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出现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全球化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世界生产一体化;另一方面它也是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垄断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资本的不断增值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全球化既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强制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从生产力这个终极原因上去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永恒的真理.20世纪中叶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生产的协作日益越出一国或数国的界限面向全球范围扩展.同时,一些国家生产的专业化快速发展,使许多工业产品成了国际分工的产物.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加强和深化,促使世界经济市场愈益扩大,国际贸易获得空前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技术与经济迅速一体化,网络和数字技术使得全球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作为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的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它促使人类重返生产活动的中心,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缓解了资本扩张的“经济悖论”,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调适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突破层层障碍向前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人力资本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基于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两个维度,立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双向标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判的。立足于历史主义维度的生产力标准,通过对生产的物质方式、生产的劳动组织方式、生产的社会方式、生产方式的现实基础四维研究,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其相对正义的一面,但立足于结构主义维度的生产关系标准,又彰显了其非正义的一面。马克思憧憬生产方式内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要素的和谐,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恶化的不可逆性而必须强力建立新型生产方式的理论推断。全像解读马克思生产方式研判理论,对现代生产方式合宜性问题、检验标准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适性问题、超经济条件如何保证生产方式合宜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也是当前理论界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可以分为四大派 :“新马克思派”、“新自由派”、“全球化怀疑派”、“秩序转型派”。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考察。在认识经济全球化时 ,既要正视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内在联系 ,更应看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蕴涵的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的基本用法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交往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表明,资本剥削范围已经由传统意义的生产劳动扩展至人类日常生活交往层面,呈现出全领域、全空间、全时态的特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交往资本主义表面上通过“以数字资本为基础的数字化生产方式”进行表现,深层次上则根植于数字化生产方式的社会基础——基于数字资本的生产关系。交往资本主义所实现的剥削创新,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剥削形式实现了从传统的商品模式向“位于商品中心的社会关系”的转变。因此,数字时代的资本批判既要重视作为表现形式的数字化生产方式,更要重视人类交往活动背后抽象的社会关系——以数字资本为现实载体的生产关系。基于此,在数字社会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交往资本主义理论强调通过“新共产主义”运动走上数字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关键是数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构建。构建数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方面要重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颠覆性革命的总体性、长期性政治策略;另一方面应探索以数字生产资料“共享”为方向原则的局部性、阶段性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塞 《当代财经》2000,(12):3-8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客观的进程。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而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全球范围大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全球范围大调整。资本主义全球化越发展,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曙光越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剖析关于经济全球化实质的不同观点,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可以得出更加深刻、全面的结论.从生产力角度看,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在于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在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美、日、欧三极主导的全球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实质在于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与配置效率的提升,未来将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说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经济全球化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由资本主义首先推动的全球化本质上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当然,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是不断变化的 );经济全球化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中国应对其二重性质保持全面的认识,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利益,理性融入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危机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最佳配置所驱动的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历史进程,因而与社会主义制度或社会形态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产生的历史前提是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解脱的矛盾,根本依据是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主义提供的物质生产力基础和社会基础,主要体现是经济全球化展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自己特殊的经济结构。狭义经济结构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广义经济结构则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内容,是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统一。统一在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矛盾运动,就是统一在生产方式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体现。换句话说,生产方式内部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是通过经济结构内部的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矛盾运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应如何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生产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序言中说,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其中的“生产方式”的真义,至今仍存在歧见。本文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资本主义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这样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相符合,与《资本论》的叙述方法相契合,与《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的有关术语的真义相一致,也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它深刻地影响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制度的发展进程和历史命运,成为不同学科都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将使人类社会又一次面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对现有的文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6,(3):43-45
<正>政治经济学自产生以来,探讨的主题就是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规律,特别是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恩格斯提出,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既从肯定的方面,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上阐述其运动规律,又从否定的方面证明这种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由此可见,在强调各种经济制  相似文献   

17.
陈旭  刘行 《经济问题》2022,(9):18-26
资本逻辑规制下的经济全球化正面临着发展失衡、规则滞后、公平赤字等多重困境。究其根源,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已无法满足其“物质内容”,即二战后延续至今的世界经济秩序及其治理体系无法满足全球生产力普遍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要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作出根本性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从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批判性立场出发,力求在价值层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作出理性规约,在实践层面引领全球经济治理观变革、促进全球化的内容整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问题将不再是局限于“解释世界”的理性反思,而是一种作为“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力量,为重塑全球经济秩序提供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是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经典表述。我们可以将马克思这一经典表述解读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形成的生产力基础的生产组织或劳动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研究,发现了这种经济形态的特殊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论》的宏大的理论体系的展开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个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具体化为经济学分析的一系列规范:(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2)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3)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人的经济行为;(4)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和法律的制度以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生产力高潮─—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与展望段滋华,赵庆玲,马申焕一、“信息高速公路”是当今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和巨大进步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而生产力是在生产方式中起决定作用的因...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人本质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漫长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具有不同的实现机制。在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机制。资本全球化不仅具有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性质,而且具有资本的特殊属性。资本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