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祖远 《理财》2007,(8):93-93
金哥是大新厂一名普通员工,平时常在同事面前夸大话:“在我眼里,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翻不过的坎。”日子久了,那个顽皮厂长就激将他:“金哥儿,有本事去山西帮我把那20万元欠款追回来。”金哥儿一拍胸脯道:“没问题,看我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 办公室的“新发现”今年10月8日,“国庆节”长假后的第一个上班日。汪洲明象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走出家门,搭乘公共汽车前往市人行办理票据交换业务,尔后再到办公室对交换来的票据业务逐笔进行处理。办公室里同事们一个个带着欢度“国庆节”长假的愉悦,相互问候,交流着度假体会。同事们问到汪洲明时,她只是笑笑而已。因平时汪洲明话不多,同事们也没太在意。倒是对面办公桌的同事小操有所发现。看见汪洲明面色苍白、满脸疲倦的样子,打趣地问道:“汪女士,国庆节到哪里旅游去了。这么辛苦?”汪洲明也只是淡淡地笑答道:“哪也没去,在家里。”就在这时,中心的三位领导出现在办公室里,这是领导们按照惯例的行动,履行节后一问候二查岗的职责。往常这个时候汪洲明总是起身相迎的,今天只略抬了抬身子仍坐着。领导们主动过来与汪洲明握手。她再也不好意思坐着,一手扶着办公桌,一手扶着椅背艰难地站起身子。看着汪洲明痛苦起身的表情,领导们急切地问你这是怎么啦?汪洲明苦笑了一下说:“没什么。”在场的领导和同事们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汪洲明身上,明显地发现汪洲明的腰腹部位明显隆起,一位眼尖的同事看到一截掉到衣服外面的纱布崩带。在大家的一再追问下,汪洲明才说出了实情。  相似文献   

3.
《科学投资》2005,(2):75-75
写字楼里体面的白领常常会出现以下状况:午饭后拿起化妆包直奔洗手间补妆,在同一时间、同一洗手间常常能碰到若干和自己一样赶来补妆的同事。甚至到了下班临走前,要去的地方还是洗手间,因为晚上的约会、与客户联络感情等都马虎不得。在写字楼里,人人都“有头有脸”,没有谁敢把自己的“形象问题”随意处置。  相似文献   

4.
儒生苏日明     
跟苏日明约好的采访时间是上午10点半,当天,离约定时间还差几分钟的时候,我见到了爱迪尔企业文化专员张佳,由她带着去苏日明的办公室。路上,张佳说:“我们苏董喜欢睡懒觉,但今天跟你约好了,他很早就到了.”采访中,平均每半个小时,他的电话要响起一次,他直接挂掉两个电话后,我告诉他,采访时间可能比较久。他可以接电话,第三个电话响起来时他才接听。上午的采访一直持续到午饭时间。苏日明的办公室外就是通向食堂的走廊,一下班,员工鱼贯而过,热热闹闹,大呼小叫,而他办公室的门却总是开着。“看着同事去吃饭,”苏日明说:“就感觉是家里的一群兄弟姐妹去吃饭一样,作为‘兄长’是很开心的,公司很热闹,人丁兴旺,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5.
坐在大大小小的日本餐桌前,不仅能品尝到各种好吃的和难吃的料理,更能品味到这个岛国饮食文化中所蕴涵的异邦风俗。在日本,记者想蹭到一顿饭很难,不过去饭馆采访例外。因为要拍一些料理的照片,而且要向读者介绍料理的味道,所以店主愿意拿出最得意的饭菜做广告。一次,和同事去一家饭馆采访,那家饭馆的招牌菜是生牡蛎。去之前同事告诉我:“生牡蛎贵得很,估计这回能享用一番了。不过,即使想吃得不得了,店老板请我们吃的时候还是要假装推辞一下。”到了那家饭馆,店主端出一大盘牡蛎,盘子大得让人眼晕。然后又上了两大碗拉面,为了摄影效果,同事还要了一杯生啤酒。一切就绪,我和同事彼此会意地看了一眼,开始给牡蛎们拍照。闪光灯下的牡蛎衬着冰块,晶莹剔透;拉面散发出的香气好像也渗透着店主的热情。拍完照,店主果然向我们发出邀请:“为了文章写得更好,请两位品尝一下吧。”我俩也像事先说好的那样,虽然想吃但还是又摇头又道谢,搞得十分礼貌。随后,店主端上一个巴掌大的小盘,上面摆着两个孤独的牡蛎,平静地换走了那个看得我们眼晕的大盘子,接着又拿来两个巴掌大的空碗,意思是让我们两个人分吃一碗拉面。当我们自己掏钱吃喝的时候,同事们都十分开心。新员工因为工资低,中午通常...  相似文献   

6.
妻子嫁给我时,似乎并不看重我的工作。我是个工人,但妻子却在我面前嘻嘻哈哈满不在乎。   婚后的几天里,她领着我到比较亲近的同事家走访,每到一家,她都有意无意间往“文韬武略”上扯,最终指着我向同事抱怨说:“他也是一天到晚有看不够的书,写不完的文章,有几篇还登在报纸上了呢。”于是,引得她的同事们一片称赞声,妻子也就精气神十足。   回家后,我免不了责备她:“你瞎吹什么 ?这多让我难堪 !我只是爱看看小说,写东西却偶尔为之,更无文章见报哇。”   妻子诡秘地一笑,说:“我可没瞎说,你不是整天又看又写的吗 ?只…  相似文献   

7.
陈连华 《金融博览》2009,(15):73-73
从镇信用社选调到县联社工作的王晨,很勤快,也很能干,思想单纯,态度端正,以致很多同事都说他“简单”。就连一些同龄的好朋友也常劝他“机关关系复杂,凡事不可简单从事,要多长几个心眼”。每每此时,王晨只是听着,不解释,更不反驳,有时还微笑着点点头。为此,单位一些同事感慨:“这小子,真是太单纯了。”  相似文献   

8.
彭文 《税收征纳》2009,(8):47-47,51
税务师彭某今天心庸特别好,上午刚上班.还忍禁不住时不时要哼唱几句。同事们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小彭今天怎么了?”还是知情的老乔悄悄向大家道出了原委:“小彭昨天刚刚争取了一个新的代理客户。终于与酒厂签订了长期的代理协议.还受到了咱们所长的表扬!”同事们都显得很惊讶。因为该酒厂是当地最大的企业,几家税务师事务所都试图争取与其签订代理协议,但都没有成功。那么小彭是用了什么“绝招”,能够如愿以偿地获得酒厂代理业务的。  相似文献   

9.
孟力 《上海保险》2007,(7):53-55,52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同事们的询问:我的“转氨酶”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了,我的肝功能是不是发生了问题?是不是已经得肝炎了?……。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     
《中国政府采购》2012,(5):24-25
每当走过车站旁的广告牌时,记者都会不由自主地朝“正能量”这三个字张望,职业的本能使我们不禁浮想,政府采购十年来,是否也有那么几股来自各地的正能量在推动着这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疑问就会努力寻找.本刊记者和同事分别开始了各自的求解之旅。王洁去天津,贾凯去广东。  相似文献   

11.
企业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因其打破常规工作模式和方法、扰乱正常开展工作、增加工作结果不确定性等而容易导致同事无礼行为,但现有文献缺乏有关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对同事无礼行为影响机理的探讨。笔者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对三个时点问卷调查收集的229份有效追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了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与同事无礼行为的内在关联。检验证实: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对同事无礼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事妒忌在二者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职场友谊既削弱了同事妒忌对同事无礼行为的正向影响,也削弱了同事妒忌在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与同事无礼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揭示了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导致同事无礼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论拓展了社会比较理论的应用边际,丰富了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阴暗面”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为企业有效避免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引发的负面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吵架     
吵架高斌桂英和柱子吵起来了。桂英要给柱子织毛衣,两年前买的毛线被虫蛀了,成了线头。桂英很心疼,柱子本想安慰她,可话出口却变了味儿:“我说现用现买,你偏不,这回好,要生个女孩,辫绳够用了。”桂英说:“屁话,现买得多少钱!”毛钱是桂英和单位同事合伙成包批...  相似文献   

13.
出差杂记     
崔晶 《深交所》2006,(2):71-71
我终于可以出差了! 到培训中心半年多了,让我出差的机会终于来了!“两法”培训要在15天时间走遍11个省市,我们部门实在人手不够,我有了第一次出差的机会。 当接到去云南、海南参加举办“两法”培训班的通知时,心里甭提有多美,因为是头一次出差嘛。以前看同事们在祖国各地飞来飞去我觉得很羡慕,而如今我也有机会了。  相似文献   

14.
上周一位同事从日本度假归来,晒成的古铜色皮肤让我们每一个苦守办公室的人都忍不住开始遐想阳光、沙滩、海浪和仙人掌。显然,再平常不过的剧情发展是:我们蜂拥而至他的电脑,恶评或恶搞着人家的每一张数字照片,随后扬长而去。可是,这一次我们的荷尔蒙却无力施展了,因为同事使用了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在线相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同事老邓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我准备投一笔资,你帮我参谋一下。”我正怀疑他要做什么生意,老邓却若无其事地说:“我的投资是买一台电脑。”我很吃惊,没想到平日里挺抠门的老邓也赶时髦要买电脑。“还不是被你们网上考核弄怕了,咱再不好好学学这玩意儿,没准哪天就得下岗。”老邓一本正经地说着。  相似文献   

16.
瘦驼 《证券导刊》2011,(48):95-95
我家“领导”怀孕时做的最让她同事所惊讶的两件事是:第一,每天挺着大肚子坚持游泳,比没怀孕的时候都勤快;第二,居然不穿防辐射服。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与同事们衔接在“金财工程”网络上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之事,恰巧有两位是当年搞工资统一发放的同事。我说:我们又要进入忙碌阶段了。小张问道:是吗?是不是也会像咱们当年工资统发时那么没黑没白的忙啊?谁知道呢。恐怕要忙好几个月吧。我说。接着,小孙深有感触地说:高姐,想想那时你领着我们忙得脚打后脑勺儿,其实也有很多快乐和回味呢。  相似文献   

18.
大约半年前,我召集易凯资本的全体同事做了一次特殊的“内部培训”。其实所谓“培训”就是讲了一晚上关于高盛的段子。这些故事绝大多数并不来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来自您现在手里的这本书。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那是我给同事们做过的最重要的一次“培训”。  相似文献   

19.
久违的喜悦     
什么是喜悦?信手启动电脑“百度”搜索引擎,眼前弹出了喜悦的解释:高兴、快乐。 但对于喜悦,当然在这里我必须说是“爬格子”的喜悦,真的是久违了。 那一天,我正在外出差,同事打电话告诉我,说《金融队伍建设》编辑老师找我有事。莫非是通知我的稿件要被采用吗?  相似文献   

20.
我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股市的——当时,同事中有很多人在炒股,而且都小有斩获,这个买了车,那个换了房子,看得我心里直痒痒,心想:咱也不缺胳膊少腿的,凭啥不能炒股?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