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伴随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也面临深刻的变革。笔者以惠东县城市规划实践为例,对中国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张岩 《魅力中国》2014,(22):27-27
城市从最初起源发展至今日仍能够呈现勃勃生机与活力,其本质在于城市能够高效率地组织和实现人类特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一旦城市失去了对各类活动的高效组织,那么城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针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的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缺少保障两者协调规划的工作机制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城乡规划法的施行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控规作为一项突击性任务摆在规划管理部门面前。但是由于控规本身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哄而上追求数量势曲造成其严肃性下降,留下诸多遗憾。本文试图对目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进行冷静思考,以期找出更适合目前新形势下的控规编制方法,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乡镇》2008,(8):47-47
2008年8月12日,南海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第13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南海区政府关于《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并最终原则同意了该规划。南海区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确立《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合法地位,确保金融高新区的建设管理有法可依和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由技术性蓝图逐渐转变为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由于编制缺乏城市设计研究,造成了控制指标制定不尽科学、控制手段执行不力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失控的危机。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控规的顺利实施,同时对城市空间环境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应不断探索规划控制的方法,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提供更多、更重要的引导和调控工具。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五年,是无锡城乡规划工作力度最大、规划编制成果最多、规划建设成就最为明显的五年。特别是2002年以来,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纲要为重点,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目标,先后编制(修编)完成了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200多个,基本扭转了城乡规划滞后于城乡建设的被动局面。在城乡建设中逐步确立规划先行的理念,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区的城镇化工作明确了任务、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为此,结合我厅自身工作,在推进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重点抓好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城镇规划治理水平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各地做好城市设计。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06,(2):I0005-I0005
宁波市规划局江北分局成立于1996年,在市规划局的领导下,在区委和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队伍建设。在配合协助市局、区、镇、街道的规划编制、审批与管理、违法建设查处等方面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和谐集体,分局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2003年,分局在已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园区内实施了审批制度的改革:一是将各个部门串联式审批调整  相似文献   

9.
《结构调整信息》2004,(4):10-10
一是完成全区总体规划修编报批工作,研究调整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协助首创集团做好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新城地区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完成庙城、北房等镇规划编制报批;二是围绕红螺山市级旅游度假区、首创新城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区雨污分流规划设计,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其它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进新城规划区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法定规划中,修建性详细规划一直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得我国现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小,正在逐步淡出我国的法定规划层面。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修建性详细规划在修改、实施中没有明确的界定,评审制度界定模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城市中由政府部门编制的关于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体与实际建筑主体不符等问题都彰显着修建性详细规划退出我国法定规划层面的必要性。本文笔者通过对上述问题及经济体制的转型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规划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调节聚焦理论从提出至今十多年来,在营销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有助于对消费者行为的解释.文章首先阐述调节聚焦理论的产生过程,总结、整理了几种调节聚焦常用的操控方法和测量方法,并对测量方法的运用情境给出建议,其次梳理了利用调节聚焦理论在营销领域的应用研究,多数研究集中于从消费者.内部环境因素来解释营销现象.最后指出调节聚焦理论在营销中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蒋凤丽  王璇 《魅力中国》2009,(3):100-101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应该成为高校所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具体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开放"是体现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开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有利于维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但也存在监管问题。开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关键是规划好实验室开放的目标和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国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推进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文章在回顾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现有环境规划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对环境规划的需求,指出应实现环境规划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前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成都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在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龙华实践",之所以是独特而重要的,就在于其走出了一条以土地制度创新为起点,以合理的产业布局为支撑,以"三转三化"为目标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这种模式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政府倡导、农民主体、集中土地、产业支撑、利益协调、三转三化。"龙华实践"为城郊地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效果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林  彭立强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18-122
中国住房市场货币化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导致了房价的过快上涨,带来系列社会问题。为此,政府从财政、货币、土地等方面出台了大量调控政策,以期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而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些调控措施的实际效果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此,文章对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期对调控效果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并指出未来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涛 《特区经济》2006,(6):219-220
农业旅游的功能涵盖了休闲、生态、景观、教育、保护等内容,但由于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我国农业旅游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结合广东梅州的案例提出了基于功能组团和板块设计的农业旅游规划的构想,以期促进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各地都加强了乡村规划,城乡规划法的颁布施行进一步推动乡村规划发展,但乡村规划先天不足,仍很薄弱,并出现了一些乡村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的问题。文章从城乡对比出发,区分了乡村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不同,分析了乡村规划的影响因子,并关注国外乡村规划的经验教训,为我国乡村规划提供有益借鉴。文章指出乡村规划要摆脱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要注重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农村特点,要不断完善以提高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stimate a putty-clay vintage model for the Netherlands in order to test the assumption, usually made in the Dutch vintage model discussion, of complementarity ex ante. The estimation le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n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of about 0.32, a planning period of 13 years and apart from the 1950s the existence of embodied labou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only. The model outcome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of capital shortage being the ruling phenomenon in the postwar period with only some short periods in the 1950s and the late-1960s of capital abundance. Since the late-1970s employment growth is not only depressed by too slow a growth of capacity demand for labour but also by the increasing underutilization of productive capacity. Part of this research has been made possible by a grant of the 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ure Research (ZWO) and the National Programme of Labour Market Research (NPAO). The authors are indebted to Professor Th. van de Klundert for valuable comments.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often a va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ed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ts on the one hand and of the local inhabitants of developing tourist destination areas — especially in Third World, rural settings — on the other han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nd discusse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psychological saturation effects it can have on local inhabitants. The authors state that tourism coul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on an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viable ba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rural black. They further st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concile the needs and demands of locals and those of tourism through adequate plan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intra‐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the Kosi Bay area of the Maputaland region in northern Natal as a case‐study,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about ways in which this process of need reconciliation can be built into tourism plan‐ning an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a meaningful infrastructure for tou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