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入世后为数不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揭示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运用"钻石"体系的框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以集群的视角探寻汉川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期为制定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对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遭遇的反倾销案件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反倾销给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纺织服装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1990~2013年的河南纺织服装产业相关数据,通过Engle-Granger方法来考察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作用,并研究了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的直接拉动度和贡献率。研究表明: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2003年达到高峰后,近年来又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已成为广东省纺织工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但总体而言,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虽在资源、设施、内部市场等方面具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内部存在不良竞争、供应商与相关产业以及厂商结构与战略方面的缺陷已成为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本文将用GEM模型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实证性分析及评价,并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升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比较优势的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纺织服装业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夯实了产业基础,形成自身产业特色,奠定了其在全国纺织服装业中的突出地位。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给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带来重重压力,国内市场"群雄并起",广货影响力在下降。在分析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比较优势基础上,指出了广东该产业存在的劣势,并借鉴浙江纺织服装集群及服装龙头雅戈尔的经验,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纺织服装业是河北省传统支柱型产业,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河北省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如今河北省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遭遇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发展遇到瓶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河北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在分析河北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指数分析了其出口竞争力的大小,并提出了提升河北省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考察了2002~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业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其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纺织服装总体产业内贸易发展缓慢,水平不高,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各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低不一,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导。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尤其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且有显著增强趋势;人均收入差异对我国纺织服装VIIT起到正向作用,且影响显著;地理距离对中国纺织服装TIIT、HIIT和VIIT起到了较显著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纺织服装TIIT、HIIT和VIIT正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增强趋势;贸易不平衡与我国TIIT、HIIT和VIIT显著负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增强趋势。贸易开放度对我国纺织服装TI-IT、HIIT和VIIT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通过国家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逐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又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者相互支撑、相互拉动、相互影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促进中小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吸引服装相关企业向某一区域进行产业转移,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长效发展,本文以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三者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江苏省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的基础上,使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对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国内、国际比较,得出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真正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最后,根据测评结论提出相应的进一步保持和提升我省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立纺织服装业损害预警系统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建立和完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是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基础性、前瞻性和预防性工作。建立纺织服装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正确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建立纺织服装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应在坚持实用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时效性原则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产业损害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综合评价系统,从而为我国服装企业应对预案的制定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2)
河北省虽然为纺织服装大省却不是纺织服装业的强省。近年来,河北省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缓慢,技术落后,已然成为河北省夕阳产业。因此,整顿河北省纺织服装业,淘汰落后产能,利用纺织服装业在河北省发展的历史优势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对河北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希贤 《北方经贸》2013,(12):72-74
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潜力与优势,也面临挑战,发展措施是:制定并完善集群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企业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好政府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2016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同时,确立了"十三五"期间是建成纺织强国的最后冲刺时期,并且针对制造业层面提出了"三品战略",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由于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对全国纺织服装业有着一定影响力,文章以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研究背景,据此展开相关论述。通过阐述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本质,探索其意义。同时,分析福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当今改革局面中暴露的问题,对福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未来的规划方向和发展前景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同为东北亚的两个纺织强国,在国际出口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中日两国纺织服装产业开展合作,对扩大两国内需、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及调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影响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合作博弈模型,对中日纺织服装合作需要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得出结论认为合作博弈是中日纺织服装产业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苏州和绍兴市2001—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经济出现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力度较大,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因此应该加快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区应做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建立东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以促进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高新产业的兴起和其它省区纺织服装业的赶超背景下,为了探求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态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竞争优劣势。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竞争优势有逐年下降的隐患。为了有效促进该产业健康、长远发展,必须克服劣势,增强优势,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毛晓凛 《商场现代化》2007,(33):243-2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不足、附加值较低以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生产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些解决措施,以期给予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全球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生产的第一大国,也是纺织加工的第一大国。纺织服装产业是的传统产业之一,根据联合国预测此行业还将继续迅猛发展。在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路上,纺织服装行业也面临必须转型升级。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对纺织服装产业社会问题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凛 《商场现代化》2007,(11X):243-2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不足、附加值较低以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生产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些解决措施,以期给予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研究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从服装产业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在对现有的纺织服装类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纺织服装类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进而对企业、社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