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焱  董圆圆 《中国市场》2011,(9):129-132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四个国家的器官捐献的机制及法律规范。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较当前我国器官捐献面临的供需问题、法律问题、伦理问题和分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朱海龙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274-275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也不断成熟。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以系列的法律问题。纵观世界各国通过法律对其进行规范,我国也于2007年3月21日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作为一名法律学生,通过对尸体捐献和活体捐献两方面以及我国器官移植法律现状及现存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也不断成熟。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以系列的法律问题。纵观世界各国通过法律对其进行规范,我国也于2007年3月21日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作为一名法律学生,通过对尸体捐献和活体捐献两方面以及我国器官移植法律现状及现存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2015,(38)
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新华网2014年16月6日)本文从死囚器官捐赠现状入手,分析了长期以来死囚器官捐献过程中的弊端,然后从法理和现实两个角度分别对国内外器官捐献比较中阐述了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的必要性,最后,针对目前情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在法治框架下建立自愿捐献、公正分配的良性捐献体系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在法治框架下建立自愿捐献、公正分配的良性捐献体系的评介,阐明其利弊。结合我国器官移植的困境,借鉴国外构建法治框架与良性捐献体系的经验,根据权利协调原则指出我国应建立将法治、自愿捐献和公正分配相结合的良性捐献体系。  相似文献   

6.
《商》2015,(48)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是未来我国民法典总则的基本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立法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存在的诸多问题:等级划分不合理,划分标准不合理,过于保护行为能力欠缺者,配套制度不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7.
杨慧 《江苏商论》2006,(11):115-117
我国《民法通则》对合伙人资格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九条和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在规定合伙人资格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矛盾。应在我国的合伙制度中引进有限合伙制度,同时赋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限合伙人资格。这既完善了我国的合伙制度,也解决了我国《合伙企业法》关于合伙人资格规定的矛盾,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与尊严。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认为,个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利益,也与他人的福利状况有关;如果自己的利他行为能够改善其他人的福利状况,那么,个人就会从利他行为中得到满足。如果从利他行为得到的效用大于自己有所付出的效用损失,那么他的效用水平就能够提高。现代效用理论虽然指出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9.
经典的公共品理论认为,在公共品的提供过程中,搭便车行为会使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无法实现,然而现实中,却又有很多人会进行慈善捐赠,自愿提供公共品。本文通过一个公共品自愿捐献实验,验证并分析研究了公共品自愿捐献博弈中,人们在多次博弈中的决策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了奖惩机制在博弈中起到的作用,进一步帮助解决现实中的公共品供给中遇到的难题。希望通过此类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更准确地统计分析出公共品自愿捐献的背后的原因及主要影响自愿贡献额的因素,从而为政策制定等解决方案提供一个经济学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欢 《商》2014,(41):215-215
随着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器官移植手术所需器官的数量又将减少。有不少的人建议对器官捐献进行合理补偿以鼓励器官捐献,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合理补偿不能解决器官数量短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者观点的梳理,提出器官捐献合理补偿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王建林 《财经论丛》2012,(6):111-115
本文对Grossman和Helpman的利益集团游说模型进行修正,以此为基础分析中国煤矿安全规制中的标准制定与执行中的偏差现象。研究结论发现,尽管中央政府制定的安全规制标准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但由于煤矿企业存在支付"政治捐献"的现象,地方政府会选择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进行执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矿工组成工会组织,通过"政治捐献"影响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政策的扭曲度会下降,工会人数越多,地方政府执行的标准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市民在骨髓捐献方面的认知度、所持态度以及捐献意愿,探讨影响骨髓捐献行为的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骨髓捐献推广提供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编调查问卷,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向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400位市民进行调查。结果:市民对造血干细胞移植认知度较低,普遍存在误区。结论:应提高芜湖市民对捐赠骨髓的认知水平。从加大科普、社会宣传力度等方面提高人们对骨髓移植的认知程度,是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首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王文正 《浙商》2012,(7):111-111
为了更加立体、全面地展示浙商的群体形象和精神内涵,浙商文化博物馆正向社会广泛征集与浙商相关的历史档案。“这将是一部天下浙商创业创新的英雄史诗,同时也是1000万浙商的精神家园。如果说过去浙商体现的更多的是经济价值的话,那么骺浙商在进一步发挥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将体现更多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朦 《北方经贸》2014,(5):102-103
自然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取决于自然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是否具有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是否承担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按照自然人的年龄以及精神状况为标准,成年人以精神状况为标准,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种,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了法律推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法律拟制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一是法律推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理论基础以及推定条件的界定;二是在法律推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丧失后,能否继续认为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三是被推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能否抛弃此项权利;四是被推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15.
宁势强 《商》2013,(15):372-373
在指纹鉴定中,如果指印是在死者死后被动状态下形成的,并且伪造手段高超,我们不能根据经验判断其有被动捺印痕迹,那么在现有的鉴定条件下,只能是死无对证。目前,国内国外关于尸体指纹的研究,仅限于其捺印方法的研究,有关于尸体指印判断问题,当前仅能够依靠经验或是简单运用被动捺印出现的痕迹进行判断。因此,关于尸体指印从微观细节特征方面进行认定的问题是急需有待解决的。本文主要从同一认定理论基础方面探究了尸体与活体指纹微观细节特征分析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网际商务》2014,(12):85-85
2014年,微信发起了“为盲胞读书”公益活动。微信用户只要关注公众号“为盲胞读书”,点击菜单领取一段文字,利用微信1分钟语音功能。朗读系统发送的文字,就可以成为“声音捐献者”,微信将利用收集到的声音制作成有声书,为盲胞带来温暖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18.
黄焱  董圆圆 《中国市场》2010,(14):75-76
本文首先从伦理学角度论证了活体作为器官供体的利弊,并以活体肾移植为例诠释了活体器官移植的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  相似文献   

19.
童庆元 《现代商业》2007,(30):268-268
不动产抵押权的有效设定只有在办理抵押登记以后才能生效的观点已得到确认,而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作为公示方式也已成为共识,但对于抵押登记行为的性质究竟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抑或程序行为,还存在不同认识。通过疏理有关法理根据,否定了将抵押登记行为界定为行政行为或民事行为的观点,得出将抵押登记行为界定为程序行为才为妥适的结论,从而在实践中帮助我们正确选择抵押登记机构,并就抵押权设定的有效性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0):245-246
自杀条款是人寿保险合同的重要条款,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历史上也曾出现各种不同的学说。对此作者从新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实践中的特殊案例,对《保险法》第44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与自杀后是否给付保险金并没有必然联系,是否具有自杀及骗保意识才是给付保险金的关键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