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一段时间,国内玉米价格步入了下行通道。国内玉米市场呈现疲态使市场将关注度聚焦到了即将出台的国家收储政策上。业内人士表示,在玉米收储政策预期的支撑下,后期新玉米价格下跌空间将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2.
2008/2009年度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背景、逻辑和目标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市场、企业、农民和流通行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文章还针对完善收储政策、提高政策效率和实施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末出台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个主要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多重负面影响。玉米临储政策必然走向终结,代之而行的是"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收储政策改革。新的玉米收储政策虽为初始状态,但也开始释放某些效应,包括农民收入的显著下降、市场结构的不适应、改革方案的粗放以及为下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等。国家应加快完善改革方案并不断创新农民增收思路,优化玉米收购市场结构,建立协调发展的玉米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4.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稳步推进中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进行研究和及时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全国家庭农场追踪监测数据,检验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这种经营主体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因素后,2016年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没有实施收储制度改革地区的玉米农场。这是因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由原先的国家指定收购转为市场主体自主收购,生产者必须随行就市销售玉米,从而面临市场销售问题,而加入合作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销售风险。因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主体的市场化行为,反映真实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开始对生产和需求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既为玉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也对农发行的粮食贷款带来机遇和挑战。农发行必须突破只支持收购环节的单一模式,拓展粮食全产业链,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紧跟市场,培植优势,固本强基,确保粮食主导银行阵地不失。2016年,国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收储政策的改革激活一池春水,既为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6.
进入8月份,玉米市场处于人们预期价格上涨的需求旺季,但因各种利空因素的抑制作用,产销区出现了出乎意料的振荡整理态势。后期销区饲料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能否有效增加,影响价格的潜在因素能否对价格造成打压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之后,在主产区实施多年的临时收储政策被"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新政策取代,东北主产区玉米流通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很多人用改革超预期形容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但是,为什么在取消临储收购后没有出现预想之中的"卖粮难"?为什么会取得超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总体弱势运行。1-4月份玉米价格大致经过了一个下降周期,5月份开始止跌企稳。6月中旬,因华北、黄淮地区普通玉米在麦收期间供求矛盾突出,且受小麦市场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该地区玉米价格上演领涨行情,并带动国内玉米市场出现回暖迹象。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继续在东北主产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并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水平,旨在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19个玉米主产省(区)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南方丘陵和西南山地地区技术效率明显低于其他主产区。政策实施效果方面,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不因时间的推移而逆转。因此,尽管临时收储政策会扭曲市场并增加财政负担,但是确实给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预期从而推动了技术效率的提高,随着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应当避免政策改革中农户预期改变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秋粮收购已入高峰。丰收的玉米、高企的库存、低迷的价格,让今年玉米市场和玉米收购备受舆论关注。在多种压力背景下,玉米收储政策开始变革:临储政策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调、临储玉米质量标准更加严格、要求地方政府出台质量不达标玉米的收购办法等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对于玉米,则指出,要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国家对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取消了临储收购,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有人收粮、有仓收粮、有钱收粮",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培育,吉林省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骨干、民营企业为补充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只要市场消费平稳,购销有序,"有人收粮、有仓收粮"完全可以做到。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核心问题是"有钱收粮"。2016年以来,吉林省粮食局在积极引导市场预期,统筹多元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份以来,国家下达了总量4000万吨的玉米临时收储计划,目前东北玉米仓容压力十分紧张,特别是吉林、黑龙江约一半以上的临时收储玉米露天储存,安全隐患较多。记者采访发现,受金融危机影响,加工行业玉米需求量萎缩,南方饲料行业成本价格倒挂,玉米出口也没有账算,国内玉米需求整体不景气,库存玉米如何消化成为难题。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临时收储制度的改革与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玉米临储制度实施以来,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增产和维护国内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运行正面临玉米库存销售不畅、陈化和政府财政风险加剧,政策失衡致使全行业发展陷入低迷,国内连续丰产情况下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数量大增等严峻形势,究其原因在于现行政策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和功能存在严重错位,调整和完善玉米收储制度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政府首次下调玉米收储价格这意味着政策调整已正式开启,本文主要在厘清政策背后逻辑与当前困局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玉米收储价格调整的市场风险,并提出了下一步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具体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我国启动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保护了农民收益,也稳定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但同时也带来玉米价格倒挂,库存压力增大、粮食种植结构失衡、加工企业成本上升、发展停滞等问题。2016年,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新政策实施二年多,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进行一下梳理,分析思考政策改革后的影响,有助于对今后粮食政策的制定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生产找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为评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玉米主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种粮大户种植意愿和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2017年2月下旬和4月中旬,调研组先后两次赴黑龙江省肇东市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显示,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已基本回归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粮收入的大幅下跌和市场的恐慌心理。为适应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更多的新型农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国家取消东北四省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吉林省委省政府坚决拥护中央决定,从确保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施8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玉米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先前玉米贸易"线断、网破、人散"的格局也逐步扭转,玉米贸易商日益崛起,成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群体。同时,随着东北玉米去库存持续推进,大量仓容闲置,再借助第三方资金的大量介入,贸易商的渠道实力、资金实力、仓容实力均日益壮大,可谓是"有钱收粮、有仓储粮、有路卖粮",甚至已经发展到能阶段性主导市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变化需要国内玉米供给适时作出调整,通过分析玉米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背后的农户行为,为国家制定政策并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玉米种植决策提出建议。方法 文章利用2008—201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省级玉米播种面积和出售价格的面板数据,加入替代作物比较效益和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虚拟变量,基于Nerlove 模型对玉米供给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1)东北地区玉米短期缺乏价格供给弹性,长期则富有弹性;(2)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短期内具有一定的刚性;(3)玉米与大豆、水稻的比较效益是影响东北地区农户玉米种植决策的重要因素;(4)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 短期内仅通过市场价格变化调整玉米供给能力有限,还需要一些配套支持政策及时引导农户调整种植决策;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后要加快建立优质优价机制,引导农户种植适应市场需求的玉米品种从而增加种粮收入;通过加大“两区”政策支持,将土地、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提升优势产区产能。  相似文献   

20.
正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玉米收储采取"粮食市场化"加"补贴"的新机制实施后,辽宁分行提出与中粮集团合作信贷支持粮食加工企业的创新模式,打造"第三方监管升级版"的工作思路。近期,国家发改委明确,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玉米收储采取"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在新的收储机制下,粮食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市场化收购将成为解决收购问题的主渠道。为适应粮食收储的新形势,辽宁省分行粮棉油处认真研习总行文件精神,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多次组织银政企座谈,立足辽宁省情行情,结合粮食专家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