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庆红 《魅力中国》2013,(25):399-39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沿海和地区。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避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地方社会管理思路尚未摆脱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对进城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农民工的利益、诉求难以在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得到制度化的表达,一些城市的社会治理仍沿用管制式管理的方式。必须认同进城农民工是城镇居民,按照公平对待、民主法治的原则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王艳芳 《发展》2008,(3):129-13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各地农民特别是广大中西部的农民走出农村,离开土地,源源不断流向城市。这需要尽快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探讨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必要的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需要农民工,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接纳他们。根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工资水平总体偏低的现象。而与“三低”相对应的,则是“三多”一工伤及职业病多、加班多、劳动争议多。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融入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这不仅要在制度上有所突破,更要在管理理念上有所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农民工已经开始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农民工社会属性的新论断,是我党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这一论断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城市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转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春节将至,在城里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都要回家过年。过年需要用钱,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农民工总要给孩子们送点礼物,以示对后代的关心;给老人些“押岁钱”,以表对长辈的孝敬。重庆云阳县的熊德明夫妇是幸运的,不期而至的温家宝总理帮他们讨回了被拖欠了一年的2240元工钱;在北京等城市务工的农民值得庆幸,因为北京等城市作出承诺,一定要在春节前将拖欠的工资发还到农民工手中。而对那些工资仍可能被拖欠的农民工来说,目前他们最缺的是早就应该付给他们的血汗钱。  相似文献   

8.
金学明  丁凯 《浙江经济》2007,(15):29-29
农民工群体介于城市市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目前全国大体数量在1.2亿-1.4亿左右,并且逐年递增。然而,这样一种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结构性力量,却因为自身的外来性和流动性,经常遭受“社会排斥”,并在社会结构中呈现出“城里人”一“乡下人”、“体制内”一“体制外”的等级关系。面对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意识到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眼中的住房公积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部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这一被业界称为“战略性构想”的举动,在年轻的农民工阿强眼里是“一种有梦想的生活”。而在他40岁的工友眼里,由于害怕最后拿不到自己交的那一部份钱,而显得“一点也不划算”。住房公积金,一个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房者有其屋”的制度,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2亿多中国农民工来说,并非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10.
周先聪 《宁波经济》2004,(8):35-36,39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城市农民工(以下简称“农民工”)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的劳动者。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却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长期以来被无情地拒之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中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颂 《北方经济》2007,(5):29-30
一.农民工问墨的现状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体现了农民工问题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农民工,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靠务工为生,他们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又不能融入城市社会,伴随身份差别的待遇差别、社会福利差别、社会活动差别使他们成为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成为奔波于城市社会边缘地带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12.
民工离“市民待遇”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提出让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目的是让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当前形势下,让农民工变市民存在哪些障碍和问题?该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十大活力城市”评比中,无锡市以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化管理、亲情化服务,荣获全国唯一的“农民工最满意城市”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私企对"新生代"农民工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如今在一些沿海城市居然变成了“民工荒”。归结起来,民工权益受损是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而发起这场“用脚投票”的隐性反抗的正是变化了的“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在社会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和不同。正是这些不同警示拥有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的私营企业必须正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地市和县城不同城市规模地区为例,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和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实证模型,发现县城和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和市民化意愿论证结果相一致,二者存在一定关联,提出对第二代农民工、低学历农民工、“四有”农民工实行有差别的分类市民化,通过就地就近市民化和异地市民化模式推进,对于其他行政等级地区亦可进行分类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建设部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这一被业界称为“战略性构想”的举动,在年轻的农民工阿强眼里是“一种有梦想的生活”。而在他40岁的工友眼里,由于害怕最后拿不到自己交的那一部份钱,而显得“一点也不划算”。住房公积金,一个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房者有其屋”的制度,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2亿多中国农民工来说,并非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17.
让“新生代农民工”的梦想渐成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之为“无根的一代”,他们既未被城市接纳,又对农村极为淡薄,很多人把他们归纳为“愤青”的一代。有着改变现状强烈渴望,而在向“上”的渠道被阻塞的背景下,强烈渴望就会异化为心理失衡.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林拉洒 《魅力中国》2014,(25):12-13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部分。社会学关于“内卷化”的分析,对于进一步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发展,制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政策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政府近日下发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农民工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不得发放给工程承包人。针对拖欠工资问题,《意见》要求加强工资制度建设,对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监控,做到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务合同约定执行。特别对农民工集中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求推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农民工计酬手册制度及工资支付“月薪制”,确保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两亿左右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或从事服务业,在这中间,第二代农民工逐渐占据了绝大部分,他们在成为农民工主体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成为市民,不愿回到农村成为农民。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而在市民化过程中,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就面临一种“天花板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