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爱玲  吕立 《山西金融》2003,(12):52-5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利率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小。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没有市场化的利率,就没有连结企业、银行和财政的纽带,致使间接宏观调节的措施都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三年前,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就已公布了利率市场化的整体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坚持渐进改革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如今三年期限已满,利率市场化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3.
朱萃 《北方金融》2023,(12):11-15
近年来,人行持续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发展。2019年8月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完善,2021~2023年期间又不断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疏通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下行。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MLF利率作为央行政策利率影响力不够、LPR机制自身缺陷、LPR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存在梗阻等问题,还需要继续完善LPR定价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LPR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与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朱律 《新金融》2020,(4):50-57
自2019年8月17日推出LPR形成新机制,已经完成6次公开报价,并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回溯LPR改革的历史进程,剖析了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功能定位的调整。同时,通过与国际经验的对照,提出未来LPR进一步完善深化的对策,逐步改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和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两个"双轨制"并存的现状,完成最终并轨,并实现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6.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越来越注重对货币政策的运用。本文试图运用IS-LM曲线模型和函数,结合影响均衡利率的因素各参数的分析及其变化,探究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应,以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LPR改革对央行政策调控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奎 《新金融》2020,(4):44-49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这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两轨并一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改革将为整个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和信贷市场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在详细梳理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第15号公告、16号公告、30号公告有关LPR改革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本次LPR改革对央行政策调控和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并据此分别针对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LPR改革后银行贷款定价方式变化2019年8月以来,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并通过LPR引导贷款市场化定价,从LPR改革效果看,贷款定价机制发生巨大变化,疏通了政策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渠道,贷款定价市场化水平大大提升.截至2020年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相似文献   

9.
10.
中央银行在2000年7月份已明确提出,在三年时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大致思路是: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中央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正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本文拟就利率市场化的内涵,我国利率体系现状、成因,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雒文  杜伟 《山西金融》2002,(3):24-25
我国要实现金融国际化,必须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逐步放弃利率管制,使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自主决定,解除央行对各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管制,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利率标准。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并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同样会对居民部门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居民杠杆率增长快、资产流动性不足、信贷渠道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的背景下,以LPR为基础的贷款定价方式改革不仅有助于优化跨期消费决策,缓解偿债压力,强化直接利率效应,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以及居民收入,加强间接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调节不同社会资源的各类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率是调节整个社会资金供求的主要杠杆,对于优化各行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市场的健全和发展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是一项至关重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改革,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全面而且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涉及到经济、金融的各个方面,是各种利益关系的集中点,在这个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制约因素,所以利率改革需要经济和金融的相关配套改革,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利率改革不是孤立的,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的导向,是整个金融制度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子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利率机制的深入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制度的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制度改革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16.
<正>以LPR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MLF,它在货币政策中具有量和价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定价的能力,理顺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改善金融供给和配置的效率。为此,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着力培育基准利率体系,以此推进传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向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变。其中,贷款基础利率的建设,就是中央银行的诸多努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利率完全放开以后,也可能伴随一系列利率改革风险,对货币政策形成负面冲击。因此,应健全中央银行宏观间接调控机制,防范利率改革风险,保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20.
有人认为,利率市场化就是所有利率都由市场决定。这个理解不够准确。应当说,利率市场化指的是商业银行利率由市场决定,而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利率不在此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