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原动力,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向大市场,通过产权收益保障农民稳定持续增收,创新机制走向新的集约化集体化.  相似文献   

2.
郑书逵 《上海经济》2007,(10):29-31
作者在调查了浙江江山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后得出结论:农业发展需要合作,农民增收需要合作,走向合作是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影响农民增收的三大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11):80-83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办法是创造农民增收条件,提高农民增收能力。而探寻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依据。社会政策环境、农民获取信息的环境、农民的交往环境是农民增收的三大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民有了生产和种植的自由,是生产力的一个飞跃,但当农民增产不增收、大量的农产品无法销售出去,一年甚至多年的辛劳和企盼变成了泡影时,又使农民感到困惑和迷茫.中国农民的小生产如何才能同中国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或许能给中国的农业走向现代化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民持续增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以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以就业创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以政府服务保障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着力培育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农民持续增收的外部环境,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不断完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相关政策,引导国家财政支持方式更多向农民倾斜,统筹并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快增长。  相似文献   

7.
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实证分析却表明,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但农村金融发展却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是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农民增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具体原因在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往往通过金融机构外流到城市,而非服务于农村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方面探索农民增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实证分析却表明,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但农村金融发展却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是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农民增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具体原因在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往往通过金融机构外流到城市,而非服务于农村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方面探索农民增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模型,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各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非农生产总值占GDP比率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消费支出比对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起阻碍作用。本文就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增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核心归结为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灵魂,政策为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文章就是分析了政策为什么能影响农民增收,探讨政策如何影响农民增收问题,然后得出一些建设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农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步骤和最终走向.文章以莱阳市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下莱阳市农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风险的产生根源,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对加快菜阳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借鉴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实证明试图从农业内部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很难的,只有通过“非农化”途径,减少农民,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缓慢。2004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089元,增长9.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5%,增幅为近7年来最大。但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仍不稳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增收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殷耀  任会斌 《发展》2004,(11):16-16
如何持续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好势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关键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从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入手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温福英  黄建新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47-150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显著改善,学科技,用科技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这一因素的关键在于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与增收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科技带来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后投入科技、用科技主动性相应增加。因此,考察科技与农民增收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从供应链的新视角将供应链理论与农民增收相联系,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被排斥在供应链之外、农产品产业链短、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和物流运输设备落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心,增加山区农民增收渠道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山区乡镇因特殊的地理、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农民收人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如何缩小山区与平原乡镇的差距,实现山区农民快速增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文章分析了山区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探索了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组织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发达国家农民组织化历经漫长的历史进程,日趋成熟。特别是其农业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广、技术力量强、服务功能综合化,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组织化体现了政府主导型的显著特征,并在实践中逐步走向规范。农民组织化的国际比较揭示出:农民组织化是中国农业经济市场化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农民组织化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在农民组织化过程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相似文献   

19.
影响农民增收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调整农民增收问题理论研究的视角,把影响农民收入相关的各方面作为一个系统,目的在于从整体上,也就是从影响农民增收相关因素的各个子系统中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说明,试图从规律的角度探讨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驾驭农民增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而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