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服务业跨国投资决定因素与我国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服务领域吸引外资的水平远远低于制造业,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本文从分析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动因和跨国投资选址决定因素出发,对我国当前服务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试图解释我国吸引服务业跨国投资相对较少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服务业引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服务业的引资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计量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对我国服务业的宏观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情况、国民经济增长潜力呈正相关:而受服务业行业准入政策的限制,引资规模则和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存量表现为负相关的扭曲关系。此外,由于我国服务行业普遍存在的垄断,使得服务业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市场化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面对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外资逐步大规模涌入,发展城市服务业是必然之选,大势所趋。党和国家也已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方针政策,并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大城市应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我国各城市作为吸收服务业外资的主要载体,其所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那么城市将如何调整自身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在新一轮的引资中更加科学有效地吸引服务业外资,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利用外资促进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战略。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着如何更好地改善我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适合我国特点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征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逐渐成为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历程和行业特征,并结合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服务市场日益扩大开放的背景,对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6.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向对我国服务业的深层次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现代服务业作为高利润、高增长行业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争夺更多市场份额的目标和焦点.随着加入WTO后各项具体承诺的实施,国际资本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将大幅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把握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向及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服务业的引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医疗卫生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部分,积极顺应这一要求,把握医疗卫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格局,稳妥有序地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业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山东省各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运用神经网络对山东省各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归纳分类,根据分析结果对各地区信息服务业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 ,各地区对外开放度的差距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因素。佛山在对外开放度高达85 %的环境下 ,经济高速发展 ,已成为广东唯一的GDP超过千亿元的地级市 ,居广东省第三位。加入WTO是我国对外开放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对外开放由此进入全新的战略机遇期 ,同时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建立广东省第三大城市 ,必须采取适当对策 ,化挑战为机遇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为经济强省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已经超过了51%,连续3年超过了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向服务业集聚,已突破了传统的对外投资动机,利用外资已经名副其实地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我国的服务贸易也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服务业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顺应这一要求,把握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格局,安全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992-2007年中国工业的数据,对流入我国的FDI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关系,FDI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同时环境污染的加剧又吸引了更多的FDI的流入,从而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最后对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拉动的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外资对我国各产业增加值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制造业,近20年的数据表明外资对我国制造业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拉动非常大;同时长期以来外资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也不容忽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以及金融、电信等行业的进一步开放,这些行业未来利用外资水平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由此带动国内产业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分析表明,国内产业结构发展与我国长期坚持积极利用外资具有明显的弹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从制度约束的视角对FDI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应用1985-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FDI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增加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FDI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呈边际递减规律(倒U型走势)。产生这种效应与FDI的资本供给、技术进步、收入漏出效应有关,也与中国金融偏向政策等制度约束有关。政府应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并加强产业引导,同时着力改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城市层面数据,本文研究了外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早期阶段,优惠的引资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对于三大经济圈吸收FDI都有决定作用。近年来,政策的优惠已经不是决定这三大经济圈吸收外资的主要因素,集聚效应和基础设施,尤其是邮电通讯设施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用地成本过高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三大经济圈外资流入。研究还发现: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外资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但是珠三角地区依旧是劳动密集型外资占主导。  相似文献   

15.
Since China opened its economy to foreign investment in 1979, it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destination in the world after the USA.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has dominated China's FDI inflow, however, when manufacturing activity is bifurcated into low and high technology classes,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China is in a transition stage moving from FDI in traditional low-tech activity to a high-tech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se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FDI inflow across low and high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cross four geographical regions of China. In the paper w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FDI high–low tech inflow by market size, labour cost, labour quality, and government spending on human capita.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就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中国1992-2006年的数据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影响中国的经济规模、结构和技术进步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加扩大了经济规模,使工业污染排放增加,同时其存量增加也优化了经济结构和提高了技术水平,进而又减少了工业污染排放,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总效应是正面的,但影响程度较小。另外,宽松的环境管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显现出一定"污染避难所"效应,但中国并未成为"污染避难所"。  相似文献   

17.
韩华英 《中国市场》2008,(28):65-66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跨国公司经营资源的综合体,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重要载体。由于我国物流服务水平低,目前进入我国的制造业、商贸业的跨国公司,通常要把其物流的国际合作伙伴带入中国。随着全球产业的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外资物流也随着制造业的转移进入中国。本文在对FDI结构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FDI结构现状,探讨我国吸收FDI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FDI和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出发,对二者间关联性进行机理分析之后,利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工业企业数据(1986~2008)验证FDI与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相关性,阐述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现状和水平,最后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利用FDI推动集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加上我国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外商对安徽省进行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50.65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商总金额的比重为51.3%。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服务业利用FDI的实证分析,揭示出安徽省服务业利用FDI对安徽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