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倡导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文章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也变的越来越迫切,因此,探索农村新型养老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分治与二元结构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造成了深刻影响,养老保障缺失。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又不断弱化,这就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老模式提出了要求。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对河北省肃宁县益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养老模式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为今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妇女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男女两性预期寿命的差别,老年妇女人数要多于老年男性人数。而且,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男女两性预期寿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一点已被发达国家的经历所证实。(《中国老年妇女人口的变化趋势》刘金塘,2001)因此。老龄问题越来越成为老年妇女问题。有学者指出,老龄问题的关键是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妇女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男女两性预期寿命的差别,老年妇女人数要多丁老年男性人数.而且,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男女两性预期寿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一点已被发达国家的经历所证实.(<中国老年妇女人口的变化趋势>刘金塘,2001)因此,老龄问题越来越成为老年妇女问题.有学者指出,老龄问题的关键是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老年婚姻状况的变动,农村老年居民的养老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的长期缺位,使得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从农村老年居民婚姻状况的现实分析入手,在总结了由婚姻状况引发的养老困境的基础上,比较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态势,并且以安徽省为例就目前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现实购买力进行了剖析,认为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农村地区是可行的,而构建我国农村地区的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适当模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农村老年妇女的生活状况是社会各界关注较少的社会问题。本报告在对宁波老年妇女生活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老年妇女政治地位和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姬琴琴 《发展》2010,(7):89-89
由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因此,关注农村养老理应是我国当前养老的重中之重。农村养老也就是农民的养老问题,但在谈及农民及养老问题时,许多人的思想还停留于传统养老模式,即以土地为依靠的家庭养老。诚然,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农村老龄化程度更深,且面临着经济水平发展较低及社会化保障不足的困扰,导致农村养老问题更为严峻。文章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入手,强调农村老人应积极主动参与保障,建议从养老文化,健康养老,老年教育,老年志愿者四个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农村现有资源,促使农村老人晚年幸福养老。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中南部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农村养老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农村老年居民的家庭养老意愿与子女的承受能力产生了落差;另一方面,农村子女对老年居民的养老意愿正逐步弱化,所以需要探索适用于此地区的新型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险是目前我国农村的两大主要养老模式,但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农村的养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本文根据老年社会学的活动理论,借鉴国内外经验与实地调查,提出了“企业式自我养老”这一补充型农村养老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