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粤港澳合作实践为例,在剖析粤港澳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区域合作规划演进的特点及作用进行分析。在区域合作发展过程中,两者呈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区域合作规划的内容和侧重点与区域合作进程密切相关,而随着区域合作规划的深入开展,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的融合发展。在推进区域合作和开展区域合作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这种耦合关系,提升区域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粤港澳三地建立了合作经济开发区。然而由于三地的金融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别,三地集团公司的资金融通还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在阐述协调粤港澳三地金融政策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粤港澳三地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体系,以保障三地集团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效益性。  相似文献   

3.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作为粤港澳合作的重点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成为未来粤港澳合作的三个示范性区域。然而,南沙、前海和横琴同为粤港澳合作的重点区域,三者又近在咫尺,是否会形成竞争?各地分别具备哪些优势?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等对南沙、横琴、前海在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合作基础、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构建,以及统筹绿色金融领域合作明确了方向。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为背景,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金融领域协作存在的法律问题,探究了完善法律规制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城一地的资源组织能力和容纳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领域向综合化、规模化、复杂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条件下,要求区域城镇系统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以新疆西北区域为例,首先分析了区域合作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以及当前西北疆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别从组织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就完善区域地方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以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合作组织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区域合作利益分配机制、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支撑的区域合作保障机制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湘南地区作为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通道,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地区的前沿阵地,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区域合作,有效实现粤港澳沿海产业转移承接,是湖南在明确提出“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后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湘南地区发展现状,提出湘南地...  相似文献   

7.
2017年7月,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粤港澳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此,更进一步推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本文中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珠三角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大湾区大量的民商事往来活动必然引起的财产权益、人身权利、环境权益纠纷等。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4月,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启动仪式在河北省三河市举行,三方人社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开启了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合作工程。京津冀区域合作是继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新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支持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优势,促进湾区内产业发展提升,推动珠三角与港澳科技创新及产业深度协作,成为当今研究大湾区发展的最重要课题。基于"粤港澳产业协同""协同管理"和"网络化管理"理念,分析粤港澳在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构建一个静动态相辅相成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广办 《企业世界》2007,(8):46-46
广东省日前决定通过六大措施,大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抓思路。加强对事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局、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制订各阶段的合作思路和工作方案,进一步研究完善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措施。二是抓规划。进一步完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规划,不断明确、细化合作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三是抓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有关内地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广东省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在2014年底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从现状看,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展顺利,成绩斐然。但由于国家政策、社会制度、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还存在较多的难点。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制度设计,加快重点合作区建设,是推进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庄汉文 《价值工程》2012,31(20):265-26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积极推进网络统战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港澳统战形势的迫切要求。通过拓展网络统战工作,发挥高校统战工作优势,将能进一步做好港澳人心回归工作,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港澳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3.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企业中的典型应用,有利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文章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区块链技术对物流企业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区块链转换阶段”框架分析在单一产品、本地化、替代品和转型四个阶段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典型应用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物流企业有效引入区块链技术提供新思路。未来区块链技术与物流企业深度融合需要企业、行业、政府多方配合协调,进一步提升三地物流协同效率,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与珠海以及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为了预测和提前消除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大桥施工安全与进度。文中分析了大桥工程水域特点及可能存在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江 《物流科技》2008,31(6):55-57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深港两地经济合作进程进一步加快,物流产业是深圳和香港两地的支柱产业,实现深港两地物流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两地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以及两地的经济合作进程。但是,深圳与香港两地在物流合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两地加强合作和管理,促进深港物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相似文献   

17.
胡琼 《价值工程》2011,30(2):165-166
MIF(澳门国际投资展览会)作为澳门本地的会展品牌,由于缺乏产业基地的支持,以及来自香港和内地会展业的竞争,遇到自身发展的瓶颈,在主题定位上与品牌推广方面存在一定偏差。文章应用SWOT分析法,对MIF的主题定位进行诊断,发现澳门经济特点与会展业定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找出MIF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Chinese mainland business expatriates assigned to Hong Kong were surveyed assessing their socio-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e investigation explored the association of a variety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djustment to work and life in the territory.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expatriates from the neighbouring Guangdong Province, male expatriates, younger expatriates and expatriates who were accompanied by their spouses were better adjusted in Hong Kong than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expatriates recruited directly from universities were less well adjusted than those hired from other sources.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rawn and future avenues for improving and extending this kind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理论基础上,结合荷兰等国家的经验事实,本文提出了创新工资门槛假说:工资上涨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但存在门槛效应。基于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使用中国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该假说的存在。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工资水平低于23012.16元的省份有6个,他们可能陷入低工资—低创新陷阱;工资水平处于创新最佳状态的省份有22个。三资企业中,7个省份的工资水平处于创新的最佳状态。在控制变量中,国内市场需求与生产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