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近20年非平衡数据,运用群组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并没有体现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出不显著且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一、广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一)全省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1.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支出持续增长 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Ⅱ),消费金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消费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3.
从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出发,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以牡丹江市1988年至2008年数据资料为例,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90-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现金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模型,得出了影响城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次要影响因素,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凯恩斯收入-消费理论,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长期中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均消费主要由人均可支配收入决定;短期中,上一期消费偏离收入-消费函数的值在下一期中将得到修正。因此,要建立繁荣的消费市场,政府必须从增加收入入手;对于市场的刺激产生的短期偏离,将被消费者修正。  相似文献   

6.
我国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最大住房支出比例为30%,其他收入阶层所能支付的最大住房支出比例均超过30%,比例的大小将取决于其消费偏好总体来看,近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幅度直高于房屋销售价格的平均涨幅,1998-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高于同期房屋销售价格3.3%的平均值;2005年和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上涨9.6%和10.4%,其涨幅仍然超过同期房屋销售价格6%-8%的涨幅。这些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房价的上涨有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因此,房价问题更多体现的是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江经济带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庞大,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较大。故本文根据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ELES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但是整体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并且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成为其居民消费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问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这25年间:(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人均储蓄指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3)1978-2003年,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绝对差距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则一直是全国城乡收入比和消费比(即相对差距)最大的地区。本文还从耐用消费品的实物拥有量上验证了上述结论。最后文章指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收入上的区城差距、城乡差距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效率法则、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且对于我国可能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客观存在;政府的作用空间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不使这些差距过大,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也迅猛发展。本文对影响北京市旅游业收入的7个经济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得出了两个主成分,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对北京市旅游业的收入进行回归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对旅游业收入影响较大的是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额和城市人口数。对此,为发展北京市旅游业政府应当努力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及拓展旅游市场,制定旅游计划等。  相似文献   

10.
一、广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一)全省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分析1.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支出持续增长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税务》2010,(4):61-61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仅占人均总收入的91%,而在2001年之前,城镇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收入之比接近10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中部各省统计年鉴,取2012年各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八大类消费性支出数据,按收入等级分成五组,建立ELES模型对山西省和其他中部省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龙 《甘肃金融》2010,(12):68-68
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障碍(一)家庭收入水平低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直接障碍。调查发现,2009年庆阳市20%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500元,仅为高收入家庭的20%;中等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是高收入家庭和全市平均水平的45%和88%,中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低成为制约需求扩大的最直接的因素。(二)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制约了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通过研究我国旅游消费水平的特点以及相关数据发现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旅行社数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洲 《中国金融》2022,(10):90-91
<正>当前,消费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向多档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因而关注不同群体的消费偏好,对刺激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家庭开展相关经济调查,按照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将城镇居民分为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中间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疫情以来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湘潭消费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目前消费需求的现状 1.收支涨幅背离,消费率走低并下降.从全国来看,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10.4%,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较上年实际增长7.9%,增幅却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09,(6):50-51
一季度人均消费3130元 今年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相似文献   

18.
关注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增势平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06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大众理财顾问》2014,(2):13-13
正29547元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较2012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较2012年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增长9.8%,财产性收入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增长10.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万元,较2012年名义增长10.1%。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居民在转轨经济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也相应变化;当期储蓄和前几期储蓄、收入及其滞后项呈现出同向变化的趋势,而与消费及其滞后项表现出反向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