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体制的新生长点。非公有制经济不论是资产总量还是产值都占了全省半壁江山,实现税收也占全省20%以上。近年非公有经济仍然以大大高于公有制经济的速度继续增长。实践证明,广东经济之所以发展得快,搞得活,最重要一条就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了  相似文献   

2.
一、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需要和必然首先,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已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已成为催化市场经济形成的重要的、积极的因素。而企业产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进行交易,正是市场经济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超常发展的熏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已较改革初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环境也已从卖方市场进入普遍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3.
孙鸿武 《天津经济》2005,(9):4-8,20
目前,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三分之一,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百分之七十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由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百分之七十在非公经济领域就业,非公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首府优势,抢抓机遇、优化环境、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活力大、发展快、生命力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劳动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广东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得很好,对促进广东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成立一个研究会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律、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我从材料上看,虎门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得很有特色,因此,研究会选择虎门...  相似文献   

6.
《北方经济》2006,(4):14
“十五”期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但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仍面临一些突出制约因素,例如市场准入限制、融资难问题、贸易摩擦升级、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等。为此,当前我们应该抓好“非公经济36条”的贯彻落实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以继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重新估价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加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1998年11月19日“广东非公有制经济研究会成立暨虎门经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来自京粤的5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广东经济学会长曾牧野...  相似文献   

8.
《开放潮》1998,(6)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这已成为共识。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基础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正在举办“广交会”的广州来说,穿梭、逗留在广州及周边珠三角城市的上万名美洲客商,此刻似乎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定时炸弹”。作为SARS病毒“首发地”和“重灾区”的广东,能否安然无恙地避过此次猪流感?广东已悄然回暖的经济会不会再次遭遇“寒流”?《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走访。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已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党中央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也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共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党中央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从战略高度把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以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非公有制经济已有了长足进展,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但发展中遇到了种种外部制约因素,因此,广东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一个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之后,各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欣欣向荣,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据国家工商局提供的信息,截至1993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达1766.9万户,从业人员2939.3万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迅速,1992年全国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达23.8万户,从业人员372.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非公有制经济这块究竟采取什么模式管理才能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从业人员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这个问题还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认真地总结经验。笔者认为,把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从业人员组成“私营”企业集团的模式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从业人员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0万个。增长速度超过1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加率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全市GDP53.1%,比上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到2006年11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52.84亿元,增长22%,占投资总量的59.3%;出口达到1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7.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超过230亿元,增长40%以上,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40万人。达到605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大旱累计捐赠就达3600多万元。实践证明,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宜宾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使个体、私营、股份制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宜宾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宜宾县的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浙江、江苏、广东以及成都、重庆等相对发达地区相比.  相似文献   

15.
马大晋 《发展》2008,(9):38-39
一、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点 1.非公有制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增速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其他类型经济,成为推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0至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23.05%。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已经上升到36.41%,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1998年,在工业总产值中,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占37.5%.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公有制经济占62.1%.与此同时,在党的建设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积极稳妥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湖南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省私营企业3.04万户,从业人员47.6万人,注册资金290.4亿元,总产值194.6亿元。出现了一批像远大空调、三一重工等有实力、有名气的骨干企业,涌现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私营企业主。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安排就业、纳税创汇、降低改革成本、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省个体、私营企…  相似文献   

18.
广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顾涧清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在新年伊始,专门举行了“广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广东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私营企业家3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  相似文献   

19.
郭人菡 《浙江经济》2005,(13):32-33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长源,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浙江已发展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大省。2004年人均GDP达到23942元(折合2893美元),全省GDP总量从1978年的123.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1243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GDP万亿元大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由于自身局限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全区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