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泡聚苯乙烯塑料(FPS)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做包装材料、快餐饭盒等),其用量之大、品种之多是众所周知的。用后,绝大多数被弃之为垃圾,形成“白色污染”这一严重问题。有关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现已成功地将废FPS制成各种高级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2.
柳依 《民营视界》2007,(1):60-64
自古以来,人类的繁衍生息便与水源息息相关,纵览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像浩浩荡荡的流水一样波澜壮阔,蔚蕴生辉。有水的地方就有历史,有水的地方总会发生许多故事和传说,经过岁月的流传和累积,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北京话     
赵大年 《首都经济》2005,(10):90-91
有学者提出:人类的本质是沟通。我们都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独的鲁宾逊。人类的生产、贸易和知识传播,都是社会活动,彼此沟通思想.才能分工协作.因此语言就成了人类使用得最广泛、最重要的工具和文化载体(文字也是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4.
谷哗 《世界通讯》2001,(5):32-34
今年初,已有130年历史的国际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题为《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测定和分析》的论。这项科学新成果,是在去年6月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分类和排列后得到的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基因组图谱。这是对人类基因组基本面貌的首次揭示,表明科学家们开始部分“读”出人类生命“天书”所蕴涵的内容。事实上,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在1990年就正式启魂了。  相似文献   

5.
杜辉 《东北之窗》2011,(13):54-55
公平或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追求公平或平等是人们最基本的愿望,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义要求和价值观念。经济越发达,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和谐,而和谐的基础就是广泛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1塑料制品的广泛用途及负面影响 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下,石油工业及化学工业得到快速进步和发展。天然气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发现和生产,又促进了以合成树脂为基础材料的塑料工业的诞生和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人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塑料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生产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经济实体,成为现代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钢铁、水泥、煤炭、塑料)群体之一,为人类社会发展、物质文化生活资料的丰富及多样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建设循环经济实现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在意识到工业发展产生的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后,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人们发现,污染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为了目前的经济利益而不颐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挽救人类,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它要求世界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坚持这个战略原则,并争取早日实现它。  相似文献   

8.
创新之艰难,我们以生理学为基础作了必要的阐述,然后又从心理学的角度予以验证。而事实上,人的生物性本能最终还影响到人的社会属性,这可以从人类化学所归纳出来的基本概念得到进一步的佐证。作为化核心的“价值体系”,正是由“历史演绎并经过筛选而形成的价值观”,它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产物”到“障碍”,充分证明,人的“死本能情结”已经转化为某种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虽不缺水,但对水的要求不同,用处不同,结果也不同。水可以制造出各种饮品,但唯有酒,历经干百年而魅力不减,深受不同人种、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习俗的人们的普遍喜爱,也没有任何一种饮料,如它这般有无数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含有这般广泛的文化意义。美酒,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独特魅力,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发现、使用和革新材料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5(12):15-15
日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材料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导电化合物的新用途。在经过特定的处理后,这种化合物可被制成绝缘的薄膜,与一般绝缘体不同,其绝缘作用不是通过阻止电流流动而是诱导电流流向他处来实现的。这种特性的材料有望使目前显示设备的厚度和能耗得到大幅缩减。这种材料被称为溶解型沉积氧化铝钠,在晶体管技术及电子阅读器等便携设备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这种钠β 氧化铝拥有一些十分实用的特性:可液态化生产意味着通过模板就可将其轻易而精确地嵌入印刷电路之中,方便规模化量产;而工作电压低意味着,这种薄膜在极低的电压下就可启动,以其制成的显示设备仅用较小电量的电池就可以驱动。 ( 科技日报)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将鸡毛制成一种高价值、多用途的吸附材料。据介绍,先将从鸡场运来鸡毛作干燥处理,再用酒精清洗以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物,然后去除羽管,最后制成粉状材料。领导此项目的专家瓦尔物·史密特博士指出,这种以鸡毛原料制取的吸附材料可广泛地用于工业领域,如可吸附浮在水面的油层或有毒化学物质,还特别适宜吸附铜、铬等金属。此外,这种材料也可制造尿布,其重量比普通尿布轻2成,但吸附能力却大一倍。如果用这种材料与一些化学物质混合,还可制取一种既耐用又可再生利用的塑料。美国…  相似文献   

13.
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博士生导师舒斯云教授日前宣布,在人脑中发现了一个和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大陆”,命名为“边缘区”,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广泛承认。这一发现以及中国加入国际“人类脑计划”,标志着我国在世界脑研究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藏医学因其凝聚着与人类起源同步的殊胜“力量”,在濒临垂危的逆境中彰显出无穷的生命力,在经过无数次优胜劣汰的磨砺中,把生命延续到了21世纪。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报告》2005,(197):1-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体现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存在于收入分配、财产分布、就业和工资报酬、教育、公共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以及税收和财政收支等各个方面,并形成了近两亿人的社会弱势群体。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以解决这些不公平问题。本报告认为有必要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制定一系列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十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叙述,揭示了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旨在引起人们对固体废物污染的重视。从而使人们对环境污染引起高度重视,还人类一个清洁、美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廖坤 《魅力中国》2009,(3):63-64
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目前尚难确知,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估计,约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黏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威胁的今天,不少人认为,“人类未来的出路在海洋”。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应,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包括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在内的庞大家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社会科学取得了如下两个方面的突出成果:一是指导人类从野蛮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可称之为社会实践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