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吴迪  金彦 《辽宁经济》2009,(12):38-3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机构的基本框架已经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亟需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转变政府职能,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一、政府机构改革的迫切性1.政府机构改革是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过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结果导致政府部门逐渐增多,政府对国有企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具体活动干预过多。政企不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确立与发挥,已经不符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职能需要逐步分离,因此政府机构改革非改不可。一个有效的政府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才市场的理论思考杨发民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生物人才市场在我国的兴起,具有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生物。人才市场的出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处于政府附属物的地...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了较大的变动,把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划分作了根本的改变,把以五大物质部门的产业划分,改为三次产业划分,把非物质生产部门纳入产业部门。从去年4月开始,我国统计部门已经按照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逐步改革旧的统计指标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但是,由于旧观念、旧体制的影响,一些本来应尽快改革的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因素与成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现在所要探讨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因素与成长特征,既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因素和特征,也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意义上的因素和特征。而是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新的因素和新的特征,即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产...  相似文献   

6.
卞苏徽 《特区经济》1992,(11):39-39
<正>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我国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种社会经济体制所具有的激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结构和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体制都具有激励机制,有些体制,如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就缺乏激励机制。怎样使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或怎样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形成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进行调节的商品经济。它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经济模式。在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中的市场与政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磊 《改革与开放》2000,(10):17-17
<正> 当前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与20年前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时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中国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变化决定了西部大开发不可能也不应该再是政府主导型的大开发,而只能是依靠市场机制,让企业成为大开发的主体。一、西部大开发要依靠市场机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握的预算内资金几乎是企业投资、扩建的唯一资金来源,因而政府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对东部沿海经济  相似文献   

8.
韩迎和 《发展》2007,(10):115-116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的性质及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已经走过了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的时代,传统企业固定的、单一的经营模式也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不再是附属于政府之下的生产单位,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主体.企业不再依附政府和政府计划,而是以市场作为办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政府行为,还需要完善的政府行为支持。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同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有很大不同。目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政府宏观调控问题与职能转变问题,已触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范围及其调整,对此作一番探究,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与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首先,企业追求市场目标,而政府追求社会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而,企业追求市场目标本身就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追求社会目标也是必要的。因为单纯的市场目标有消极方面,它以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不能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自动地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必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践中已逐步运用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市场经济份量,强化市场调节功能,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总目标,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但是由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几十年,因而这种传统模式和体制,在理论上、观念上、政策上根深蒂固,影响深远,难以在较短时  相似文献   

11.
《特区经济》1997,(8):47-47
<正>政府如何管理经济,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深圳市政府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 ——大胆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模式。特区经济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四个为主”,即特区的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企业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发展一开始就跳出了计划经济模式,迈向了市场经济,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传统方法对此难以通行。为此,深圳较早地撤并了工交、商业、物资、粮油等近二十个专业性质的经济管理机构,相应地组建了行业性集团公司或其他经济实体,在全国率先打破行业、产品门类设置专业经济管理机构的模式,变部门直接管理为对企业实行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办社会 ,承担政府职能 ,一直是传统计划经济的重要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还国有企业本来面目 ,就成了改革的当务之急 ,国企改革应从构建新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与委托经营体制、强化政府职责、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优化企业外部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世界各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经验和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汲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训。我们认为,衡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状况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高低的标准,至少应该包括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开放导报》2004,(2):44-4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件之一,其内涵包括继续推进体制改革,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开,政府与事业单位分离。历经二十多年,政府机构逐步进行了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5.
火炬计划是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背景下,首次探索以市场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性计划.20年来,火炬计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是建立在高度集中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受国家计划控制,企业是政府的附属部分,不参与市场交易,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登记管理仅属于微观管理机构,为计划经济服务,工作量小,内部制约机制薄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登记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转变为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全国大市场,其工作量也随之猛增,原有的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作出相应变革。…  相似文献   

18.
张元元 《特区经济》1993,(3):23-23,32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要课题,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部分的全民所有制是以国有国营的形式来实现的。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工厂,整个社会的全部经济活动,都由国家来统一管理和经营。国家不但掌握着社会的行政管理权,而且掌握着全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企业的经营权,三权合一,政企不分,国有企业自然没有活力可言,其弊端是众所周知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一样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是能够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一、转换机制与产权变革:二种改革战略的选择社会主义国家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以下三大难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扭曲的价格体系,一大批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其中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则是对传统国有企业的改造。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一切听命于政府的行政附属物,市场经济运行则要求企业是具有四自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改造传统国有企业,这一点已形成共识,但是怎样改造国有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经营机制必然要随之转换,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大量富余人员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些人实质上是在岗的隐性失业者。隐性失业是指表面处于就业的劳动者,实际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不能享受失业救济和政府的再就业的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