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1986年8月份起,我省江门、广州等地区试办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至年底止,有14个城镇41个行处办理了商业承兑汇票158笔、金额10186万元,银行承兑汇票283笔、13589万元。在这些票据中向专业银行办理贴现的有281笔、13752.8万元;向人民银行再贴现的72笔、2988.8万元,减除到期收回1013.8万元后,年末再贴现余额为1975万元。  相似文献   

2.
当前,企业之间有相当一部分销货款被购货方长期拖欠,使本来不缺资金的销货企业,也发生了资金周转的困难。银行推广商业汇票,是帮助企业清理历年拖欠贷款的一个有效措施。现在一些银行已进行了商业汇票承兑,帖现办法的试点,效果非常好。但是,目前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就是农村信用社还没有开展这项业务。拖欠贷款在乡镇企业相当普遍,乡镇企业大部分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往来,因此,农村信用社也应该尽快开办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信用社开办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当前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信用社转贴现或再贴现渠道问题。建议人民银行明确规定,凡在各专业银行开户的农村信用社,各专业银行可对之办理商业汇票转贴现;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转贴现办理再贴现。二、转贴现的核算办法。基本上可以采用现行规定的再贴现核算办法。建议对转贴现时提交的商业汇票,由现在的抵押形式、  相似文献   

3.
稳步推广使用商业票据贴现再贴现工具□钟起瑞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是比较有效的信用工具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都是在商品交易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工具。它既是货币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融资手段,也是中央银行货...  相似文献   

4.
规范贴现再贴现行为增强票据信用功能钟起瑞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适应我国转变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推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再贴现力度,使票据信用得到广泛、迅速地发展。据全国各地的初步统计,全年企业累计收受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达2...  相似文献   

5.
2022年11月,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修订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下称新办法),加强票据承兑和贴现资质管理,建立完善信用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缓解中小微企业票据融资难题,促进票据市场规范发展。新办法将给银行票据业务经营带来机遇和挑战,中小金融机构汇票承兑业务或面临调整压力。文章进而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业汇票最集中地体现票据所具有的信用、支付和融资等经济功能,它是票据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它不仅可以在商品交易中发挥支付功能,也可以通过票据背书、承兑、贴现、质押等方式而发挥其信用和融资功能,对服务金融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陇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客观经济条件限制,商业票据市场还未成熟,商业信用票据化程度较低,贴现和再贴现市场基础薄弱,业务难以拓展.为此,针对陇南地区票据市场现状,我们对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开展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发挥人民银行宏观调节的作用。促进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的开展,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开办再贴现业务。第二条再贴现是专业银行以  相似文献   

8.
1999年度,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把推动辖区票据业务作为现阶段改善金融服务,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政策措施。与此同时,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关于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票据融资新品种、新形式、努力发展以省为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积极探索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的再贴现回购、转贴现及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贴现、再贴等业务。银票转贴现,再贴现回购,商票承兑、贴现、再贴现等票据业务在渐、闽两省率先实现“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怎样开展贴现业务的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邹君秋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自1986年起试办再贴现业务。通过办理再贴现业务,我们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专业银行开展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优化资金结构,减少银行贷款风险,加速资金周转,均起到了积极...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1981年开始试办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分行办理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累计笔数2,668笔,累计金额20,370万元。他们的实践证明,票据贴现业务为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商品销售,解决季节性商品的产销矛盾,支持工业增加生产,把商业信用逐步纳入银行信用的轨道,开创了一条新路子。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开展,发挥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认识偏好与市场缺陷:票据业务的现状成因 (一)票据业务总量萎缩,增长缺乏内在动力.据调查,1997年至1998年,湘西州的票据业务每年是以50%的速度增长,经历了把票据这种短期融资手段当成一种长期的资金运用方式,倒逼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规模的特定历史阶段;从1999年始,票据业务下滑,自2000年到2002年,湘西票据市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2002年末,湘西票据市场累计办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再贴现分别为2.55亿元、1.71亿元、0.8亿元,分别比2000年末减少1.4亿元、0.7亿元、0.3亿元,减少35%、29%、37%%.  相似文献   

12.
《金融研究》1987,(6):24-24
中、西南地区部分中等城市金融研讨协作会,主要有昆明、长沙、南宁、衡阳、贵阳、重庆、桂林、柳州、特邀代表温州等九家人民银行参加的金融协作会,于1987年4月1—5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首届金融理论讨论会。会上各家银行一致通过了共建金融协作协议书的初步意见,相互传递了金融体制改革、如何完善资金市场、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步伐、开展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人民银行的再贴现业务、发行一部份金融债券、积极开展资金横向拆借、以横向流通为主的资金流通体系、建立城市信用社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有控制地开展一部份社会集资等问题,交流了工作经验。这对今后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发展该区域经济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权伟 《南方金融》2003,(1):44-45,43
人民银行调高再贴现利率后,再贴现业务量急剧下降,但与此相反的是,各商业银行的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也出现了急剧的增长,其中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已经脱离了人民银行的再贴现政策的束缚,能够独立发展,而这除了外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外,商业银行内部调整票据业务政策,加强对票据业务的竞争,是2002年票据业务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银行最基本的票据业务是商业汇票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再贴现的业务比较单一.暂无创新可言。现阶段.我国银行的商业汇票业务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票据产品的持续创新、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票据新规”)落地实施以来,票据市场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由此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票据新规实施以来市场趋势变化出发,探讨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全流程管理如何顺应市场趋势,实现票据业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1989年银行结算制度进行改革,把商业汇票列为一种主要的结算方式,目的是将商业信用纳入票据化的轨道。推行这种结算方式对于促进企业之间按期付款,清理和防止拖欠货款,减少产品积压,疏导商业信用,解决企业资金紧缺,缓解信贷规模供求矛盾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据调查,我县各专业银行在开办商业汇票结算业务遇到阻力较大,受资金规模、资产流动性与安全性以及经济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截到1991年8月底止,只有工商银行一家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18笔,金额90万元,其它专业银行都没有推广使用。如何进一步推广商业汇票结算的问题必须进行探讨,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   1.票据市场初具规模,票据业务量平稳增长.我国票据市场经过80年代的发育和90年代的规范、发展,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货币市场,在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按年度发生额计算,1995-1999年,商业银行分别办理票据承兑2424亿元、3898亿元、4600亿元、4861亿元和507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5%;办理贴现1412亿元、2264亿元、2740亿元、2400亿元和2499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0%;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844亿元、1358亿元、1322亿元、1001亿元和1150亿元,年均增幅达8%.2000年,上海的票据业务升势明显,1至9月金融机构贴现贷款累计发放244.4亿元,再贴现累计发放88.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47.7亿元和59.72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为维护商业汇票业务健康发展 ,进一步规范票据行为 ,防范票据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 7月 2 6日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通知》强调 ,严禁承兑、贴现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承兑授权制度和承兑授信业务管理 ,在出票环节严格把关 ,切实加强承兑业务审查 ,办理承兑业务时 ,必须审查承兑申请人与票据收款人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关系。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办理贴现业务 ,所办理的每笔票据贴现 ,必须要求贴现申请人提交增值税发票、贸易合同复印件等足以证明…  相似文献   

19.
票据承兑、贴现,是用经济办法疏导和管理商业信用的有效措施。1980年人民银行总行提出有控制地开放商业信用后,由于管理工作未能及时跟上去,出现了一些混乱。为了加强对商业信用的疏导和管理,引导其步入正轨,1981年经总行同意,首先在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试办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在上海分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其它许多地方也相继参照试办。据了解。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规模不等地试办  相似文献   

20.
<正>开展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业务,对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加强资金融通、改善金融调控,具有积极的作用.福清县至今年5月,已办理银行承兑汇票3万元,票据贴现80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