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又到一年入学时,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许多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择校一事奔走着。近年来,择校现象越演越烈,已经由单纯的教育现象转变为牵涉公众利益的教育政策问题。那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择校该不该提倡呢,它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吗?是否需要"因孩子制宜"呢?笔者认为,择校是符合人的本性和理性选择能力的必然产物。我们知道,个体天生具有选择鉴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择校困扰发达国家 英国儿童从4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表面看来,家长似乎可以高枕无忧,其实不然。为了让孩子能够上一个理想的学校.英国家长也会殚精竭虑为儿女就学奔忙。  相似文献   

3.
《科学投资》2008,(5):38-39
我们是一群准备创业的年轻人,也是贵刊的拥趸。我们已经选好了项目.并且资金也已经筹集完成.我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此次来信想问的是.在创业中最容易犯哪些错误?我们希望能够预加提防.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我们都不怕冒险.但是无谓的风险.我们认为能够避免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感谢你们的指教。祝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一定经济实力、追求个性、希望孩子能获得更多竞争优势的家长,开始将目光聚焦私立幼儿园.虽然这表明目前幼儿园之间开始了良性竞争,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余地变大,但也在无意中滋生了攀比之风,家长进入费用越贵幼儿园就越好的误区,继而对贵族私园趋之若鹜.这里就私立幼儿园的收费情况、教学特点等做出列举,家长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求等做出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小婴儿的呱呱坠地,带给父母们无限的幸福和好奇。那些手足无措与牵肠挂肚,那些哭笑不得和惊喜连连,无不让初为父母者备生疼惜,而宝宝的教育从一出生就被列上日程。早教,作为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育的是宝宝们的无限潜能,教的是家长们的启蒙方式,不仅让家长们分享了欣悦和甜蜜,也成就了其自身的新一轮成长。  相似文献   

6.
择校困扰发达国家 英国儿童从4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表面看来,家长似乎可以高枕无忧,其实不然.为了让孩子能够上一个理想的学校,英国家长也会殚精竭虑为儿女就学奔忙.  相似文献   

7.
教改试点的实施并未触及教育资源分配摸式的根本症结。城乡教育环境要实现真正平等,国家应该设立统一标准,既没有薄弱校,也没有豪华校,所有公立学校教师要定期流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少“有幸”被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供应商,无奈地向我们发表感叹说,他们企业有几次在预算额上百万元的投标项目中,仅以万把元.甚至于几千元的报价之差“败”给了那些非节能环保型的产品供应商,对此,他们“长吁短叹”,国家有关权威机构认定的节能环保资格竞也如此不值钱?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竞在区区的几千元面前就无法得到实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江南 《科学投资》2005,(2):64-64
有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不知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花钱没有计划,每个月的零用钱不断上涨。其实.孩子的习惯是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息息相关的,要孩子会花钱,就得从小进行恰当的理财教育。我也是从女儿上初中开始,就帮孩子在提高“智商”的同时.也提高“财商”.让孩子自己理财。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教育投入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规模上,都有了明显增加。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47亿元增加到了目前的3617亿元;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投资》2007,(2):54-55
当前市场资金充裕,投资者情绪亢奋,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因素,但短期内应该有惊无险,后市应该还有加速上冲。但在这种整体上扬的行情趋势下,我们认为投资者目前需要做足功夫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2.
珠心算的实验在我校开展以来,深受教师、学生、家长的欢迎,它的教育启智功能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由于它面向全体,以普及为目标,因此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一、了解掌握大脑活...  相似文献   

13.
黄慧敏 《广东财政》2001,(11):25-25
目前广州市城区九年义务教育范围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学位,尽管总量基本可以满足,但其中优质学位的总量却供不应求,且区域分布很不平衡。就近入学和分区分片电脑派位的规定,表面上消除了跨区片或跨组走后门择校的以权谋私等教育不公问题,但结果又产生新的教育不公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银行储蓄大量搬到股市.在给股市提供资金的同时.也给市场积累了很大的风险。如果储蓄大幅下降和搬家再继续下去,也很可能使一些商业银行面临资金等经营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多年来我国形成了间接融资古绝对主导地位的金融结构.使风险集中于银行.不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现在.储蓄搬家让直接融资扩大了.这也应是好事.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关键就看我们有没有“适度引导”的调控之策,让储蓄之水以合适的速度.合理的方式顺畅地流入到最需要的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5.
“金融脱媒”已是全球金融业的一种发展趋势。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加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资金回流银行系统,但仍然无法扭转大局。因此,我国银行业应该借“金融脱媒”之机,变挑战为契机,迅速加快自身发展,提升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加大管理力度盘活企业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学东  李美珠 《上海会计》1997,(12):44-44,47
没有严格的科学管理企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管理应当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应当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资金是企业赖以生有的根本.日前不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我们盐城市建筑材料总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索资金管理的路子,把资金的筹措、调度和使用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由于加大了资金管理的力度,采取综合措施,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矛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人员配备,充实骨干力量以前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集中于财务部主任一人…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投资》2005,(12):83-84
《财路》2005年11月6日 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跨学区上学,学校往往离家很远,每天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很多。一方面,家长们大多不放心孩子独自走这么远的路;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家长无法亲自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小学生公寓”也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投资》2008,(8):36-37
你们好!作为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几年来从贵刊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关于资本与融资,贵刊所谈甚多.论述也颇为精辟详细.让我读后感觉有很大收获。我也是一个创业者.按贵刊的划分.目前公司应该已经是度过了萌芽期.正进入一个相对高速的成长期,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短板日益凸显,可谓捉襟见肘.因此每天也忙着四处融资。几个月来,接触了不下20位投资人,有些谈得也很好.但是面对一些条教,总是觉得拿不定主意。  相似文献   

19.
小孩子容易出现疾病风险,而目前小孩治病的花费也很高。家长首先应该为其准备好健康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购买分红险和教育保障计划。儿童节,给“小恶魔”们送什么礼物?是一份启智的玩具,还是一件漂亮的衣服?  相似文献   

20.
莫大 《投资与理财》2014,(13):42-42
受制于市场的资金总量有限,我们认为仍然是小指数所涵盖的新股更易受炒新资金关注、届时,对小指数的正向准动力可能会大于大据数,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市场总体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关注或长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