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洪武通宝",是明朝通行的货币,铸于朱元璋洪武年间.存于后世的一种背面铸有牧童骑牛图案的"洪武通宝",即所谓"洪武牧牛钱",因无明确的史料记载,"牧童骑牛"的图案又巧合了传说中朱元璋的童年经历,究竟它是官方所制并在市场流通的纪念币,还是民间私铸的花钱,抑或是后世民间工匠的伪造……藏界一直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2.
明朝虽然立国277年,历十七皇朝,但实际铸行小平钱的仅有十朝11种钱币。它们是大中、洪武、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因忌讳太祖朱元璋名字中的“元”字,钱名一律用“通宝”。在这些明代小平钱中,面文书体的变化不是很大,没有选用隶书、篆书来书写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来收集到一批广西铸光背洪武通宝小平钱,现将其中一部分版式介绍于后. 一、广西铸光背洪武通宝小平钱的版式 1、爪贝宝:直径2.48cm,穿宽0.65cm,厚0.11cm,重3.95克.  相似文献   

4.
明朝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二百七十六年间共铸有十种年号钱中)。这十种年号钱中最少见的是穆宗朱载后所铸的“隆庆通宝”,而最常见的是崇祯、洪武,永乐,万历钱。十种年号钱中质量最上乘者笔者以为当属万历,只有万历钱才真正称得上“金背、火漆、镟边”。万历钱不光质量上乘,且字体变异微妙,版式纷繁多样,泉币界称之为异品者,“万历异品,易被忽视,常隐于普品之中。”(王健舆、邹志谅《王荫嘉品泉录》)。  相似文献   

5.
朱元璋是从一介布衣,经过艰苦的奋斗与拼博夺取了天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或者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对他所铸行钱币的收藏情有独钟,今选上稀见品三枚,制成拓图愿与泉友一同研究。图一,洪武通宝,小平钱,直径24,穿径4.7,郭厚2mm,重4.82g,青铜质,此钱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6.
笔者集有两枚洪武通宝背记值钱,现拓图介绍如下:图一,洪武通宝背“五钱”,直径4.1、穿径0.9、厚0.4厘米,重24克;图二,洪武通宝背“三钱”,直径3.2、穿径0.7、厚0.19厘米,重11克。上述两枚记值钱皆为红铜质,钱体厚重包浆自然。钱文为真书顺读,字体粗壮工整,字迹清秀遒劲笔划清晰  相似文献   

7.
钱镜当何用     
罗思 《西安金融》2003,(6):62-62
2002年初夏,我在西安八仙庵旧货市场地摊购得洪武通宝钱镜(见相片),镜的正面可照常使用,而背部却镶着一枚折三洪武通宝。该镜径46.6,缘厚3.2(钮处厚6mm),青铜质略泛黄;镜背所镶之折三洪武通宝径32.8mm,铜质为红铜,系“双点通”(通之“辶”一点处为两点);总重23.3克。据笔者及西  相似文献   

8.
史志对古钱的铸地及钱局规模少有记载,因之古钱学有一些问题难以解答.就广西而言,如唐代开元通宝背"桂"字钱,五代十国南汉乾亨重背"邕"字铅钱,明代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桂"字钱等,其铸地在哪里?钱局规模怎样?铸额多少?尚难得到确切答案.  相似文献   

9.
对于明朝钱币版式的研究,多年来我们主要集中在明初的“大中”、“洪武”及明末的“万历”、“天启”、“崇祯”等几朝,因这些皇帝铸行的钱币有大小不同的币值,而且多带纪地、纪局和纪值等背文,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而其它如“永乐”、“宣德”、“弘治”、“嘉靖”等钱币,因大量发行的均为光背小平钱,故除对极特殊品的版别有所区分外,诸钱谱大多一带而过,所列版式单一,给人们有明朝中期钱版式简单之感。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金融》2011,(4):94-95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铜钱流通制度于洪武元年,颁布洪武通宝钱制,但后来由于铜钱铸造量有限和贸易用钱量增大,不便携带的铜钱成为商业圈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铜钱流通制度于洪武元年,颁布洪武通宝钱制,但后来由于铜钱铸造量有限和贸易用钱量增大,不便携带的铜钱成为商业圈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江建敏 《西安金融》2004,(12):65-65
“宽永通宝”始铸于(日本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公元1625年),是日本货币史上寿命最长、铸量最多、品类繁多的钱币,与中国贸易而流入的数量很多,故在安徽青阳的明清建筑遗址中屡见不鲜。由于古宽永(公元1625———1667年,特征是“宝”字二足相连称足宝)铸期、铸量短少于新宽永(公元  相似文献   

13.
顺治通宝背“户”,是“顺治五式”钱制中的单汉字钱。其制式仿唐会昌开元纪局纪地钱式,特点是钱背铸一汉字,以纪铸地或铸局之名。如顺治通宝背“户”者,大清户部宝泉局之铸币也。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局开铸。会昌开元这一钱式,在宋朝时就曾得到过继承。北宋哲宗元年间铸过小  相似文献   

14.
许昌出土的唐代“乾封泉宝”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喻战勇 《西安金融》2003,(12):61-62
乾封泉宝铸于乾封元年(666年)夏四月,高宗李治登泰山“封禅”之后,以“乾封”年号铸钱,钱文环读,与开元通宝钱同时并用,乾封泉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8个月后,即乾封二年(667年)正月,李治下诏:“高祖拨乱反正,爰创轨模。太宗立极承天,无所改作。今废旧造新,恐乖先旨。其开元通宝、宜依旧施行,为万代之法,乾封新铸钱之钱,令同储纳,更不须铸。”由于此钱是虚值钱,重量和开元钱相差无几,而此钱每文却当开元钱十文。两钱并行,商贾百姓为避免在兑换新钱时蒙受巨大损失,纷纷拒用。先后铸行仅七个多月就遭废止,存世不多,此钱以往中原地区很少见到,仅…  相似文献   

15.
民国重宝当十钱最早披露于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据《上海钱币通讯》第40期徐渊、徐晓岳的《“民国重宝”背直读“当十”钱》文章介绍,现存世多见的民国通宝当十和民国通宝背东川小钱都是民国初年时云南东川矿业公司所铸,系就地取滇铜提炼浇铸而成,作为该公司发放工资之用。从现今实物出土来看,民国重宝当十钱多发现于云南地区,其他地方基本未见,由此可证民国重宝钱是在云南一带铸造流通使用。结合另两种同铸于云南一带民国通宝钱的特征和铸地、铸期来分析考证,笔者以为民国重宝钱也是云南东川矿业公司的铸币。其铸期应非常短暂,故存世十分…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从泉友处交换得一枚异版“裕民通宝”背“一分”钱,该钱直径28.5毫米,穿宽6毫米,重6.35克,青铜质地,钱文仿宋体,钱面“裕民通宝”四字对读,背穿右铸“一分”字样,表示折银一分。该钱与普通“裕民通宝”背“一分”折银钱的最大差异在于,正面钱文“民”字下有一巨星。该  相似文献   

17.
“太平通宝”钱铸造于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是宋代第一种年号钱。钱文书体真书兼八分体,背无文字或有星月纹,以铜质小平钱为主,至今小平铜钱存世仍多。另铸有铁钱,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几种,主要铸造行用于四川、湖广等地。当时福建建州也曾短暂铸造过“太平通宝”背巨星纹折十型大铁钱。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钱币上各种书体丰富多彩,钱文的精妙无比吸引着众多集币爱好者。首次在钱币上书写钱文的人是秦丞相李斯。“半两”、“两甾”钱文均是他采用小篆书写的,其体势修长,遒劲有力。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铸行钱币上的隶书“开元通宝”是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所书,四字平正古朴,结构开朗爽健。五代南唐书法家徐铉用篆、楷两体书写的钱文“唐国通宝”,真可谓珠联璧和,新颖别致。“淳化元宝”集真、行、草于一体,钱文出自宋太宗赵光义之手,该钱又称“御书钱”。宋徽宗赵佶精通书画,擅长行、草、真书,尤以铁线条最为得名,又称“瘦金体”,“大…  相似文献   

19.
开元通宝的产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 《西安金融》2003,(11):60-61
中国古代货币有几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青铜仿贝的产生,它标志着中国丰富的铜资源成为铸造货币的主要原料。第二次是秦始皇统一币制,它确立了外圆内方的中国货币形式和面文记重的形制。第三次当属开元通宝的铸行和使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铜钱。这  相似文献   

20.
近期拜读《钱币研究》2002年第10期林染先生大作《唐钱重大发现:乾元通宝》一文(下称林文),林文将乾元通宝说成“孤品”,并定为唐铸。此论似有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铸开元通宝起,到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铸咸通玄宝止,前后铸有七个钱号,均有史籍记载,但从未见有关铸乾元通宝的史料。因此,不应将乾元通宝纳入唐钱范围。由丁福保编撰,戴葆庭参与鉴定的《历代古钱图说》,成书年代为1940年,多年来一致被泉界认为是一部较好的钱币工具书。该书235页3070号钱图,即是乾元通宝,标价五角。《图说》在六十多年前就将乾元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