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语境中,推动传统中国文化深度传承、阐释与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这些实践犹如一颗颗精美的文化翡翠,呈现出"中国的纹理"20世纪初兴起的生态思潮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契合,在新世纪的中国获得极大的关注。中国文明的发展已经从30年前只注重经济转向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可以说,生态文明战略必将推进中国人生活的绿化和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事业依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国家审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存在不足。本文尝试基于社会文化维度的人文研究思维,运用马克思文化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解读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系统研究文化、治理和国家审计的关系。对国家审计的角色定位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国家审计基于文化自觉的静态文化根基和基于文化变迁的动态文化根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创新性地分析了国家审计在文化治理中文化批判和文化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依据“途径—目的理论”,以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对消费信贷的顾客价值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特别是道家、墨家、法家文化对消费信贷的顾客价值形成影响显著,而“面子”文化影响不显著,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为当前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实证解释.性能价格比和体验属性在消费者文化价值结构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把自然生态环境自觉地纳入到生产实践活动的规划之中,将自然融入到人、经济、文化、科技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中;需要我们在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而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正是在消费领域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可持续消费是对传统高消费、高污染的消费模式的变革,是对消费异化现象的修正.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转变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文明史几乎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在现实经济中,不了解金融领域的文化,就难以理解货币政策,更难以获得经济绩效。以海洋文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使制度构建在文艺复兴之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带来的最有价值的变化就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通过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调节不同层次人群的利益关系,以便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共同提高。以陆地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基本上是为权威服务的价值观,促使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在传统思想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导致利益、等级和权威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各种矛盾就积累起来。因此,适时地关注和调整现代文化成长、变革的内在关系,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价值源泉。  相似文献   

6.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史,可以说是一个不同来源的异质文明的文化交汇过程。在最近一次的文化交汇过程中,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它作为1949年以来的官方哲学,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从文化史、思想史的角度分析,这一文化传播或者说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若干基本观点倾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相似相通之处,如儒家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社会理想等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不是脱离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历史情境,单纯从某些思想家的思想及相关思想典籍中归纳总结出的观念性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既是其社会结构、生活样式和政治体制的反映,还必须是上到君主,下到黎民百姓内心的情感、价值和信仰世界的表达。儒学正是在中国乡土村落社会结构之上建立了王权与村落共同体之间的共同价值,通过宗教人伦政治化和政治宗教人伦化,实现王权的宗教人伦化,而成为中国政教合一文化的"图腾"。  相似文献   

8.
李悦 《金卡工程》2008,12(12):73-73
本文试图对韦伯的法律合理性和韦伯关于东西方法律文化运行机理进行研讨,并得出法治是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内在统一,以及这一认识对于中国法治的形成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的文化遗产珠算必须得到继承和发扬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珠算(发展到珠心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史料证明,中国的珠算产生于距今已有2300年的战国时代,正如人们所说的,珠算是中国古老的五大发明之一,根据中国国情,可以说一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也包含着珠算科技发展过程。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民族的文化演进是完全相关的,中国是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文明国之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化,其文化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诸如中国的棋文…  相似文献   

10.
"母语文化"的缺失与重构成为语言与文化研究重点之一。多元性、包容性和自觉性的超越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赢。文章将从中国文化的自觉与中西文化的整合共赢层面探讨语言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与重构。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要坚定不移地打好扶贫攻坚战,通过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农业、农民社会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因此,金融机构若要更好地服务“三捉”,有必要认真研讨中国从古至今农业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几千年封建“小农”文化的历史,吸收其经验教训,进而针对“三农”特点,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这些潜在因素.解决好“三农”的融资问题,促进中国“三农”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一个文化范畴,又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必须把它放到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演变的互动关系中来认识。当前中国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中国诚信文化传统不相适应的矛盾。理解、辨识、扬弃中国诚信文化传统内核,重塑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诚信文化理念和诚信文化行为,是当前中国诚信文化建设的重大选择。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华精神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展开的必然理论诉求,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意识,在新阶段新时期有了新发展.实践批判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一步融合的理念,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共同富裕、人民民主、文化意识自觉和社会和谐等思想,是中华精神在当代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5.
自远古以来中国人一直生存在这片大地上,由于生存条件的稳定决定了华夏文化的持续性,其文化的持续性就会自然而然的带来其稳定性和完整性.中华文化的不灭源自中国人种的不灭,华夏文化的持续性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华夏文明的曙光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从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心系苍生、顺应自然规律、创新实干的伟大精神,到西周的“德治”,成为以儒家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初来源.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确定了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东方文明.中华历史文化这一文化底蕴上,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创新,在实现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历史任务,选择的中国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无不体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不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文化自觉? 依我看.人类的文化(或称文明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白发的文化.第二阶段是自觉的文化,第三阶段是文化的自觉。以文字为例。在原始时代.人们为了传达讯息与记事.刻画各种符号于岩壁,却并不知道这是一种文字.是文化。这便是自发的文化阶段。后来人们知道这种符号功能的重要。开始自觉去创造与应用。这便进入自觉的文化阶段。人类由自发文化迈入自觉文化是文明的一大进步.然而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自觉。具体到文字上,就是如何科学地规范文字、保护濒危文字,等等。  相似文献   

17.
陈赛 《金卡工程》2009,13(2):223-224
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进行比较,取其所长.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婚礼和西方神证婚礼的差异以及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的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以期通过对两种不同丈化的比较,更好的认识社会本身.  相似文献   

18.
传统保险机制彰显出互济和商业的文化属性。保险文化是人类保险活动的结晶,与社会发展和保险服务业发展阶段动态匹配。本文根据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以转型研究为基本范式,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论证了保险文化转型升华的必要和必然性;结合现代保险服务业特征,诠释了现代保险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服务文化是核心,商业诚信文化和社会治理文化是其应有之义;建议以“最大诚信”“服务全局”为核心价值理念,制度文化为主要抓手,“保险产品”为载体,通过保险文化自觉、创造和实践,实现向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文化的转型升华。  相似文献   

19.
徐晓璐  潘宁  朱博闻 《征信》2021,39(7):65-74
德性诚信是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的主要类型,传统社会诚信建设是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多维互动的动态过程.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化,制度诚信逐渐成为中国现代社会诚信的主要类型.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推动诚信知识与思维的嵌入,有助于形成对诚信的理性认识,进而在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诚信.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与仁爱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价值何在?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太多,以至于没有答案.意识到生命与思考生命不是一回事.意识到生命是人性的自觉,思考生命是理性的探索,这两者都是生命的真谛.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表现的不同之一就是中国人重人性的境域,西方人重理性的论域,在中西分隔的漫长历史年代,东方和西方各自偏重地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当理性的思考今天仍在为文明的冲突而绞尽脑汁时,历代中国人却以木讷的内在直觉理性,表现对出自生命真谛的领受和人性的宽容.东方理性异于西方理性之处不在于表达而在于表现,不重于分析而重于呈现,不强在理解而胜于智的直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