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太经济》2007,(1):118-120
亚太纵横东亚一体化发展态势和内外条件的点评伍贻康1.3东亚地区的双边FTA热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李淑娟1.5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国家汇率制度博弈格局的影响分析杜晓蓉1.9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史龙袢1.13中国参观者与FTAS的进展与效应分析孟夏宫占奎1.17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与障碍分析张乃丽张雄辉1.21经常帐户失衡格局下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赵夫增2.2论亚太经济格局中的“新经济”因素彭斯达陈继勇潘黎2.7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徐洁香2.11建立中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陈焰蒋榕榕2.15工商界对APEC…  相似文献   

2.
在和平与发展共存的格局下,世界经济总的发展呈增长的态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4%,据联合国2005年1月25日发布的“2005年世界形势预测报告”认为,200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可能略低于上年,但仍然可达到3.25%。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特别是跨国家、跨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骞文  李恒吉 《发展》2013,(3):79-81,115
本文选取21项评价指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和GIS技术,对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在甘肃区域内,兰州市和嘉峪关市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化发展阶段,金昌市、酒泉市、庆阳市、天水市和平凉市均处在扩散阶段,白银市、武威市和定西市处在城乡一体化的起步阶段,张掖市、陇南市、临夏州和甘南州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准备阶段。评价的结果与现实状况较为耦合。同时,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各市州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空间分布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同时本文提出了推进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研究》2004,(12):84-88
全球化与国际格局全球化的新挑战与理论创新的新主题张幼文1(5)罗宾逊曲线迁移:“全球化陷阱”的一种理论解释曾国平、王韧1(10)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探析马云泽1(15)略论美、俄、中、欧关系的相互依赖与制衡袁胜育1(20)美国全球战略的经济因素及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黄仁伟2(4  相似文献   

5.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主要聚焦于技术研发层面的学术研究已不足以应对实践需求。本文基于"机遇——应对——落地"研究逻辑,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如何实现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协同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问题。(2)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原则与核心逻辑。(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总体按照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和洲际互联三个阶段推进实施。(4)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协同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保障机制、多元市场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投融资机制。本文结合宏观经济情境,从运营管理角度讨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协同,一方面为学术界立足于管理视角开展研究抛砖引玉,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引导政...  相似文献   

6.
刘婕  姚博 《南方经济》2021,40(7):16-33
基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章通过采用商品价格信息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全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所反映的双循环机制关系。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工业品部门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影响更大,工业投入品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所产生的效果最为突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营商环境较好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附加值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意味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形成以全国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可以作为中国企业提升出口附加值促进国际循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岫  平海 《科技和产业》2022,22(4):215-222
为了探究新发展格局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得出31个省份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采用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物流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从结构上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的8种类型的消费支出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区域上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意义及对广东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战略行动,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产生历史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水平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深入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了中国地区出口技术水平,而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大,即国内市场一体化与金融发展是相互强化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的估计显示,在金融控制强的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在金融控制弱的区域,金融发展则显著地提高了地区出口技术水平。此外,金融控制弱区域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出口技术水平的边际影响效应也远远高于金融控制强区域。本文的研究意味着,降低金融控制程度不仅可以直接提高金融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效应,而且还间接地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2):167-169
区位基尼系数与地区产业分布…………李杰(1-4)淮海经济区投资创业软环境综合评价……………………………陈洪涛,侯德伟(1-8)江苏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何育静(1-12)江苏省沿江八市经济发展比较……………………………陈玉珍,路正南(1-16)宁波进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潘明策(1-20)徐州经济发展拉动因素及走势……朱学义,周宝纯,李玉兰,戚玉明,李娜(1-25)江苏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及综合管理…………………………熊万英,王建(2-4)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本刊确定2022年重点选题如下:1.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研究2.RCEP对中国经济影响研究3.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研究4."双循环"与中国新发展格局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及动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贵  张雯 《特区经济》2006,12(3):275-27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动机、地域分布、组织形式和影响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不仅改变了国际经济的原有格局,而且也改变了国际经济的运行方式。本文在阐述当代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全球态势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深层动因进行了剖析,以期对制订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策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真实关系,文章根据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上海城市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1)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2)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了积极互动的格局;(3)在上海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双向影响关系上,两者的力量对比并不平衡,城市化对上海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大于旅游业对上海城市化的贡献度;(4)从短期效应来看,旅游业发展会引起上海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上升,而城市化进程对上海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则较为稳定持久,难以出现导致剧烈波幅的增长;(5)上海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必须注重质量提升,否则将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5-2019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6市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考察后发现:(1)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呈现出中东部比较密集,西部相对较为稀疏的分布格局;(2)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各核心节点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不断增强;(3)核心区呈扩大态势,边缘区呈缩小态势,区域发展格局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缓和”的态势;(4)总体权力朝着不均衡方向发展,济南、青岛市核心地位稳定且权力值远高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正确分析了国际形势,提出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的论断。的确,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带出了一系列引起深刻变革的相关问题,值得人们去深入探索。本文拟用“经济全球化”这个总的命题,探讨与此相关的若干问题。一、关于全球化与一体化问题经济全球化,又被称之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等。也有不少论述把“一体化”称之为“国际化”,不一而足。其实,经济的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归根到底都是“一体化”的意思。“一体化”即所有成员都要遵守…  相似文献   

16.
梁荣  赵莉 《科技和产业》2023,23(9):128-133
区域一体化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转变国家和地区发展方式的重要经济形式。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对区域一体化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论述。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对促进全球经济格局转变、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区域一体化发展形式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利霞 《改革与战略》2013,29(6):25-28,89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亚以东南亚的东盟和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为主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这四大格局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再加上美国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关注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同东盟及美日韩的沟通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范春 《改革与战略》2012,28(3):119-122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是当今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文章首先分析了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的基础条件,接着指出大三峡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发展战略角度指出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应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空间格局有所作为;最后提出一体化推进措施,即建立一体化推进机构、一体化营销体系、投融资平台和统一的一体化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Kalman-filter-(T)GARCH模型,研究了亚洲、欧洲、拉美和澳洲4个区域中18个股票市场的世界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研究发现:在1985至2009年的检验区间内,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股票市场与欧洲的区域一体化水平显著地高于它们与美国的一体化水平,而亚洲、拉美和澳洲的大部分股票市场与美国的一体化水平显著地高于它们与各自区域的一体化水平;样本中大部分股票市场的一体化水平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趋同的现象;危机期间,外界因素对新兴经济体股市的冲击程度显著地大于对发达经济体股市的冲击;中国与亚洲区域股市的一体化水平在2008年9月以后超过了中国与美国股市的一体化水平,意味着区域因素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浪潮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其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格局的调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改变对外政策倾向,为追求结构性权力而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直接引致了与大国相关的区域贸易安排数量的增加,并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间接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浪潮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