层面对高尔夫文化内涵有正确和清晰的认知。高尔夫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存在媒体、报刊和比赛信息相对缺乏的状况。学生们自我学习也受到学习资源、场地和运动本身技巧性较强的困惑,影响高校开展高尔夫运动开展的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教学风险系数和教学设备不足。  相似文献   

7.
唐艳 《财会月刊》2011,(36):89-91
本文从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归因特点的归纳入手,对会计教育中学生所呈现出的成就归因偏差、自我效能感归因偏差和习得无助归因偏差等三种自我归因偏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自我归因偏差对会计教育中认知学习能力的影响。随后,运用自我归因理论从几个不同的视角来探讨会计教育中认知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纠正认知偏差,以帮助其适应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要真正确保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与学习中避免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实现大学生自我调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本文在对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知基本正确,但部分存在认知的模糊性和偏差性,在政治情感上热情性和冷漠性并存,在政治动机上理想性与功利性并存,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具有波动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和政治因素。应大力发展经济,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基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政治保障;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提高;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重视家庭教育,实现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内化,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是当今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途径,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成了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主要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现状,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非认知能力的意义,其次提出相关的培养措施,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对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方式,并在高校和社会企业的共同支持下帮助高校大学生面对社会工作的复杂形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系着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关系着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所以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突出高校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重视大学生本身、家庭以及社会在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中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本文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社会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作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学生实际中的典型事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出职高生不良的自我认知的来源.同时提出了纠正学生不良自我认知的主要方法,主张抓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最强的关键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自我,用教师的良好自我认知影响学生,强化以严爱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给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以实现培养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等良好的自我认知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评价体系介入评价体系。自我评价体系凸显大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大学生前进的动力,是教育活动中评价体系的完善。自我评价体系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和完善人格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为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这就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现状,从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加强学生对就业局势的把握、提升职业规划课程的辐射深度、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服务等五个方面来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用高效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15.
常彩芳 《价值工程》2014,(12):271-272
社会责任感作为衡量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受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为此,需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安静 《活力》2014,(24):51-51
情商(EQ),往往又命名为情绪智慧或者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管理、认知、控制、表达及升华自身情绪的能力和正确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是人的信念、情感、事业、意志及承受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其主要作用在弱化或强化个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还影响个人认识事物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周新晔  李娜  邓秋军 《价值工程》2012,31(14):209-210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从个人、高校与社会等三个维度,讨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高校培养与社会引导等三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情感智力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资源,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智力的培养,挖掘心理潜能,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情感智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11):1-5
通过高校党员和非党员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对入党动机、理想信念、自身形象及学生党员的影响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存在的问题有:存在多样化入党动机,共产主义的认同有差异;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信念退化理想弱化;青年学生追求先进,教育环节有待加强;学生党员自我认知要加强,学生群体互助教育要优化。其成因主要包括思想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五个方面的因素。构建高校青年学生教育综合平台:全面重视,搭建平台,教育方式与时俱进;营造氛围,优化过程管理,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家庭重视,个人奋斗,自我成长和终身学习;教育优化,博采众家,树立精神世界;借助网络,灵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愉悦接纳,自主创造,保持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模型应主要包含创业欲望、诚信、自信心、自我控制、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途径,具体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实践锻炼以及进行榜样引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