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它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刻表述和具体体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已经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可。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有助于拓展专业教育的研究范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推进英语专业教学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努力培养出具有通识素养、专业扎实、德才兼备的优秀商务英语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广谱性",是面对所有学科和所有专业学生的教育。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独立运行,与专业教育处于"双体同行"状态,失去了创新创业的专业特色。创新创业又具有专业性,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通识教育、专业主体课程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全过程,提升创新创业培养的针对性,增强专业教育实践性。构建"精神与通识课程相互渗透—能力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入—教育与专业实习和实践相互嵌入"的聚合模式。并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与社科类专业教育的聚合实践,具体过程包括:与公共基础教育聚合、与专业主体课程教育聚合、与素质拓展教育聚合。  相似文献   

4.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实施学分制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特长,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的意义十分重大。高职旅游类专业想要适应区域经济与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旅游专门人才,就需要通过学分制的实施,加强通识教育,实行大类培养,创新工学结合的形式来推进旅游专业群建设。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对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适当、系统的通识教育,对于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乃至良好的个人品质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的建设对于大学是必要的,同时,需要有更深一步的实践探索.我国大学应确立旨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策略,一方面要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指导通识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而如今在"应用型"和"专业化"走俏的时代下,更多大学生忽视了自身全面发展的培养。这就使许多高校倡导通识教育,以此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但是我国的通识教育发展基础不好,西方优秀的通识教育榜样是否符合我国的教育国情还有待深思。那么,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来看通识教育,完善高等教育的自觉性,夯实文化基础,拓宽专业教育,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全面具体地把握通识教育的特征。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着通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非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从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和非正式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倩 《商》2015,(1):62-63
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措施,已在众多的高校被开展。但由于各个学校缺乏合适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通识教育在培养全面人才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本文以北京学院路地区20所高校"教育共同体"这种合作式的通识教育为例,了解其在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倡导由传统单一评价到多元化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实施通识教育已成为许多高校提高课程体系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概论通识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通识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和不足,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方面提出转变观念,深化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改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通识教育质量;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等措施,以优化和推进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莫瑶 《商》2014,(6):227-227
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可以寻找到共通之处,这使得对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十分必要。面对通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新变化,应该怎样创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在办学历史发展中始终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准,通过结合各个学院的学科特点,按照"言语基础课程"、"深度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三大模块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轴心"、"学科交叉课程内容高度融合"、"注重学生自主个性化修读方案构建"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借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验,本文认为国内工科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应将明确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前提、加强与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凸显工科院校的特色优势、重视制定学生自主个性化修读方案、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等作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从而优化国内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袁敏 《商》2012,(11):148-148
高职教育不应仅仅是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培养,而应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本文从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就业为导向,确定具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会计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凸显通识教育地位、创新会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着重会计诚信品格塑造、构建适应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五个方面,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袁敏 《商》2013,(1):249-249
高职教育不应仅仅是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培养,而应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本文从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就业为导向,确定具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会计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凸显通识教育地位、创新会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着重会计诚信品格塑造、构建适应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五个方面,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新闻传播以媒介融合和网络传播模式为主要特征,物理通识教育依托当代新闻传播媒介,可以实现物理通识教育信息的大容量、对象的全覆盖、自由行与互动性、集纳性与超时空性;物理通识教育应参考当代新闻传播模式,将媒介优点与物理通识教育特点相结合,通过视、听、形象、触觉等全部感官触及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物理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两部分,它们的性质虽然完全不同,但两者却不能割裂或对立。但从历史的角度及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施的现状而言,大学教育常常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非此即彼,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人们还没有在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中将两者结合起来, 这一点在现代的中国更加明显。近半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界逐渐意识到割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从而背离时代的要求及人的全而发展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关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课题。那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潘海颖 《商业时代》2007,(33):69-70,59
本文以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修学要求。归纳指出:三校逐步建立起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基础的评价指标,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选课方法,课程内容一体化趋势明显;但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修学要求有待提高。通识教育应是多元化的。刻板的、一成不变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大学生锻炼能力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本文着眼于重庆大学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提升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大学生基本、全面的社会常识,是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使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常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思考。而当今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因此通识教育针对就业能力提高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性。本研究以重庆大学接受在校学生为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评价对重庆大学通识教育的效果。通过不同专业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前后的收获和评价,对比就业效果以及经济需求,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提升大学培养人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人文教育必须首先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也就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目前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最基本和最突出的问题,与中国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有关。1952年开始,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一年级就分专业,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当时的迅速工业化急需培养大量专门技术人才,这是个代价比较小的方式。问题是,中国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膨胀的速度非常惊人。十年来,大家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令问题。教育部和高校都在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的想法实际上是想改革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想改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想区分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全人教育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被重新提及,全人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潮,针对工业化背景下培养出"工具人"的弊端,它强调人的品德和全面发展的培养,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质疑能力,提倡发展通识教育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本文主要论述了全人教育研究的现状、对全人教育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87年,艾伦·布鲁姆出版了畅销书《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此后二十年来,保守派似乎把持着对大学的批评权,并充当着通识教育的卫道±。而当教授们将通识教育政治化,大学背离其提升思维的责任时,进步论者和左派自由主义者却在很大程度上袖手旁观。他们白鸣得意,混乱无章,并成为这一切的共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