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程实 《西部论丛》2009,(11):83-83
金融危机就像是一个用之不竭的噱头,给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肆意变幻的无尽理由,面对这从未经历过的乱象纷呈和波谲云诡,笔者每每忆起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中的一句话:“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和可认知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为立足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理论逻辑出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统筹协调好五对逻辑关系,又要从党的宗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四个维度来深刻认识。从历史逻辑出发,回顾了建党百年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实践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实践逻辑出发,在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短期面临着粮食供需结构分化问题;中长期内部发展面临保产能稳增长的难点压力与粮农和粮食主产区的短板弱项,外部供给则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引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立足新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中国的国情、世情、农情、粮情,应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握好土地的长期稳定性和发展灵活性的平衡,使农业生产关系更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和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赋能粮食产能;率先实现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农收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优化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布局,共同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与风险监测,提高粮食产业风险保障水平;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完善粮食流通与储备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粮食更高品质消费需求;提高国际贸易与关键物流通道掌控力,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农户的经济消费是消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以西北乔村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农户经济消费行为的研究,本文提出农户家庭的经济消费俭奢并存的二元逻辑:在保障家庭成员日常生活需要的日常消费中,遵循"能省则省"、"勤俭节约"的安全逻辑;在维护家庭成员获得社会认同的住房消费、家庭重大仪式等认同性消费中则遵循"竭尽全力"、"能花则花"的宣示逻辑。这种农户经济消费的二元逻辑延续了中国传统社会俭奢并存的消费伦理,更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消费主义伦理在农村扩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鸟笼逻辑     
《老区建设》2010,(17):64-64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在下面两个选择中择其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  相似文献   

7.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已经制定完毕,与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相比,更为严格和细化,但也面临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郑重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对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提出了最新要求,明确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延续了自身发展农牧业与农牧区的历史逻辑,是西藏自身农牧业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表现出鲜明的西藏特色和问题导向。在实践逻辑上,西藏既按照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进行部署,又根据自身形势任务、机遇挑战,展开西藏“特色”乡村振兴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芯片产业重要性的认知基本上与发达国家同步,但前进的步伐比较迟缓,结果差距被拉大。半导体晶体管1947年出现,集成电路1958年才被发明出来,而我国1956年就开始在这个领域有重大行动。那个时候,除了美国等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其他国家还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行动。当时中国已经认识到了半导体对工业化的引领作用,意识到一场技术革命即将开始。所以,中国在1956年出台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里已把半导体作为一个重点列了出来,这在国际上都属于先知先觉。并且,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立即行动起来了:集中培养相关人才,在中国科学院和产业部门分别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筹建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逻辑特别是数理逻辑的迅猛发展,现代逻辑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进而使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收到世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的探究,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逻辑的哲学反思在逻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遗产税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浙江经济》2011,(7):32-32
遗产税是时下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近期因一位政协委员的提案而热上加热了。略微翻翻媒体有关报料,发现这个话题多半给一些人搅混了,造成了一种大众错觉,似乎征收遗产税是由于富人太多的缘故,似乎通过征收遗产税可以立马遏制房价的暴涨,还可以增加穷人收入,抑制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如此等等。一句话,遗产税有百益而无一害。然而,如果略微有点经济史常识,尤其是先行工业化国家经济史知识,外加对中国现实的观察,便不难看出,围绕遗产税的某些说法及其美好预期,多半是不怎么现实的。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说,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何止是不多,简直是没有。壹基金便是这为数不多的美好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历史逻辑     
历史逻辑是以历史时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为基础的概念推论,研究关于叙述史中基本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和推论规则。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历史逻辑的基本范畴,“过去-现在-未来”三段式是历史逻辑的基本公式,它是概念逻辑推论三段式“正题-反题-合题”在历史逻辑中的具体形式。历史逻辑研究的目的,是根据特定历史时段的特殊性,建构以不同时段概念为逻辑变项的历史逻辑,预见未来的发展,规划现在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孙涛 《新财经》2005,(6):84-85
积极争取 在清华大学东面,耸立着一座双子星建筑,蓝色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阳光,给人以一种高科技的印象。这里就是清华同方科技广场。清华同方(600100)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四家试点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的经验性质导致中国民族性格中长期的学术狡辩(诡辩),以使我们生活在谎言似真理中却充满对滥施谎言者的感激和感恩心态,整个民族精神陷于毫无逻辑秩序的次生态中延绵不绝。  相似文献   

16.
王曦 《黑河学刊》2010,(9):34-35
无意识的逻辑的渐次组成恰好组成了最后的逻辑思维,所谓的“无逻辑的思维”,心理障碍的感觉、知觉的障碍正是因为其感觉、知觉的逻辑充分性不足,导致其建构形成悖论,而其无意识体验深处仍然不能体验到自身感知觉目的性建构的悖论的不可能性而执着着悖论的建构,从而导致烦恼,虽然这种无意识层面的逻辑体验与占据着意识抽象思维层面、但是意识抽象思维的无意识情感内心体验并不丰富,充实的那种“逻辑”并不完全一致,“知觉”被感觉组成的时候,本身必须包含着一定的逻辑性,才能真实地去知觉。  相似文献   

17.
核心提示:时建锋的逻辑是,要把被别人合法抢走的钱,用非法的手段抢回来。农民起义的逻辑也大抵如此。话说有一个小朋友要进幼儿园,照例被老师问会背唐诗吗,小朋友张嘴就来: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山前过,留下买路财。您还别笑,要论传播率,这首诗恐怕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要广泛得多,更要深入人心得多。  相似文献   

18.
商仕的逻辑     
有史家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做人的理想状态。听来觉得合理。这句穷富通吃的话是“亚圣”孟子说的,他的意思是,有钱了就给大家分分,没钱也别坑蒙拐骗,这样世界不就美好了嘛。有钱人自然就是商人,有抬杠的说当官的也有钱啊?其实不一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是腌躜的钱。只有商人的钱,才是自己赚的。低买高卖,奇货居之,久而久之就有了钱。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14,(20):28-29
从不动产登记条例的延迟和草草出台,到房产税改革试点铺开暂缓,都涉及到利益各方对房产税征收逻辑认识的分歧。2014年重庆市主城区个人住房房产税即将开始申报缴纳。经地税机关通知申报后仍不申报纳税的,地税机关将依法采取加收滞纳金、提请阻止出境、媒体曝光、交易限制、银行扣款等措施追缴税款,并按规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尽管重庆对房产税征缴的力度空前,征收效果却颇具争议。  相似文献   

20.
当今学界部分学者片面强化异化范畴的批判意蕴,忽视了早期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历史性肯定。纠正此类偏向必须深刻明晰马克思文本中所渗透的异化具有双重历史效应的内涵,由此走向资本逻辑的早期探索。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释资本逻辑作为现代社会异化现象最为集中和隐蔽的"避难所",不可避免地带有双重维度并且辩证地内生出针对自身的否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