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名人广告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通过名人在广告中的推介,能较快地提升品牌知名度,巩固产品的市场地位,实现快速营销的目的。一、名人广告的概念名人广告指由影视明星、歌星、体坛名将、社会名人等推荐产品、为产品优点佐证、或作为产品的代言人的一种广告策略(曾朝晖,2004)。它是一种借势营销策略,通过将产品品牌与名人形象或声誉相联系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本专栏前几期讲到广告主利用虚假广告促销产品和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虚假广告而为之,应负连带责任的情况。实践中还有的情况是:某些组织、社会团体直接以其名义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产品。如“某某酒类行业协会”隆重推出某某品牌名酒,某某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这些产品的质量、功能等,如果与广告宣传的不符,就形成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3.
企业如何选择名人做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名人广告,就是在广告中利用知名人士来服务于广告主以实现一定的商业目的的广告形式.利用名人充当形象代言人对企业而言有以下好处:带来了广告的可读性和可记性.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消费者会把对名人的喜欢转移到品牌上来,能为品牌或产品带来肯定的态度转变,产生积极的情感.可把名人的性格特点与品牌形象联系起来,赋予品牌一定的品牌内涵与个性,有利于建立品牌个性和品牌识别:名人广告易于产生模仿效应,促成名人所代言的产品流行:名人广告可以拉动产品的即时销售。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名人广告大范围的流行本文将站在企业的角度讨论名人广告的选择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名人广告,是竞争日益激烈的企业迅速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树立企业或产品良好形象的一种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于是乎,各类企业纷纷邀请名人做广告。名人广告促销已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众多商家创造了不少的商机。但人们也看到许多企业在费尽心思、花大量资金请名人做广告后,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并未如愿上升。  相似文献   

5.
职业打假人杨连弟向本刊举报,著名演员刘晓庆涉嫌虚假宣传;近期频频现身于影屏的影星陈小艺有关宣传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广告被叫停;一连串的涉及名人与宣传的官司见诸媒体。北京出台政策规定,叫停名人代言宣传。国家工商总局首次向社会发出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的通告,对多次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造成恶劣影响的广告主将给予停业整顿的处罚。  相似文献   

6.
广告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行为,有时也会传递一些错误信息,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从而产生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一般情况下,违法乃至虚假的广告的法律责任应由广告主来承担.但是,现如今广告的运作模式一般由名人、明星来做宣传,常会对广告的真实性、全面性、影响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也应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了引起广告的受众注意,增强广告产品的可信度,越来越多的名人利用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和个性魅力充当企业或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导致了反差较大的双重效应。本文就名人广告的简介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不断完善名人广告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有近3700万家企业,约7000万的营销大军,但在营销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却相当严重,如虚假广告、营销错位、广告万能症、恶性价格战、营销生态病、“名人”广告症……等等各种各样的营销病症充斥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浪费。产品积压、假货充塞市场、水货泛滥成灾已严重影响到  相似文献   

9.
名人广告是由名人出面推荐产品或为产品优点佐证的广告.我国古代存在名人广告,但却无法兴起,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联系.然而如今面对近乎泛滥且质量不高的名人广告,又有着中西文化融合的因素.由萧条到泛滥,名人广告在古今的反差必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本文将从文化角度分析我国的名人广告在不同时代的境况.  相似文献   

10.
一、现实语境中名人广告的双刃剑效应 (一)名人广告及其现实境遇 名人广告就是请名人作为形象代表或商品的推荐者、证言人等参与拍摄或制作的广告.  相似文献   

11.
最近爆出了一则新闻:某相声演员一人代言的广告竞有10则违法,且被中国广告协会作为违法代言的典型予以点名曝光。而天津市一市民已将其诉至和平区人民法院,以其代言两种产品违法为由,要求销售商和其赔偿并向所有消费者道歉,法院已正式立案。这一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责任的热议。  相似文献   

12.
峰青 《经营者》2007,(7):64-64
<正>3月15日,央视的主题晚会再一次引爆了舆论炸弹,这一次被揭露的是由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茶”广告涉嫌虚假宣传,于是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又一次被丑闻顶上舆论的峰口浪尖。  相似文献   

13.
黄伟峰 《企业导报》2011,(13):191-192
本文将在分析明星虚假代言带来的危害的基础上,从基础法理、社会实际需求和比较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主张名人因代言虚假广告而承担责任具有必要性、应当性、合法性,应以过错推定原则为归责原则,追究其侵权责任,同时分析了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虚假广告充斥电视节目、明星代言产品屡现问题的情况,新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出相应规定,代言虚假广告的明星和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将负连带责任。近年来,虚假广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毒瘤”,消费者面临的不只是被忽悠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一些食品、药品的假广告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名人代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琴  张蕾 《企业活力》2010,(11):38-40
在广告中使用名人早已成为营销界普遍的一种沟通策略。为了提高名人代言效果,合作企业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名人代言人的选择决策,包括名人绩效、名人可信度、名人专业性、名人吸引力、名人与产品的匹配性、名人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形形色色的虚假广告,请睁大您的眼睛!有“十个提示”请您谨记: 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广告可信度; 广告投放量不等于产品高质量; 媒体名气大不等于广告无谎话; 广告承诺虽然好但未必能兑现; 自称百分百有效定是胡编乱造; 打折降价多却未必是实话实说; 产品“公证” 了未必就有保证; 单位推荐未必就经过严格检验; 广告现场演示不等于实事求是; 熟人推销介绍不一定安全可靠。 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广大消费者自觉抵制并积极举报广告违法行为。睁大眼睛看广告──消协给您提个醒@小陈…  相似文献   

17.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侵权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虚假广告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国内"SK-II违禁门"状告明星第一案败诉,到2007年出现的"藏秘排油减肥茶"和"亿霖木业特大传销案"等事件,更是把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推上了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名人广告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通过名人在广告中的推介,能较快地提升品牌知名度,巩同产品的市场地位,实现快速营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消费防范虚假广告的意识,避免陷入认识误区。中消协提出以下"十个提示",提请你 特别注意。   一是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广告可信度;   二是广告投诉量不等于产品高质量;   三是媒体名气大不等于广告无谎话;   四是广告承诺好不等于最后能够兑现;   五是宣称百分之百有效不等于不是胡编乱造;   六是打折降价多少不等于全是实话实说;   七是广告宣传"公证"不等于产品就有保证;   八是某某单位推荐不等于经过严格检验;   十是"熟人"推销介绍不等于安全可靠。   以下 15种广告违法行为希望消费者自觉抵制并积极…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李逵广告”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李鬼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所谓“李逵广告”,就是请真正的名人做广告,名人做广告可以带来名人效应,可以使一个默默无闻的企业、品牌和产品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但请名人做广告是要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