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日正式投产。武钢厂区座落在武汉市青山区,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所辖的4座铁矿、2座辅助原料矿分布在鄂东、鄂南及河南焦作。武钢现有全民在岗职工89078人,其中钢铁从业人员14587人。到2002年底,武钢累计生产钢1.32亿吨,累计实现利税467.86亿元,上缴国家370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5.76倍。武钢已具备年产钢铁各8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等一整套工艺设备。武钢主要生…  相似文献   

2.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有在岗职工近9万人。2005年3月,武钢和鄂钢实现了联合重组,为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等整套工艺设备,钢铁生产规模居国内前三。  相似文献   

3.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已成为生产规模逾4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2009年,武钢成功跻身世界500强行列,目前位列第321名。  相似文献   

4.
精炼武钢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历50年的风风雨雨,武钢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武钢总经理邓崎琳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冶炼专业,从1976年分配到武钢后,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工长、车间主任、武钢第二炼钢厂厂长、武钢生产部部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武钢股份公司总经理等职。  相似文献   

5.
晓闻 《中国质量》2007,(12):55-55
一、武钢追求卓越之路 武钢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与鄂钢、柳钢联合重组后,集团公司已成为年产钢2000万吨规模的大型企业,在中国排名第3位,世界排名第16位。武钢是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武钢主要钢铁产品有几百种。其中,冷轧硅钢片、汽车板、桥梁用钢、  相似文献   

6.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武钢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7.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均亲临武钢视察指导工作.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已成为生产规模逾4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2009年,武钢成功跻身世界500强行列,目前排名第328位.  相似文献   

8.
武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自1958年建成投产以来,在40多年里经过不断创新,目前已成为我国具有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板、棒、线等,品种规格齐全、以薄板和中厚板为主的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钢能力达700万吨。 武钢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1979年武钢就开始实施钢铁产品创优和评优活动,1990年国家冶金工业局推行钢铁产品达国际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9.
武钢是新中国新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武钢在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股份后,现已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0.
武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自1958年建成投产以来,在40多年里经过不断创新,目前已成为我国具有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板、棒、线等,品种规格齐全、以薄板和中厚板为主的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钢能力达700万吨。 武钢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1979年武钢就开始实施钢铁产品创优和评优活动,1990年国  相似文献   

11.
正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8年建成投产,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骨干企业。50多年来,武钢经历了三次创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武钢大力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先后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海资源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钢铁主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初步形成"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界的一场重大变革首发于武钢.1993年1月22日,世界为武钢的一条新闻震惊:武钢大“裁员”,8万人不再吃钢铁饭.武钢拥有职工12万人,“裁员”数字占其三分之二.中国权威新闻机构———新华社播发的这条消息,立即引起海内外舆论大哗:台湾《联合报》头版刊出此新闻,在“中共官方机构大改革将裁员1千万”的巨幅标语下,所作的醒目标题是:“武汉钢铁公司裁员八万人,大部分转业相关单位新组公司从事多角度经营.”香港《经济日报》并配专评,称武钢的经验是大陆国营企业是否进行脱胎换骨改造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3.
武钢内部审计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必爱 《中国审计》2004,(14):59-6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我国以“全、薄、专”著称的重要板材基地,具备年生产钢铁各8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武钢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努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注重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监督和评价作用。2001年,公司在完成了“非钢企业全面推向市场,主体实施债转股”的体制改革后,迅速致力于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总经理刘本仁在机构改革之际做出了“进一步扩大审计队伍,增加审计力量”的批示,随之公司实施了完善审计委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武钢通过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忠实履行国有企业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为企业文明和谐打下了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企业科协》2007,(12):F0003-F0003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武钢成为年产钢2000万吨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产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其中,武钢生产的冷轧硅钢片、汽车板、桥梁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钢、集装箱用钢、帘线钢、高性能建筑用钢等“双高”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  相似文献   

16.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济钢)是山东省属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8年建厂,现有在职员工3.8万人,其中钢铁主业1.2万人,2002年产钢近400万吨,2003年已具备年产钢500万吨、钢材400万吨的生产能  相似文献   

17.
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八钢)是自治区境内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企业,自治区利税大户。拥有总资产32.74亿元,职工1.06万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3500人,现已形成年综合产铁100万吨、产钢150万吨、产材135万吨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日正式投产。厂区坐落在武汉市青山区,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所辖的4座铁矿、2座辅助原料矿分布在鄂东、鄂南及河南焦作。武钢是我国重  相似文献   

19.
《财务与会计》2011,(1):11-1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建的第一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投产50多年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臣犬贡献。近五年来,武钢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①构建了具有武钢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该体系由创新决策体系、创新运行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外部资源支撑体系等四个子体系组成。②建立了高效的、  相似文献   

20.
何伊凡 《中国企业家》2008,315(9):32-32
从辽宁营口港的鞍钢,到广西防城港的武钢,沿着中国东部海岸线从北到南,正活跃着中国数个钢铁巨人紧张建设的身影。 国家发改委3月批复同意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与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两个新项目分别以宝钢和武钢两大央企为主导,规模都是1000万吨级,在中国前所未有。它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加速从内陆转移、全面进入临海布局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