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民营经济相对薄弱的不利发展环境,从2005年到2011年,江西邮政直邮业务收入却实现了持续增长,收入规模从2000万元发展到9280万元,占函件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从13%上升到32%,客户数量也从300多个发展到3000多个。七年的时间,业务收入翻了两番多,这种跨越式的发展与江西邮政对直邮目标市场的细分不无关系。正是凭借着重点行业市场的强势带动,江西邮政直邮发展的步伐才会迈得如此稳健。在这其中,对政务类市场的开发,成为全省直邮  相似文献   

2.
直邮是一种通信手段,以邮件的方式发送个性化信息,旨在吸引客户和潜在客户作出回应。利用直邮服务汽车、零售、金融、教育和通信五大重点行业,是集团公司2010年制定的重点策略,旨在通过对重点行业的带动,培育企业使用直邮的习惯,在全社会形成认识直邮、了解直邮、使用直邮的大环境。集团公司率先成立了行业小组,各省(区、市)邮政企业也纷纷响应,近一年来在直邮行业客户的开发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  相似文献   

3.
《中国邮政》2011,(11):38-38
直邮是一种通信手段,以邮件的方式发送个性化信息,旨在吸引客户和潜在客户作出回应。利用直邮服务汽车、零售、金融、教育和通信五大重点行业,是集团公司2010年制定的重点策略,旨在通过对重点行业的带动,培育企业使用直邮的习惯,在全社会形成认识直邮、了解直邮、使用直邮的大环境。集团公司率先成立了行业小组,各省(区、市)邮政企业也纷纷响应,近一年来在直邮行业客户的开发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政》2011,(3):38-38
为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有效拓展市场,山东省邮政公司联合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共同开展了直邮服务中小企业工作。两年来,山东邮政服务中小企业9000多家,累计寄发直邮7147万件,其中示范企业896家,营销收入增加额2.2亿元,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为展示直邮与数字媒体结合显现出的实力,英国皇家邮政开展了两种媒体结合的BtoB活动。该活动名为“约会‘全能先生’”(MeetMr.Complete),以直邮与微型网站(microsite)为特征,中心理念是:利用两种媒体的结合,全方位地服务客户。英国邮政最近的调查显示,直邮与数字广告相结合能使客户增加支出25%.“约会‘全能先生’”活动的目标客户群是5000多个商业客户,目的是证明数字化信息与直邮结合能够对客户产生更大的影响。活动开始时,英国邮政向客户提供一个类似计算机桌面且颇具个性化的直邮包。每个直邮包内都有指导收件人如何折叠邮件…  相似文献   

6.
李丽 《邮政研究》2012,(3):42-42
2011年以来,美国邮政充分利用简便且实惠的直邮和运输服务,面向美国中小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整合营销活动。2011年4月,美国邮政通过电视、报刊和邮件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方式,推出了"直邮通万家"在线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7.
由于使用邮政“同心圆”广告商函,章光公司开展的客户体验活动人流爆满而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在尝试到邮政直邮产品促进订单明显增多的甜头后,东莞玩具协会决定继续与东莞邮政进行长期合作……随着广东邮政对直邮的大力推广,中小企业受益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邮政直邮的价值也日益被广大中小企业所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商品推介、渠道宣传、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查等领域,成为企业的良好助手。  相似文献   

8.
为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有效拓展市场,山东省邮政公司联合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共同开展了直邮服务中小企业工作。两年来,山东邮政服务中小企业9000多家,累计寄发直邮7147万件,其中示范企业  相似文献   

9.
郑承志 《中国邮政》2012,(10):42-43
数据库商函是邮政传统函件业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当前,由于受到全国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部分省份数据库商函的增速并不明显,业务发展上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区域内的直邮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社会对直邮的认知度较低;地方邮政函件市场开发的思路还未从单一的产品策划服务转变为数据库营销解决方案服务;直邮领军人才缺乏;直邮产品和相应的服务模式有待创新等。不可否认,直邮的这种发展趋势是  相似文献   

10.
函件业务发展转型的定位实现函件业务发展转型,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现在是怎样的"型",然后要知道向什么"型"转。目前中国邮政提供的直邮服务大致可分三类:一是为客户直邮产品的寄递,也就是客户做好直邮邮件,邮政按照客户提供的名址进行寄递。这是邮政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以来,江苏省邮政公司提出了"经营模式专业化、经营管理精细化、经营机制市场化"的发展目标,通过营销的精准化实现经营发展的常态化,全省邮政应用商务数据进行方案营销的意识明显增强。在工作实践中,江苏邮政实施了直邮团队模拟实体化运作,更加注重以数据驱动为手段的业务开发,实现业务运作模式的创新,提升了业务发展的成效,同时拓展了数据库资源在邮政各专业的自我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刊日前专访了江苏省邮政公司江淞宁副总经理,请他谈谈江苏邮政直邮团队实体化运作的情况,解析直邮团队业务转型的途径,诠释邮政各专业部门利用数据库资源推动业务发展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邮政》2010,(2):38-39
近年来,邮政围绕大客户开展营销实现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用邮量万元以上的客户有18.9万户,为邮政带来了180亿元的业务收入,占邮政非金融收入的42%。同时,总部经济开发成效显现,集团公司分别与国家旅游局、中国烟草、中国电信等总部签署合作协议,这为各地邮政企业的大客户营销增添了新的市场机会。与此同时,各地邮政企业对大客户的开发、维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省的营销亮点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3.
商超、卖场是直邮函件的制造大户,也是众多竞争对手热抢的“香馍馍”。长期以来,邮政企业在商超、卖场直邮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许多客户因为价格、服务等问题“逃离”邮政。经过数年的价格竞争之后,直邮市场重又回到服务竞争的行列,作为重点大客户的商超、卖场,重新对广告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为了进一步推动数据库商函业务发展,实现由单一寄递服务向数据库营销解决方案服务转型,集团公司针对数据库营销的服务方式,推出了四种新模式。江西省邮政直邮团队以此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5月25日,该团队与江西电视台风尚购物频道签订了直邮服务协议。江西邮政将借助"线上+线下"解决方案合作模式,通过直邮服务助力风尚购物扩大影响力、开拓市场。这是江西邮政将电视购物渠道与邮政直邮业务进行有  相似文献   

15.
李维晗 《中国邮政》2011,(11):12-12
直邮营销的定位误区 直邮营销在国内发展多年,抛去其特有的优势不谈,营销界对其诟病之处大概有三:其一,形象中低端化严重,难以攻人大宗消费品和高端产品、服务的营销领域;其二,直邮宣传的精准营销卖点往往令客户失望,难以达到客户预期;其三,客户的直邮营销投入产出比日益下降,逐渐落后于其他的营销通路。  相似文献   

16.
李红立是个大忙人。作为江苏邮政直邮团队的"队长",他带领着只有七八个人的精干团队,一方面承担着全省邮政商业化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制定全省直邮业务发展规划的重任,另一方面还要直面市场开发省级重点客户、实施与推进全省重点行业直邮项目、制定全省BIU团队的建设规划等。由于既要运筹帷幄、指挥战役,又要亲自攻城略地、参与实战,诸多职能在身,李红立不敢怠慢,在团队人员还没有完全配备到位的情况下,就早早踏上了拼搏市场的征程,开始了在数据库里的"淘金"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政》2009,(11):38-38
本期主题:婴幼儿报刊市场开发 近年来,报刊发行业务根据“重点报刊、重点客户、重点地区”的发展战略,努力细分客户群体,选择适合的报刊,采取适当的营销方法进行了拓展。在日常收订过程中,《幼儿画报》利用试读刊物开展流动试读活动,使之成为邮政开发婴幼儿报刊市场的重要手段,各地利用试读刊物采取了多种营销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开发婴幼儿报刊市场积累了经验。在2010年年度收订全面展开之际,将部分营销方法编辑刊登,供报刊发行部门共享,以推动婴幼儿报刊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广告主或者广告公司将直邮视为整合营销传播的组成部分,在选择直邮服务提供商时会特别关注直邮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库质量、投递效率、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专属服务的响应性以及服务创新能力。好的直邮服务提供商能够在理解客户营销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直邮的特性,将其更巧妙地嵌入客户的整体营销活动当中。从本质上说,直邮服务提供商向广告主出售的是"通过直邮接触消费者的机会",这种接触机会的质量直接影响广告的最终效果。因此,直邮服务提供商应处理好与广告主的关系,处理好与消费者的关系,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不被滥用。  相似文献   

19.
直邮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产业高度集中,却又分工明细的时代,邮政要破题直邮发展之道,寻求规模效益与客户显性需求的对接,就应不断提升邮政的核心资源价值,搭建服务平台,引进合作机制,向专业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付轩  毋疆 《中国邮政》2012,(8):28-29
美国国际邮政公司2010年发表的一份针对发达市场中35个邮政运营商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不论是优先邮件、名址商函或是无名址商函,都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这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原因就是,手机通信和互联网营销手段的迅速崛起给直邮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一趋势迫切要求邮政企业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将自身实物信息传递的优势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便捷性有效融合,实现由传统直邮向电子化直邮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