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袁振兴  杨淑娥 《经济经纬》2006,(6):74-76,107
传统经典的股利理论都把现金股利政策看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工具,并通过市场的反应对其进行检验。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公司的“法律”性和控制权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法律”之一,它是控制权人意志的体现,渗透着控制权人的利益倾向,现金股利政策可能成为公司控制权人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工具。控制权人利用现金股利挖掘利煎侵占“隧道”可能有三种情况:经营者对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公司对债权入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在我国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利益侵占“隧道”——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隧道”。  相似文献   

2.
现金股利可以缓解公司的代理问题,伴随着公司代理问题从股权高度分散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发展到股权集中时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现金股利代理理论也经历了从现金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到利益侵占假说的演化过程.Roseff(1982)第一个将代理成本引入现金股利理论,然后由Easterbrook(1984)确立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而Jensen(1986)用自由现金流量解释了现金股利的代理成本理论,使其更具有可实证性;最后,由La Porta(1998,1999,2000)等人发展成为在股权集中背景下的利益侵占假说.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现金股利悖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国祥  苏月中 《财经研究》2005,31(6):132-144
现金股利悖论指现金股利增加或降低都可能增加代理成本,从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现金股利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国内外流行的观点.文章在考虑我国存在高比例非流通股的事实下,从代理成本角度对我国现金股利与中小投资者利益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现金股利悖论",并得出三条推论:股权越集中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国有股股东比法人股股东更偏好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支付极不稳定.但对三条推论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国有股股东与法人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并无显著差别.增加现金股利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要解决现金股利的两难处境,前提是股票全流通.  相似文献   

4.
股权集中度与股利政策关系的研究也是股权结构与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Shleifer和Vishny认为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使二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控股股东有动力采取有利于公司价值的行为,而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归因于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认为,在同样为所有者控制的创始家族公司和非创始家族公司,大股东选择与外部投资者建立代理关系或当家关系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股利政策的关系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分析这种差别化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化对家族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股利政策相互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总被引:99,自引:1,他引:98  
原红旗 《财经研究》2001,27(3):33-4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原因,得出了不同于国外研究的结论。在国外,股利政策是控制代理成本的一种工具,在中国现行股利政策恰好是代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股利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上市公司对以股票股利留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存在浪费现象,并非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规模对股利形式选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廉颇  王春梅 《经济师》2009,(2):137-138
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实际是控股股东对其他股东利益的侵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控制权私有收益,并且其平均水平为45.76%。研究结果还表明,股权转让规模与控制权收益负相关,资产管理效率与控制权收益负相关。抑制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于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而抑制控制权收益可以从法律和公司治理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利政策历来是上市公司财务政策中利益关系的焦点,特别是现金股利直接对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产生影响。文章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6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主要因素是盈利能力和净资产价值,最后选取了部分上市公司验证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控股股东道德风险与公司现金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借鉴Myers & Majluf(1984)的模型框架,从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视角构建了公司发行股票为投资项目融资的决策模型。本文模型分析表明,公司控股股东会选择在其自身利益增加的情况下发行股票,但这有可能损害公司原有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的这种道德风险将被市场所预期,从而会对公司融资行为形成约束。在这种因控股股东道德风险所引起的融资约束下,公司现金持有策略会发生变化。控股股东出于利益侵占动机增强对现金资产的偏好,导致公司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上升,而公司增持现金的价值效应较低。在实证检验中,本文以2003—200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用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程度代表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动机的强弱。检验结果表明,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较大的情况下,公司现金—现金流敏感度较高而现金变动的价值较低,这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0.
2005-2009年期间有基金持有的股票现金股利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基金持有的股票,并且基金持股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论证,投资基金根据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作出投资决策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形成的原因。首先,代理理论认为,股利政策相当于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股东是偏好现金股利的。因此,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某个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越高,就越可能以大股东的身份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而另一方面,基于MM定理  相似文献   

11.
李玉英  黄桂杰 《经济纵横》2012,(1):108-110,117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的一项核心财务政策,股利的发放与否以及如何发放关系到公司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作为公司股利决策者的控股股东制定何种股利政策就成为关注的焦点。从实践情况来看,控股股东既可能制定符合全体投资者利益的股利政策,也可能只制定有利于自己而有损于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股利政策,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12.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性股东侵占外部人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机制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通过拓展LLSV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正在逐步加强。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状态衡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高低,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有更低的银行负债增长率、更高的利息支付成本,说明随着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加强,银行能够对控制性股东利用债务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总体偏低的银行长期负债率和高代理成本公司偏高的负债存量,也反映了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当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翔  邓可斌 《经济前沿》2014,(2):132-147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抑制隧道效应是我国证券市场实施引入外资股东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研究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从现金股利隧道效应角度实证检验引入外资股东是否能有效控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实证结果证明:(1)外资直接持股能够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间接持股则没有明显作用;(2)直接持股外资大股东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的抑制作用与其持股比例密切相关,当持股比例适度时,外资股东能够抑制第一大股东的掏空行为,降低第一大股东隧道效应。但当外资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成为第一大股东或与第一大股东接近时,外资大股东的监督作用和隧道效应抑制作用会消失。无论是改变现金股利隧道效应的度量因子,还是使用更为保守的样本,这一结论都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4.
股利政策是公司理财三大核心内容之一,对公司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内外对股利政策的研究卷帙浩繁,将公司控制权分为3种类型:股东类型、股权集中程度和流通股比例情况。因此,分别归纳控制权的这3种表现形式和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股权结构、财务绩效与现金股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晓苏  朱德胜 《当代财经》2006,(5):108-110,115
本文以沪深股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利用年报披露的公司股权结构信息和相关财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财务绩效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的控制能力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现金股利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在财务绩效方面显著地高于不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上市公司在分配现金股利时存在“股利平滑”的现象;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现金股利的分配体现了相关利益方的博弈。  相似文献   

16.
股利政策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股利支付的两种重要方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现金股利与股票回购呢?在现实经济中,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由于受到税收、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现金股利与股票回购对公司及股东的影响是不同的,公司在决策时既要考虑法律制度的限制,又要考虑公司财务状况,还应充分考虑股东的需求、税收、信号、财务战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存在像派现水平较低的实际问题,制定先进股利政策的背后牵涉到很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例如公司的控股股东、企业管理层和其他的股东等,制定现金股利政策对于股权结构特征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少数股权占比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按照研究的结果针对我国上市企业先进股利分配情况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6年逐步开展的市场化债转股,本文使用多期PSM-DID办法,考察了市场化债转股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债转股的公司显著提高了其现金股利水平,且在考虑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就机制而言,债转股实施机构通过向企业施加一定的监督压力,提升企业信息质量以抑制内部人利益侵占等行为,进而增加了现金股利;文章还发现在内外监督强度较弱、轻度财务困境以及法律环境较差的公司内,债转股对股利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补充了上市公司债转股之后的财务行为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信息质量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的动因与代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司股利政策体现了企业与外部股东、债权人及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中各利益主体的矛盾还相当突出。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的描述,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选择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及不分配股利等股利政策的动因。最后从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假设、融资渠道替换及股利政策优化模型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从降低代理成本的角度选择股利政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代理冲突和外部融资约束同时制约着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本文研究代理冲突与外部融资约束相互制衡时,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迫于股东的压力而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当上市公司同时面临代理问题和外部融资约束时,公司治理较好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