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4年3月15日过去了。在房地产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购房日趋理性、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为什么有关房地产的纠纷和投诉依然有增无减、“屡创新高”而且越爆越大呢?相信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一些商家的诚信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2003年6月1日,当《解释》阔步跨上房地产舞台。注定为市场上即将来临的风起云涌埋下伏笔;就在《解释》实施了3个多月的今天,在表面平静里层波涛暗涌的买方和卖方构成的“小社会”里,上演着各自维权的故事:如果说《解释》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影片,那么喜怒哀乐是牵动观众情感的四大要素。当发展商置身在《解释》的光圈里忧大于喜的时候,也许消费者正为找到了“护身符”而暗自庆幸。所有的故事部会有结局,但不足所有的结局部有意义,当日子悄悄流走,也许若干年后的今天,才能体现《解释》的真正意义。透过《解释》看房地产风云,在“风云”中体会《解释》。 相似文献
5.
6.
《解释》实施已3个多月了,解决纠纷案件涉及买卖合同、交房、面积、质量、违约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把房产消费的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7.
以前,发展商无论是参加展会.还是打广告、做宣传时.使用的价格多数都是起价。自从有些发展商为吸引客户在起价上“做秀”后.越来越多的买房人使不再对个项目扣出的低“起价”动心了.于是.许多精明的发展商在项目推广时多采用了“均价”这个词。 相似文献
8.
9.
10.
《解释》开始正式实旋以后.围绕交房问题的纠纷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因为关于交房的问题。司法解释在11条和17条都有了新的规定。由于《解释》刚刚开始实施几个月,围绕和交房的相关的司法解释、地产界,法律界和购房者争论比较多的是第11条,也就是房屋所有权转移的问题。而案例较多的是第17条,也就是说交房纠纷目前出现比较多的是,关于房屋实际交付使用日期和合同约定日期出现差距而出现的纠纷。 相似文献
11.
12.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商品房交易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商品房买卖双方交付房屋、支付价款、追究违约责任的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签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所购商品房的实际状况,而且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直接影响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签好商品房买卖合同对于买卖双方来讲都意义重大。但相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来讲,在 相似文献
13.
15.
徐建中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3):47-48
笔者在处理消费投诉工作中,常遇到当事人对调解协议书中使用“赔偿”或“补偿”一同发生争执的情况。有的商家往往以使用“补偿”一词作为同意签定协议的条件,而一些消费者则认为,只要自己无过错,对方承担赔偿责任理所当然。也有人认为,只要受害方的损失得到挽同或弥补,用哪个词都可以。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部分经营者在处理消费纠纷过程中存在规避责仟或怕面子上难看的想法和动机: 相似文献
17.
“汤臣一品”被有关部门调查,可以看作房地产高利润下"原罪"的发作-据新华网报道,上海又将掀起一股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风暴”。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宣布,为更好地执行建设部、国土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通 相似文献
18.
业内专家认为,从性质上看,目前房地产投诉问题最严重之一是产权证问题。购买商品房是一种权属关系的转移.只有获得了房屋所有权.房屋才可以得到法律意义上的保护。但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开发管理自混乱,使产权证这本来简单而清白的事.却弄出了一个混沌之身.从而使固房产权引起的纠纷在商品房纠纷案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五一”是黄金周还是长假,这是个问题吗?“五一”黄金周和“五一”长假不是一回事吗?在不同人眼里,真不是一回事。比如.在旅游局的游客人数统计数字中,在数着门票收入、“趁机狠捞一把”的著名景区那里.“五一”是黄金滚滚来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