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6%,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亿,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达3.81亿……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新媒体时代正呼啸而至.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达到2.77亿人,增幅为18.6%.在新闻传播领域,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勃兴的新媒体,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冲击,<家报>在近几年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做了如下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张雪芬 《活力》2013,(12):88-88
基于网络而兴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最强势媒体.已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和推进中国社会成长的新力量。随着新媒体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开始进人“快速点击阅读”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即时通信用户达4.45亿,微博用户数达2.74亿。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报纸生存带来危机也带来发展新机遇,只有用跨界的新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实现与新媒体的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这意味着有近七成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已经成为网民接入互联网的重要入口。随着互联网大鳄的纷纷试水,智能手机在逐步蚕食传统手机市场的同时,也进入了"血拼"性价比的时代,同质化隐忧中,一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争夺大战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1%,远远高于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可以看出,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上网的第一大终端。而且,随着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与手机终端各类应用的迅猛发展相互促进,势必促使更多上网用户向手机终端转移。企业正在走进移动互联时代。  相似文献   

6.
杨潇 《活力》2012,(8):210-210,230
网络媒体.这一二十世纪最后几年才出现的全新媒体,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手机、邮件、博客、论坛……拥有了新技术和新工具,网民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7.
李红兵 《活力》2011,(5):240-240
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达到2.77亿人,增幅为18.6%。在新闻传播领域.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勃兴的新媒体,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冲击,《家报》在近几年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做了如下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新媒体”一词的出现,可谓是令学者们众说纷纭,对于新媒体的范围界定,也只能说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手机和网络正引领着人们进入到规模空前的新媒体时代。它们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网络传播渠道向受众提供信息以及服务等。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新媒体的自身,更要关注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倩 《活力》2014,(10):101-101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增强,以手机为载体的新的移动阅读时代已经初露头角。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2.98亿网民以及1.17亿手机网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阐述观点的重要平台,网民正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的重大力量.分析网络舆情,把握网络舆情走向,对于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丽静 《活力》2013,(1):57-57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手机首次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的日渐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一个由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带来的全媒体时代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12.
石佩霞 《活力》2014,(7):150-150
一、手机媒体、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新闻客户端成为获取新闻资讯最为快捷的渠道〈br〉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随着各个城市无线网络覆盖和家庭无线网络搭建,越来越多的受众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各类移动阅读终端及无线网络和3G 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新鲜资讯,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新闻客户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手机电视的业务本质是一种移动数据业务,是利用手机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作为多技术、多媒体融合的产物,手机电视正在成为一种独特的新媒体形态,而被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手机电视实现方式并进行比较,以及手机电视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4.
王思傲 《活力》2012,(4):71-71
进入21世纪,“新媒体”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将所有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信息接收工具全都称为新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大众媒体自然也不甘落后,电信与传统媒体结合.推出了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电信与网站结合,推出了手机博客……新世纪的媒介环境,你未唱罢,我已登场,好不热闹。随着手机报的诞生,意味着报纸形态更加走向多样化,呈现出“一花三朵”的现象——纸质报纸、手机报纸、网络报纸,进一步推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跨越.“跨媒体”经营有了新的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5.
谢一帆 《价值工程》2012,31(4):157-159
随着3G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多媒体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电台、手机电视等移动多媒体信息传播载体借力3G技术催生第五媒体蓬勃发展,使手机网民尽享快餐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作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要顺应高新科技的时代浪潮,抢抓契机借力3G技术积极构建移动图书馆在线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6.
曹国志 《活力》2014,(10):17-17
当今时代,网络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同一张无边无际的网。整个世界都处在网络之中,我们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网络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今年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近5亿,微博用户超过3亿。中国已经成为新媒体应用第一大国,形成了全球最庞大、最复杂的舆论场。从我省情况看,我省网民已达1514万,网络普及率39.5%,增长速度列全国21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受到挤压和蚕食,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正在逐渐缩小,发展形势异常的严峻。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通过吸收与发展两条策略,来实现传统电视媒体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4.57亿,手机网民达3.03亿,备案网站达191万个。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观念、精神生活方式和生产发展环境。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王宁宁 《价值工程》2010,29(22):163-163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新形势下,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以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了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对新媒体技术要有充分的认知和把握,要因势利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媒体(New Media)是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又被称为"第五媒体",其中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近年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将目光投向了新媒体的运用,新媒体凭借其高效、快捷、低成本的优势逐渐成为企业招聘中的"新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