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从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郑星火 《城市建设》2010,(3):417-417
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从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制度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财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间具有内在统一关系,公共财政在和谐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公共财政促进和谐社会制度构建的着力点主要是完善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多方面的任务需要完成,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致力于党内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的飞跃。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木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if_确i.LiY,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因素,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促进社会公正、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上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制度的人性化建设、制度的公正性建设、制度的民主化建设与制度创新建设。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形成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规范制度体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7.
夏惠明 《时代经贸》2008,6(5):64-65
党的十七大报告里,一再强调要加大力度构建和谐社会,要重点关注和下大力气解决与人民群众权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而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一个在社会保障方面很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徐楠 《当代经济》2007,(12):26-27
党中央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以来,就使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更重大的意义.社会保障满足着人的生活保障与发展需要,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着发展中的过程公平,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安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相应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我国的国情,应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要求实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布局出发,构筑社会安全体系,这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体现。首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把握社会保障“度”的界限。就当前而言,社会稳定的使命要求社会保障必须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权,保证其最低生活水平,但范围和标准的把握要适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奏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我们党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作出的历史应答,更成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修课程。家和万事兴,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关键所在,成为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是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格局的内在要求。无锡正处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重大的历史任务。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从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社会体制和组织建设的多方面整体推进。本文探索了城乡互补、多元互动、文化互融、人际互信的发展路子,对形成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无锡特色的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能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法制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珩 《发展研究》2007,(5):102-1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一项科学命题.本文从我国和谐思想的历史起源、法制的特征、法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四个方面,论述了法制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法推进、以法保障、以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主要的要求之一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际和谐。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社会难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和谐社会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劳动关系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房艳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205-20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来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具体分析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现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齐迎梅 《发展研究》2007,(6):120-12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人手.而在全社会倡导诚信友爱,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自力 《江南论坛》2006,(11):15-1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强调全社会的公平、公正,强调和谐创业、兴国、安邦,通过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舟山海洋文化如何在这一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一次新的“革命”.如何通过发展了的海洋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科学地发展海洋文化显得十分关键。当前,加快发展舟山海洋文化,使海洋文化真正承担起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必须注重以下四个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8.
“善治”是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从“善治”视角审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利于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步意义及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和国家观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实际,从“善治”视域探寻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严正 《发展研究》2009,(4):104-10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我国东部率先改革开放、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率先发达起来的地区,既有责任,也有条件率先为农村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许多地方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和问题。因此,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成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近几年,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无论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